仍記得在去瑞士聖加侖大學交換前,我有一些擔憂與困惑:一是我會不會因為要脫離香港繁忙的生活節奏四個月而喜歡趨於平淡安逸(我曾認為的歐洲生活方式);二則是我怎麼樣才能把這四個月過得好,過得有意義?帶著這兩個問題,我踏上了瑞士的土壤。
聖加侖大學同香港中文大學相似,位於一隅山丘。這裡師生都有著務實的態度,帶著自信,大家都能將學習與個人活動安排妥當合宜。多元的學生組成也讓這裡生機勃勃。每個星期三大家固定都會去酒吧尋樂,我也參與了兩次,是新奇而有趣味的體驗。
一向心智獨立的我,要接受一個人生活並不是甚麼難事,但親力親為煮食、打掃,我是未曾經歷過的,幸好這些都很容易上手。我學了很多菜式,更與在那裡認識的中國同學一起包餃子。此外,我也享受一個人的生活。我會自己計劃旅行,去了六個國家,許多博物館,訂機票、訂酒店、訂行程,沒有同伴、沒有依靠、沒有手足無措。
當然,我在那邊也建立與維繫了友誼。交換生們一般都一起活動,我們自然有時候會一起煮食、運動、旅行,彼此融洽、相談甚歡中,亦能收穫不同文化的知識。在瑞典我和在那裡交換的敬文書院同學度過了快樂的幾日,在米蘭我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的師友相見。這樣的經歷確實令人感到溫馨而欣慰,也印證了書院以至大學的價值與意義。
充實的活動之餘,我也會靜下心來反思總結。有了更多的經歷,原先的擔憂漸漸消除,我不僅沒有戀棧嚮往那些安逸,反而更加雄心勃勃了。除此之外,我也更加明白人際交往的價值,更能平衡獨處與群居的生活。「知行合一」四字,我有了進步與更深的體悟。
變化與成長不會無中生有,而是要通過經歷、反思與實踐。而交換生活正提供了經歷異於往常生活的機會,讓同學有機會成長。十分感謝書院與大學能提供這樣的機會,我戰戰兢兢,希望沒有辜負期望。回到香港,寫下這篇文章時,我正在鬥志滿滿開展新的階段,繼續奮鬥。
胡正灝
敬文書院二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