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 第二期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協辦「粵研粵有趣──粵語研究面面觀」
 

「粵研粵有趣──粵語研究面面觀」書展及講座系列於2016年3月至5月間,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舉行,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粵語研究中心和大學圖書館合辦,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協辦。

是次書展展出超過五十本有關粵語研究的書藉,並舉行三場講座,分別邀請了馬詩帆教授(香港大學)、莊域飛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片岡新教授(香港教育學院)、歐陽偉豪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鄧思穎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和樊善標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以「粵語」為主題發表演講。

「粵研粵有趣」講座各場講座節錄如下:(節錄自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語言學冰室」微博)

第一講「非母語者的對談」

於2016年3月30日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大學圖書館進學園舉行,邀請了香港大學語言學系的馬詩帆教授(Professor Stephen Matthews)、浸會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的莊域飛教授(Professor John C. Wakefield)和香港教育學院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的片岡新教授(Professor Shin Kataoka)作為演講嘉賓,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的鄧思穎教授主持。

三位都是非以粵語作為母語而又從事粵語語言學研究的教授。在講座一開始,講者分別講述自己學習粵語的原因,然後分享他們學粵語的心得,例如多看書籍,電影和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莊教授認為要學比自己程度更難一點的粵語,才能進步,否則只是原地踏步。他也提及學習語言的動機十分重要。而片岡教授認為學粵語不像學英語和普通話那樣,有較為正式、標準的說法。學習粵語,往往要懂得用口語,才能真正學懂粵語,他會通過與香港人交流,聆聽他們的發音和語法,學習地道的粵語。

三位教授在這次講座提出了一些粵語研究課題的建議。例如句末虛詞「啫」、「係啦」等的意義;根據社會語言學,在相同的情景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於適合和不適合說的話有不同的見解;粵語口語的發展歷史等等。

鄧思穎教授之後問到有關學習粵語聲調、語法和詞彙等問題。莊教授先學習了耶魯拼音,他認為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用耶魯拼音學習粵語聲調較為容易。他當時不斷依照粵語教科書的內容朗讀粵語,訓練自己的發音。莊教授還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會容易把英語的語調運用到粵語中,例如英語以改變語調的方式,強調事物,往往把這樣的方式運用到粵語中,以「唔係,我要藍色」為例,為了強調句中的「藍」,由原來低降調的「laam4」說成高平調的「laam1」。片岡教授認為自己因有普通話的底子,更容易掌握粵語的聲調。另外日文也有保留入聲讀音,方便日語母語者掌握粵語的入聲。但是在學習粵語韻母的時候,他表示自己遇過一些問題,例如由於日語沒有「in」和「ing」的分別,對日語母語者而言,很難分辨「煙」和「櫻」的讀音。除此之外,片岡教授認為粵語流行曲歌詞與聲調很有關係,因此聽歌也能學習聲調。

在學習粵語詞彙和語法時,三位教授也遇過一些有趣的現象。莊教授以雙賓動詞為例,粵語語法中將直接賓語放在前,間接賓語放在後,正好與英語相反。片岡教授注意到粵語「啲」的運用十分有趣,例如「不如早啲抖啦你」和「不如早抖啦你」,兩句句子只差一個「啲」字,但意思卻大不相同。

對於目前香港小學以普通話教中文(簡稱「普教中」),他們有以下的看法:馬教授認為在決定使用哪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之前,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在沒有足夠的研究支持下,用普教中是不太妥當的做法。莊教授認為小學就採用普教中是政治決定而非教育決定。如果目標只是讓學生懂得說普通話,只需要開設普通話科就可以。現時小學生學中文字已經很困難,學習普通話拼音會加重負擔,加上家長不一定熟悉普通話,難以幫助孩子,這對於小學生學習中文並非益處。片岡教授同樣不贊成普教中。他認為學普通話固然好,但與普教中是兩回事。

在講座的最後,三位教授對於粵語今後在香港的地位分享了以下看法:馬教授觀察到目前部分孩子在學校或在生活中,都是使用普通話而非粵語,是語言轉變的開始。粵語今後在香港的地位如何,莊教授認為視乎香港人對粵語的態度。片岡教授提出兩文三語應該要有平等的地位,此外,不應只要求香港人懂得兩文三語,還應該讓住在香港的外國人也學會粵語。

第二講「一切從語法開始」

於2016年4月6日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大學圖書館進學園舉行,由香港教育學院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錢志安教授擔任主持,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鄧思穎教授和歐陽偉豪博士暢談粵語語法。

研究粵語的緣起鄧教授和歐陽博士自九十年代開始著手研究粵語,兩位都表示當初選擇研究粵語是源於個人興趣。歐陽博士回想當初在英文系修讀應用語言學碩士時,有感語言研究科學性強,加上以哲學角度研究粵語十分特別,因而踏上粵語研究的路。鄧教授則是基於自己對語言的濃厚興趣,加上粵語是他的母語,研究自己熟悉的語言甚有挑戰性,希望通過研究粵語能令自己對母語有更深入的認識。「活」的粵語語言並非一成不變的,語言會隨著社會環境和時代變遷而改變,與不同語言接觸也會令語言有改變。粵語是「活」的語言,三位嘉賓都能夠感受到過去十至二十年粵語的變化。錢教授表示粵語有雅化的趨勢,這現象很可能是正規教育使用粵語教學,中小學生使用粵語朗讀標準書面語所致。鄧教授指粵語口語中出現「讓」字句就是一個例子。而鄧教授與學生接觸時,察覺到許多年輕學生對於上一代的粵語詞彙已經感到陌生,反映粵語流變速度很快,不同年齡層所使用的粵語詞彙也不同。歐陽博士補充,因香港華洋共處的語文環境,粵語的詞彙也會因接觸英語而有所改變。

從粵語書寫到粵語教學的反思近日歐陽博士於社交媒體上載一則自己以粵語寫成的租約,引來迴響。他認為粵語書寫存在標準化的空間,因很多粵語已有明確寫法,而香港的正式公文都以英文為準,大可以粵語為輔助。社會大眾除了可以關注粵語作為口語語言的使用之外,也可以思考粵語書寫的可能性。

提到「普教中」問題,歐陽博士認為以粵語學習能提升學習的靈敏度。鄧教授也認為粵語是香港學生最熟悉的語言,語言本身既是研究對象,也是學習的工具。鄧教授希望社會大眾可以進一步反思粵語在「兩文三語」教學政策上的地位問題,讓下一代對粵語能有更深入的認識,使粵語能夠繼續保留下來。

第三講「一切從文學開始」

於2016年4月13日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大學圖書館進學園舉行,由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鄧思穎教授擔任主持,同系樊善標教授擔任講者,討論粵語與文學相關的講題。

樊善標教授討論了粵語對於文學創作的重要性。一般認為,粵語生動活潑,富於表現力;粵語接近古漢語,宜於誦讀古詩文。樊教授則通過分析粵語在文學作品中的使用效果,指出語言並無高下之分且變動不居,語言是溝通工具、文化身份、政治立場……對於有志於文學的人,更是需要精益求精的技藝。

「文學作品給予人的快樂中混合有新奇的感覺和熟知的感覺」。樊教授談到,文學作品創作上的「粵語入文」有兩種情況。

其一,作家利用粵語口語營造熟悉感和輕鬆感,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並常借助「雅俗並置」的手法表達詼諧、諷刺的深層意味。比如,何淡如作「粵語無情對」,廖鳳舒填「粵語律詩」等。

其二,作家嘗試通過典雅文體提升粵語的地位。如十三妹推崇使用粵語口語翻譯外國文學作品,以粵語「要諗過一排」譯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的Reconsiderations;再如飲江作「粵語新詩」,通過粵語的「陌生化」表達達到「典雅化」的效果。

樊教授頌讀廖鳳舒的粵語詩《嬉笑集》。「癸亥春明紀事」中的「牙煙」「嗌」等都是典型的粵語表達,詩歌通俗而生動,諷刺了議員們打架的情景。樊教授又以唐滌生版《帝女花》為例,分析粵劇中的粵語詞匯,如「邊一樣」「啫」,並指出光緒末年以後粵語成分才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粵劇。

返回
袁行霈教授訪談
最新消息
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聯合舉辦「第三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活動:2016年第二次「午間雅聚」──「西方地理觀的演化:16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文化與歷史淵源」
活動:2016年第三次「午間雅聚」──「全球城市新中產之自我想像:從《小時代》與新上海人談起」
活動: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公開講座「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以銀輔幣為中心 (1883-1919)」
活動: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辦「《良渚玉工》學術成果發布會暨良渚文化玉器與中國古代玉器工藝學術座談會」
活動: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中國考古聯合研究基地、歷史系合辦「玉器與王權誕生」研討會
活動:文物館「習古.創新」寫書法及「親親古文字」親子工作坊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協辦「粵研粵有趣──粵語研究面面觀」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學術活動
活動: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辦學術講座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與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合辦紀錄片放映會及導演座談會
最新出版
文物館「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展」展覽(2016年4月1日起)
文物館「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展」精選講座系列(2016年7月20日及8月26日)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