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 第二期
活動: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公開講座「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以銀輔幣為中心 (1883-1919)」
何漢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何漢威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香港公開進修學院首席講師等,何教授的研究專長為中國近代經濟史,其主要著作包括《京漢鐵路初期史略》(1979)及《光緒初年(1876–1879)華北的大旱災》(1980),另撰有論文多篇。


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邀得何漢威教授於2016年4月11日主持公開講座,題為「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以銀輔幣為中心」。講座概要如下(詳情請參考何教授的文章:「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以清末民初港、粵的銀輔幣角力為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本1分(2015/03/01),P97–227):

何教授的講座以時為經、以事為緯,取資英國殖民地部、外交部檔案、國會文書、香港立法局文書及會議紀錄、政府憲報、當日香港中外報刊,以及近人研究成果,就前人未發之覆,以清末民初港、粵的銀輔幣角力為中心,探討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歷程,並就其間港粵、中英、港英、廣州北京,以至香港內部官商及商人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作具體而微的論述,深化對當日港、粵貨幣關係的認知。

何教授認為,維持健全輔幣制度的標準處方之一,就是限制輔幣流通數量。清末民初香港及廣東政府在發行銀輔幣時,顯然沒有奉行這一經濟學教科書的基本守則。從十九世紀九〇年代中葉起,來自輔幣的利潤,成為港府歲入中值得注意的項目,最高兩年(一八九五、一八九八)的比重分別為6.14%及5.07%,而一八九六至一八九七年、一八九九至一九〇一年五年間每年平均為4.41%。一九〇二年開始走下坡,以後每下愈況,到一九〇五年已是末路窮途。與此同時,廣東當局開始大規模鑄造以二角為主的銀輔幣,一九〇五年更達到巔峰。從一八九〇年中到一九一二年間,廣東所鑄造的二角銀幣,總值約在1.3億元上下。香港發行銀輔幣利潤日見萎縮,正是港、粵的銀輔幣在市場上角力此消彼長的寫照。

港、粵的銀輔幣大量充斥香港市面的結果,同步貼水情況出現,儘管高低略有不同。一九〇六年四月港督Nathan決定將運抵香港,尚未發行的一批銀輔幣(總值339.8萬元)運回英國,剝奪其貨幣資格,作為條銀出售;這項措施成為港府處理稅入所收過剩銀輔幣的基本方針。為落實銀輔幣回籠的政策,港府每年須編列十餘萬元的預算應付這項開支;從以往十年間(一九〇三及一九〇五年除外),每年來自輔幣的利潤十多萬元,煙消雲散之餘,每年尚須耗費十餘萬元善後,前後感受落差之大,可以想見。

一九〇七年八月到任不久的港督Lugard,任命一個由社會賢達組成的輔幣委員會,就銀輔幣善後提出報告。十一月委員會提交報告書,其中人數略多一派主張採取斧底抽薪辦法,嚴禁中國銀輔幣進口及在港流通;人數略少一派則針鋒相對,提出不同對策,認為執行嚴禁只會使港、粵貿易深受其害,觸發粵方報復的可能,與中國協商或為解決問題的切實可行途徑。因彼此意見過於分歧,報告書無法就相關問題達成共識。港府以後在處理輔幣問題上,基本上沒有重大作為。

一直要到一九一二年中,主、客觀的環境及氛圍轉為有利,從而加速了港英當局徹底解決銀輔幣問題的步伐。港府終於在一九一三年六月通過禁止外國銀、鎳幣進口及在港流通的法令,並於翠年三月一日施行。禁止廣東銀輔幣進口是一回事,徹底解決香港發行的過剩銀輔幣又是另一回事。港府最初著手處理這問題時,困難重重,幾陷於一籌莫展。一九一六年後連串有利因素交集,問題終在三年後徹底解決,不再成為港英當局揮之不去的夢魘。表面看來,輔幣似乎是個小問題,但從清末民初港、粵的銀輔幣角力這段歷史所見,充分印證了經濟史家或經濟學者所說「零錢的大問題」,確為至理名言。

返回
袁行霈教授訪談
最新消息
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聯合舉辦「第三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活動:2016年第二次「午間雅聚」──「西方地理觀的演化:16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文化與歷史淵源」
活動:2016年第三次「午間雅聚」──「全球城市新中產之自我想像:從《小時代》與新上海人談起」
活動: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公開講座「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以銀輔幣為中心 (1883-1919)」
活動: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辦「《良渚玉工》學術成果發布會暨良渚文化玉器與中國古代玉器工藝學術座談會」
活動: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中國考古聯合研究基地、歷史系合辦「玉器與王權誕生」研討會
活動:文物館「習古.創新」寫書法及「親親古文字」親子工作坊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協辦「粵研粵有趣──粵語研究面面觀」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學術活動
活動: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辦學術講座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與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合辦紀錄片放映會及導演座談會
最新出版
文物館「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展」展覽(2016年4月1日起)
文物館「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展」精選講座系列(2016年7月20日及8月26日)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