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任職銀行副總裁的林雪瑩女士,年薪過百萬,生活優越,但她身為人母後,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快樂和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經過反思,她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正好反映自己內心的價值,而當時在銀行的工作,只顧賺錢,忽略了社會責任,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
去年,她參加了仁人學社舉辦的孟加拉尤努斯中心學習之旅,了解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教授如何在孟加拉開設社企銀行,改變當地窮人的命運。她深受啟發並有志創立社會企業,於是毅然辭職。她目前參與仁人學社多個項目,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為將來成立社會企業打好基礎。她認為:「社會企業可以是良心小生意,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這個世界便會更美好。」(兩名敬文書院學生也曾參加到孟加拉尤努斯中心學習之旅,詳情請見第七期《敬文通訊》的相關內容)
而曾在位於印度的Google亞太區總部工作的羅偉鴻先生,有感香港學生缺乏國際視野,於是在2009年創辦社會企業互文學社,致力提供訓練課程,為學校建立國際環境,提升學生國際視野之餘,亦促進香港少數族裔與本地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讓雙方建立互信,消除歧視。他認為創辦社企,除了能提升自身能力,也鍛鍊了自己的心志、量度,令自己胸襟更廣闊。
他鼓勵有志成立社企的人,可以先工作數年,累積經驗,尋找機會及探索可行性,再投身社企,「要先播種,當遇到有合適的陽光和土壤,種子便可以發芽成長。」他認為只要有信念和熱誠,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