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威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香港公開進修學院首席講師等,何教授的研究專長為中國近代經濟史,其主要著作包括《京漢鐵路初期史略》(1979)及《光緒初年(1876–1879)華北的大旱災》(1980),另撰有論文多篇。 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邀得何漢威教授於2016年4月11日主持公開講座,題為「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以銀輔幣為中心」。講座概要如下(詳情請參考何教授的文章:「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以清末民初港、粵的銀輔幣角力為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本1分(2015/03/01),P97–227):
何教授的講座以時為經、以事為緯,取資英國殖民地部、外交部檔案、國會文書、香港立法局文書及會議紀錄、政府憲報、當日香港中外報刊,以及近人研究成果,就前人未發之覆,以清末民初港、粵的銀輔幣角力為中心,探討香港領土型幣制的演進歷程,並就其間港粵、中英、港英、廣州北京,以至香港內部官商及商人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作具體而微的論述,深化對當日港、粵貨幣關係的認知。 何教授認為,維持健全輔幣制度的標準處方之一,就是限制輔幣流通數量。清末民初香港及廣東政府在發行銀輔幣時,顯然沒有奉行這一經濟學教科書的基本守則。從十九世紀九〇年代中葉起,來自輔幣的利潤,成為港府歲入中值得注意的項目,最高兩年(一八九五、一八九八)的比重分別為6.14%及5.07%,而一八九六至一八九七年、一八九九至一九〇一年五年間每年平均為4.41%。一九〇二年開始走下坡,以後每下愈況,到一九〇五年已是末路窮途。與此同時,廣東當局開始大規模鑄造以二角為主的銀輔幣,一九〇五年更達到巔峰。從一八九〇年中到一九一二年間,廣東所鑄造的二角銀幣,總值約在1.3億元上下。香港發行銀輔幣利潤日見萎縮,正是港、粵的銀輔幣在市場上角力此消彼長的寫照。 港、粵的銀輔幣大量充斥香港市面的結果,同步貼水情況出現,儘管高低略有不同。一九〇六年四月港督Nathan決定將運抵香港,尚未發行的一批銀輔幣(總值339.8萬元)運回英國,剝奪其貨幣資格,作為條銀出售;這項措施成為港府處理稅入所收過剩銀輔幣的基本方針。為落實銀輔幣回籠的政策,港府每年須編列十餘萬元的預算應付這項開支;從以往十年間(一九〇三及一九〇五年除外),每年來自輔幣的利潤十多萬元,煙消雲散之餘,每年尚須耗費十餘萬元善後,前後感受落差之大,可以想見。 一九〇七年八月到任不久的港督Lugard,任命一個由社會賢達組成的輔幣委員會,就銀輔幣善後提出報告。十一月委員會提交報告書,其中人數略多一派主張採取斧底抽薪辦法,嚴禁中國銀輔幣進口及在港流通;人數略少一派則針鋒相對,提出不同對策,認為執行嚴禁只會使港、粵貿易深受其害,觸發粵方報復的可能,與中國協商或為解決問題的切實可行途徑。因彼此意見過於分歧,報告書無法就相關問題達成共識。港府以後在處理輔幣問題上,基本上沒有重大作為。 一直要到一九一二年中,主、客觀的環境及氛圍轉為有利,從而加速了港英當局徹底解決銀輔幣問題的步伐。港府終於在一九一三年六月通過禁止外國銀、鎳幣進口及在港流通的法令,並於翠年三月一日施行。禁止廣東銀輔幣進口是一回事,徹底解決香港發行的過剩銀輔幣又是另一回事。港府最初著手處理這問題時,困難重重,幾陷於一籌莫展。一九一六年後連串有利因素交集,問題終在三年後徹底解決,不再成為港英當局揮之不去的夢魘。表面看來,輔幣似乎是個小問題,但從清末民初港、粵的銀輔幣角力這段歷史所見,充分印證了經濟史家或經濟學者所說「零錢的大問題」,確為至理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