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研究所邀得前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何傳馨先生為2021年10月28日的「午間雅聚」擔任嘉賓講者,講題為「名品的形成:台北故宮的書畫典藏、研究與展覽」。
何傳馨先生1983年任職台北故宮博物院,歷任書畫處研究員、處長,2012至2016年任常務副院長。主要從事中國繪畫史、書法史、書畫鑒賞及展覽策劃。近年出版專書《名品的形成-故宮書畫典藏、研究與展覽》,從「士人的際遇與書法」、「帝王品味」及「特展論述」探討書畫名品形成的主要因素。近期續發表祝允明晚年草書、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再論趙孟頫鮮于樞墨蹟合冊、董其昌論懷素自敘帖及臨仿、米芾蜀素帖流傳與鑒賞等論文。
是次講座以其著作《名品的形成-故宮書畫典藏、研究與展覽》的部分內容為主題,集中探討台北故宮整理書畫典藏的過程,以及相關的研究與展覽。何先生首先提及,文物初到台灣時, 前後一共用了四年多才完成梳理,在未有現代科技的輔助下,更要以手寫記錄,情況相當艱辛, 亦易生訛誤。然而,正是有前人累積的經驗,後人才能以此改善,並利用科技與專業知識修正錯誤。為了教育與研究目的,故宮出版多種刊物如《故宮文物月刊》、《故宮書畫圖錄》、《故宮名畫三百種》等,造福來者。
除此之外,何先生簡略介紹了台北故宮博物院從1990年代至今的書畫展覽,當中有和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等合作,也有台灣本地的展覽。歷年以來,何先生一直參與策展,孜孜不倦,他特別提到2021年「鎮院國寶-范寬.郭熙.李唐」展覽,當中展出了台北故宮的「鎮院三寶」,「三寶」年代久遠、材質脆弱,距離上一次公開展出已有十年,足見其珍貴之處。何先生的分享帶領聽眾穿越時空,讓人對保護文物這項龐大且耗時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彰顯書畫斷代實有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