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 第三期
悼文:敬悼史學大師、中大前副校長兼榮譽法學博士余英時教授

2021年8月5日

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網頁

$caption
詳情 ...
悼文:悼念余英時先生

陳方正

詳情 ...
悼文:悼念雷恩.汪德邁
傅飛嵐
$caption
詳情 ...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2021 (I)

里耶8-455號木方與秦文獻斷代

田煒教授 主講

$caption
詳情 ...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2021 (II)

名品的形成:台北故宮的書畫典藏、研究與展覽

何傳馨先生 主講
$caption
詳情 ...
最新消息:文物館金禧慶典
文物館金禧慶典於2021年9月24日舉行,慶典分為捐贈儀式以及金禧特展開幕典禮兩個部分。

 
$caption
詳情 ...
最新消息:「南來文人 . 人文來南——嶺南文人與百年香江文教展」

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與中大圖書館合辦

$caption
詳情 ...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歡迎會」
在新學年,本所有幸接待四位訪問學者到訪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是北山堂基金贊助的訪問學人:前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何傳馨先生,以及三位經亞太漢學中心「青年學者訪問計劃2021」資助的學者:威廉與瑪麗學院的許嘉文博士、肯特州立大學的李惠心博士和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平山長富博士。
$caption
詳情 ...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公開講座
中國文化研究所獲盧森堡駐香港名譽領事館之邀,於2021年11月9日聯合舉辦了一場公開講座,講題為「『三教』: 儒、道、釋」。本所邀請了本校三位分別專研儒、道、釋三教的學者, 分別是哲學系黃勇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黎志添教授以及文化及宗教研究系Prof. Douglas Matthew Gildow,向一眾外國駐港領事講解「三教」的宗教要旨以及哲理意蘊。

經過三位教授的詳細講解,一眾領事除了對「三教」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不忘發問和參與討論,會議在一片和樂融融的氣氛下結束。
$caption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

展覽日期:2021年5月7日至2021年7月25日

中國繪畫源遠流長,既具筆墨之美,亦蘊含深邃的文化內涵。文物館連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藝術系於2019年秋季合辦「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廣受歡迎。在學界與公眾的殷切期盼下, 文物館決定精選北山堂所藏及惠贈,再度展出共120幀南宋至清代的畫蹟,展示中國繪畫豐富博雜、精彩多姿的面貌。

是次展覽按畫作類型分為十個單元,包括腕底雲煙、江山勝景、仿古山水、花鳥雜畫、仙佛世界、寫貌圖真、國色天香、揚州逸韻、粵地丹青和玉臺妙墨,讓觀眾恍如置身於古代時光,看昔日的「人生百態」。
$caption
活動:文物館「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品)第二期:清代篇」展覽

展覽日期:2021年8月27日至2021年12月19日

是次展覽展出逾70組畫作、書法及碑帖,分為「文藝世紀」及「風滿筠清」兩部分。「文藝世紀」展出多位廣東書畫名家的作品。繪畫名家如黎簡、謝蘭生、蘇六朋及蘇仁山締造了高峰,他們分別以追隨、兀立獨行與反思的態度與傳統對話及創作;書法家如翁方綱與伊秉綬官粵年月較長,二氏深遠影響廣東的楷行草帖學書法及碑學隸書書風。這些嶺南精英勇於保持及表現內在的真實,展現出廣東書畫美之所在。

清代廣東文藝圈除了人才輩出之外,鑒藏家數目也大增,作品遇上伯樂,讓廣東書畫得到更多發展。在1686至1842年間廣東文化及經濟的黃金歲月裏,文藝界、書畫收藏及藝術贊助唇齒相依,形成士商融合的共同體。葉夢龍的風滿樓與吳榮光的筠清館可說是嘉慶至道光年間廣東書畫收藏的代表,其後由海山仙館潘仕成集大成。 在展覽第二部分「風滿筠清」,觀眾可欣賞到多名收藏家珍品,如獲列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宋拓李邕《雲麾將軍李思訓碑》、《汝帖》、南宋丞相游佀舊藏的宋拓《蘭亭序》、元代張雨、楊維楨、明代文徵明及清代石濤等書畫。

 

$caption
活動:文物館「萬國同風:全球化浪潮中的明清外銷瓷」展覽

展覽日期:2021年9月25日至2022年4月24日

十六世紀以來,進入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國家陸續東來,打破地域隔閡,將大明帝國捲入全球化浪潮中。中國豐富的物產、工藝精湛的日用及藝術品,迅速得到更廣闊市場的喜愛與追逐,躍升為熱銷全球的國際商品,亦成為歐洲人拓展東方貿易的動力。當中表表者,如絲綢、瓷器、漆器以及茶葉等,不勝枚舉。

瓷器,作為明帝國特有物產,初抵歐陸便風靡各地,其潔淨、輕薄、不易磨蝕等特質,以及神秘的東方韻味,受到皇室、貴族乃至宗教領袖的熱烈追捧。全球市場的急劇擴張,促使活躍於貿易的各國商人積極參與瓷器設計、生產、運輸及銷售等環節,以賺取高額利潤。多元的推動者及其背後目標市場的不同要求,使得明清時期中國外銷瓷器的產地、類型及裝飾風格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與蓬勃生機。踏入黃金時代的瓷器貿易,曾牽引起全球商業利益的潮汐。

是次展覽遴選中大文物館藏及重要公私珍藏逾四百件(套)貿易瓷器及相關文物,回顧明清時期中歐海上瓷器貿易的歷史。展覽分為「東方奇遇」、「繁會瓷國」、「瓷器製運」、「泛海逐波」、「萬國風尚」及「瓷韻悠長」六個單元,以實物展示配合文獻記載、歷史圖像,重構瓷器由設計生產、運輸貿易,到進入海外市場發揮不同功能的進程。展覽旨在引領觀眾穿越時空,重回這段明清瓷器風靡全球的輝煌歷史,理解中國瓷器對世界製瓷業發展的重要影響。
$caption
活動:文物館「典雅勁健:香港中文大學藏甲骨集」(虛擬展覽)

展覽日期:2021年9月15日至2022年8月31日

虛擬展覽連結:按此

商代甲骨卜辭出土於中國河南殷墟,這些甲骨契刻之目的與功能,燭照中華文明之源起,彰露遠古時代的重大事件。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系統漢字,也是了解漢字和殷商歷史非常重要的史料。

中大所藏甲骨數量為全港之最,包括由鄧爾雅先生家屬捐贈聯合書院的四十四版、李棪先生惠贈文物館的二十七版。2017年適逢聯合書院甲子院慶及文物館所屬之中國文化研究所金禧慶典,聯合書院、中大圖書館與文物館特意籌劃「典雅勁健:香港中文大學藏甲骨集」展覽,展出甲骨、文物館藏甲骨文與金文書法,以及中大圖書館珍藏相關學者的甲骨著作,包括羅振玉、鄧爾雅、董作賓、容庚、商承祚、馮康侯、李棪及饒宗頤等名家的書法及研究著述,並出版《典雅勁健:香港中文大學藏甲骨集》研究圖錄,由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宗焜博士主編,中大文物館何碧琪博士撰寫專文。展品及圖錄將向觀眾展現中大與甲骨的學術和藝術淵源及成就。

在2021年,文物館金禧館慶之際,「典雅勁健:香港中文大學藏甲骨集」以虛擬展覽方式再度與觀眾見面,與大家在網上一起回溯中華文明的悠長故事。
$caption
活動:文物館「臨古思源」影片系列
文物館於2021年6月至7月期間推出了「臨古思源」 影片系列。

影片系列邀請了中大藝術系副教授(禮任)唐錦騰教授、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副教授管偉邦教授及中大藝術系副教授周晉教授分別臨摹並介紹了《奇石清風圖》、《臨趙孟頫秋江獨釣圖》及《仙人瑞鹿圖》三幅於「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出的畫作。每幅畫作分為賞析篇及臨摹篇,六段影片共累計10,311觀看次數。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古畫解謎小遊戲

文物館於2021年7月12日推出了以「北山汲古── 中國繪畫」展覽為藍本的古畫解謎小遊戲,共吸引了58名參加者。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研討會回顧

為配合「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文物館於2021年6月至7月期間推出了八段「北山汲古──中國繪畫」研討會回顧影片。分別有由中大藝術系助理教授何嘉誼教授主講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的項聖謨作品」及「明代慶壽神仙人物畫」、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蔣方亭博士主講的「從仙山到實境──明代前中期紀遊山水之發展變遷」、文物館中國書畫主任(副研究員)陳冠男博士主講的「師其心而不師其蹟──北山堂藏品所見中國繪畫的臨仿畫例」、中大藝術系榮休教授莫家良教授主講的「寫貌圖真──北山堂藏《竹笑蘭言圖》」、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講師陳芳芳博士主講的「弄花香滿衣──仕女畫中的『羅浮香影』圖」、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高級導師徐麗莎博士主講的「揚州畫壇──以《揚州畫舫錄》為研究材料」,以及北山堂基金總監張藝議博士主講的「十九世紀初廣東文人畫家的鄉邦情結」。八段影片共累計4,116觀看次數。


活動:文物館【一瞬江南】《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選件推介影片系列

文物館於2021年7月至9月期間推出了十段影片介紹 《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圖錄中的展品,包括文物館創館館長屈志仁教授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蔣方亭博士介紹《張風古木高士圖卷》、中大藝術系副教授尹翠琪教授介紹《顧繡人物故事圖冊》、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陸明華教授介紹白釉刻花饕餮紋瓶、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凌利中主任介紹《燕吳八景圖冊》、上海博物館工藝研究部施遠主任介紹沈大生竹雕庭園讀書圖筆筒、中大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介紹灑金雙魚耳簋型香爐、蔣方亭博士介紹程君房製百子圖墨及《程氏墨苑》、中大藝術系博士生趙丹坤介紹《青樓韻語》、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陳文妍介紹《行書五律詩軸》及文物館副研究員何碧琪博士介紹潞王琴。十段影片共累計6,594觀看次數。


活動:文物館「廣納百川」講座系列II

承蒙旭日慈善基金贊助,文物館與大學圖書館於2021年9月至11月期間合辦了「廣納百川」講座系列II,三場講座均在大學圖書館地下數碼學術研究室舉行,設有現場參與及網上直播。第一講「風滿筠清:清中期廣東的文藝世紀 」於9月10日由文物館副研究員何碧琪博士主講;第二講「南都夢粱錄:黎簡、謝蘭生與乾嘉間廣東文人生活」於10月22日由廣東文獻學家梁基永博士主講;第三講「危城.詩書畫——晚清廣州人文風貌之一瞥」於11月5日由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嚴志雄教授主講。三場講座的現場參與及網上直播共吸引了232人出席,重溫影片共累計1,297觀看次數。

活動:文物館「中秋古琴雅集」

承蒙德愔琴社合辦及義務演出、旭日慈善基金贊助,文物館於2021年9月17日在文物館展廳I舉辦了中秋古琴雅集。因疫情關係,是次活動座位數目有限,並需報名留座。報名反應熱烈,表格開放後半分鐘便已額滿。活動共有52位觀眾出席。

$caption
活動:文物館金禧館慶活動
為慶祝文物館成立五十周年,文物館於2021年9月27日舉辦了「館長開Live! 文物館成長50年」, 由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透過Zoom與大家暢談文物館的成長故事。講座吸引了52位參加者,重溫影片共累計344觀看次數。

除此之外,文物館於9月一連四個週日舉辦「有獎問答」活動,共吸引了109位參加者。

文物館亦於9月在Facebook 及 Instagram 限時動態每天發放館員推介的館藏,與大家一同倒數及慶祝文物館50歲生日。


活動:文物館「廣東畫廣東話・說唱解畫」音樂節目

承蒙旭日慈善基金贊助,文物館於9月至10月期間推出合共四回的「廣東畫廣東話・說唱解畫」音樂節目。「廣東畫廣東話・說唱解畫」精選了「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第二期展覽之書畫作品,配上地道廣東說唱曲藝,由文物館副研究員及「廣納百川」策展人何碧琪博士聯同藝團「一才鑼鼓」說唱解畫,與觀眾一邊觀畫,一邊聽曲,一同想像清代中葉廣東的文藝世紀。影片系列於各平台累計5,490觀看次數。

活動:文物館「萬國同風」週三午後講座系列

由旭日慈善基金贊助的「萬國同風」週三午後講座系列已於2021年9月至11月舉辦了首四場講座,第一、三、四講設有現場參與及網上同步直播。第二講因惡劣天氣的關係,只設網上直播。第一講「萬國同風:全球化浪潮中的明清外銷瓷」展覽導賞於9月29日由文物館中國器物主任(副研究員)王冠宇博士主講;第二講「驚艷:『中國風』與明清外銷瓷」於10月13日由廣東省博物館藏品管理與研究部主任及研究員黃靜主任主講;第三講「貿易發展與經濟轉型——明清時期海外貿易與外銷瓷業」於10月27日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二級研究員李慶新博士主講;第四講是由阿姆斯特丹獨立研究員Christ ine Ketel博士於 11月10日主講的 "The Beginnings of Dutch Trade in Asia and Shipments of Chinese Porcelain, 1595- ca.1622"。四場講座的現場參與及網上直播共吸引了244人出席,重溫影片共累計1,480觀看 次數。

活動:文物館「古物傳心師」社交媒體貼圖

文物館的精選館藏化身為由李倚湘同學及莫碧瑩同學設計的社交媒體貼圖,讓使用者可以透過它們傳情達意。

$caption
活動:文物館「陶瓷上的多元文化」

由中大多元共融事務處、文學院及文物館合辦的「陶瓷上的多元文化」活動於2021年10月26日舉辦。「萬國同風:全球化浪潮中的明清外銷瓷」策展人王冠宇博士為參加者介紹展覽中的明清外銷瓷器如何回應各國市場審美,融匯不同文化。參觀展覽後,參加者跟隨粵東磁廠導師曹葉正嬌女士學習在瓷碟上繪畫不同紋飾,以展覽中的元素為靈感,創作手繪瓷器。活動反應熱烈,最終由87位報名者中抽選出15位出席是次活動。

$caption
活動:2021-2022年度「文物館大使計劃」

2021–2022年度的文物館大使迎新於10月29日在文物館東翼二樓活動室舉行。館長姚進莊教授與大使們分享了對文物館發展的看法,以及對計劃的期許。新任大使亦進行了簡短交流,互相認識。

活動:文物館「畢業典禮『即影即有』活動

為慶賀中大學生畢業,文物館於2021年11月4日及5日在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庭舉辦「即影即有」活動。參加者關注文物館的社交平台後可免費拍攝並獲得即影即有相片,是次活動吸引了239人留影。

活動: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1

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十分重視推動學術交流、激發大眾對古文化的興趣。自本年2月開始,於每月最後一個周五下午4時至5時30分,定期舉辦「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由本計劃研究人員及本地、境外最前線學者主講,分享其最新文物、考古研究成果。因應疫情,本年度至今的講座均安排在網上進行,反應熱烈。講者雖然未能跟聽眾近距離接觸,然而會後提問十分踴躍。所有講座錄影均已上載至本計劃網站、YouTube、Bilibili、Facebook,歡迎重溫: 按此

詳情 ...
活動:「清代廣東外銷金屬胎畫琺瑯:以伊斯蘭地區為中心」講座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友會
講者: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項目主任)
日期:2021年9月14日
時間:晚上7時至8時30分
語言:英文
平台:Zoom
活動:「香港收藏的清代廣東琺瑯金屬胎畫琺瑯」講座
主辦:Jorge Welsh Works of Art
講者: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項目主任)
日期:2021年9月15日
時間:晚上8時至9時
語言:英文
平台:Zoom
活動:「清代琺瑯與歐洲的交流互動」線上研討會
主辦: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及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院、故宮博物院
日期:2021年10月27日至29日

 

$caption
詳情 ...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第七屆方言語法博學論壇」
「方言語法博學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和中山大學在2015年發起,自2017年開始加入復旦大學,並由這三所學府輪流主辦,作為促進方言語法比較研究的平台,着重粵語、吳語等東南方言的比較研究,推動跨地區研究,並加強學術交流和對話。
$caption
詳情 ...
最新出版
  • 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73 期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2021 年6 月號,第185 期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2021 年6 月號,第186 期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2021 年6 月號,第187 期
  •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中國語文通訊》第100 卷第2 期
  •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中國語文研究》第42 卷第1 期
  • 翻譯研究中心《譯叢》第95 期(2021 年春刊)
  • 翻譯研究中心《譯叢》第96 期(2021 年秋刊)
  • 文物館《填空補白:香港公私收藏明正統、景泰、天順瓷器》



詳情 ...
活動預告:「南來文人.人文來南——嶺南文人與百年香江文教展」
日    期:2021年9月30日至2022年2月18日
展覽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主辧單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 及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贊助機構:北山堂基金、旭日慈善基金
查  詢:3943 8740 / spc@lib.cuhk.edu.hk
$caption
活動預告:文物館「萬國同風」週三午後講座系列
第六講:Jingdezhen to the World: 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講者:Dr. Teresa Canepa (Independent Researcher, London)
日期:2021年12月8日(星期三)
時間:下午5時至6時30分
語言:英語
地點:文物館東翼二樓活動室
直播:Zoom

*講者將透過網絡平台進行演講。文物館鼓勵觀眾於早上前來觀看展覽,下午則可於活動室共同觀看直播,一起聆聽各地專家的分享。(現場參與者可於發問環節優先提問)

**詳情請留意文物館網站及各社交平台。
$caption
活動預告:「文瀾博物館學論壇.青年工作坊」(第四期)
主辦: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
日期:2021年12月10日(星期五)
平台:線上直播

「高校博物館研究.策展.教育的探索:以中國古代黃金工藝項目為例」
講者: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 藝術研究計劃」項目主任)

高校博物館在整個博物館系統中有其獨特性,普遍存在館舍小、藏品少、人員不足、資金缺乏等困難。如何在利用有限資源、盡力提升現狀的同時,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發揮高校博物館獨特的作用;並藉助與其他機構合作,擴大其影響和社會服務功能,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這幾年特別關注的。講座將結合中國古代黃金工藝項目,介紹如何由一個展覽,吸引社會資助開展專題研究,進而帶動多學科/多機構的合作、學術著作的出版、新展覽的推出、學生的培養、相關文物的捐贈入藏、新專題研究領域的拓展,形成展、研、學、藏的良性循環。
 
$caption
活動預告:「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辦: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日期:2021年12月15日至17日(星期三至星期五)

「明代皇室與外銷瓷器」
講者:王冠宇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器物主任、副研究員)

「被高估的王權?——重估清代中法貿易」
講者:周穎菁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博士後研究員)
活動預告:「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1
「摶泥為枕有何用——關於唐宋時期陶瓷枕功能的思考」

講者:劉輝教授(山西大學考古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
日期: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
時間:下午4時至5時30分
語言:普通話
平台:現場及線上混合模式
(現場:大學圖書館地下數碼學術研究室 / Zoom 網上直播)
$caption
活動預告:「第二屆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
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由粵港澳高校中文聯盟主辦,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為發起單位,旨在推動中國語言學的學術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國語言學領域的師生提供一個交流互鑒的高端平台。

第二屆書院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承辦,於2021年12月5日至15日以線上形式舉行,詳情可瀏覽:按此
活動預告:「第二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第二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將於2021年12月18日至19日以線上會議形式舉行,由粵港澳高校中文聯盟主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協辦。

本屆大會歡迎提交跟粵語各領域研究相關的論文,第二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期間,將特設粵語句末助詞的專題討論環節,以工作坊的方式進行,由粵港澳高校中文聯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共同舉辦,討論粵語句末助詞的語言學問題,歡迎投稿。詳情可瀏覽研討會網頁:按此
$caption
編輯委員會
主編: 黎志添
成員: 香婷婷    朱敏翎
悼文:敬悼史學大師、中大前副校長兼榮譽法學博士余英時教授
悼文:悼念余英時先生
悼文:悼念雷恩.汪德邁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2021 (I)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2021 (II)
最新消息:文物館金禧慶典
最新消息:「南來文人 . 人文來南——嶺南文人與百年香江文教展」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歡迎會」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公開講座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
活動:文物館「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品)第二期:清代篇」展覽
活動:文物館「萬國同風:全球化浪潮中的明清外銷瓷」展覽
活動:文物館「典雅勁健:香港中文大學藏甲骨集」(虛擬展覽)
活動:文物館「臨古思源」影片系列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古畫解謎小遊戲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研討會回顧
活動:文物館【一瞬江南】《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選件推介影片系列
活動:文物館「廣納百川」講座系列II
活動:文物館「中秋古琴雅集」
活動:文物館金禧館慶活動
活動:文物館「廣東畫廣東話・說唱解畫」音樂節目
活動:文物館「萬國同風」週三午後講座系列
活動:文物館「古物傳心師」社交媒體貼圖
活動:文物館「陶瓷上的多元文化」
活動:2021-2022年度「文物館大使計劃」
活動:文物館「畢業典禮『即影即有』活動
活動: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1
活動:「清代廣東外銷金屬胎畫琺瑯:以伊斯蘭地區為中心」講座
活動:「香港收藏的清代廣東琺瑯金屬胎畫琺瑯」講座
活動:「清代琺瑯與歐洲的交流互動」線上研討會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第七屆方言語法博學論壇」
最新出版
活動預告:「南來文人.人文來南——嶺南文人與百年香江文教展」
活動預告:文物館「萬國同風」週三午後講座系列
活動預告:「文瀾博物館學論壇.青年工作坊」(第四期)
活動預告:「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活動預告:「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1
活動預告:「第二屆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
活動預告:「第二十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