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三年 第四期
活動報告:中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人計劃公開講座2023
  • 阿琳娜教授:四川宗教空間之混合性、靈活性及包容性:今昔田野考察之反思
  • 榮思彬教授:變化的力學:10 和11 世紀的中國瓷器及其美學
四川宗教空間之混合性、靈活性及包容性:今昔田野考察之反思
阿琳娜教授 主講

阿琳娜(Elena Valussi)教授現為芝加哥羅耀拉大學歷史系高級講師,目前正通過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人計劃於香港中文大學訪學四個月。中國文化研究所有幸邀得阿琳娜教授於2023年11月7日下午假大學圖書館地下研討室舉辦了一場公開講座,講題為「四川宗教空間之混合性、靈活性及包容性:今昔田野考察之反思」。是次講座以英語進行,約35人出席。講座通過對四川宗教空間——或在不同宗教認同之間轉換、或已成為世俗場所——的歷史分析,處理該地之宗教混合性及宗教認同兩項問題。以新津純陽觀的研究為起點,阿琳娜教授於講座中還列舉了她新近到訪四川時所考察的其他混合宗教場所,包括道教、佛教、三教場所和具多元功能的「會館」等,以展示宗教場所之持續轉變狀態,以及那些轉變在場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變化的力學:10 和11 世紀的中國瓷器及其美學
榮思彬教授 主講

榮思彬(Sabrina Rastelli)教授現為意大利威尼斯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學教授,目前正通過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人計劃於香港中文大學訪學四個月。中國文化研究所有幸邀得榮思彬教授於2023年11月28日下午假大學圖書館地下研討室舉辦了一場公開講座,講題為「變化的力學:10 和11 世紀的中國瓷器及其美學」。是次講座以英語進行,約30人出席。講座上,榮思彬教授介紹了她最近的研究關注,即中國瓷器的發展在十和十一世紀這段關鍵時期受到哪些方面影響。演講中提出並回答了一些問題,例如「北宋以至經常被忽略的五代時期的瓷器之製作風格和生產,受哪些因素影響而發生變化?」「關於中國瓷器之發展,純粹以窯及其傳承為研究對象的傳統方法是否仍然適用?還是應該從相互關聯和跨領域的角度來看待?」
返回
阿琳娜教授
榮思彬教授
學術論衡:China through the European Nose* (只提供英文版本)
最新消息:「嶺南文化與世界」研討會暨 明代至民國廣東文人士紳古籍書畫 數位典藏啟動禮
最新消息:嶺南文化研究計劃第二屆「嶺南文化研究論文獎」
最新消息:第十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活動報告: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
活動報告: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歡迎會
活動報告:中國文化研究所饒宗頤訪問學人講座2023
活動報告:中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人計劃公開講座2023
活動報告:中國文化體驗系列
活動報告:「學海書樓與香江文教」學術研討會
活動報告: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
活動報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最新出版
活動預告:第十六屆研究生「現代與當代中國」研討班
活動預告: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體驗系列」
活動預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活動預告: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