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 第一期
學術論衡:鐘聲、泉聲、詩聲:談抗戰時期以東普陀講寺為中心的香港文人活動
程中山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caption
詳情 ...
最新消息:同事榮休
2020至2021年,本所有四位同事榮休,包括朱國藩博士、梁超權先生、何惠卿小姐及邱玉明女士。四位同事服務本所多年,黽勉從公,嘉惠良多;日轉星移,已屆致仕之期。謹致謝忱,祝願諸位退休生活愉快。
$caption
活動: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嶺南文化研究國際學術會議「再論近代嶺南文化與世界:物質文化、精神領域及情感結構」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於2021年3月5至6日舉辦嶺南文化研究國際學術會議「再論近代嶺南文化與世界:物質文化、精神領域及情感結構」。
詳情 ...
活動:「嶺南文化研究計劃」專題工作坊──清代廣東文人研究報告(四)
  


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清代廣東文人研究小組成員透過宗教、文學、科學、翻譯、藝術等不同學科的角度,展現鴉片戰爭前後廣東文人對中西文化的態度,並定期進行專題工作坊,以便與學者同行交流。黎志添教授及許曉東教授於第四次專題工作坊(2021 年1 月21 日)分別主講「鄭觀應的道教信仰及其《中外衛生要旨》」及「商、儒之間:鴉片戰爭前後的潘正煒」。

歡迎到中國文化研究所 Facebook專頁重溫是次專題工坊:按此
活動: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合辦 「第七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第七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於2021年5月27至28日舉行。本年度的論壇以混合模式進行,主持和本地學者親身出席論壇,同時,身處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學者則以Zoom參與線上會議。在新模式下,有135位觀眾參與並在聊天室留言發問,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的同事、學生、校友以及公眾人士。
$caption
詳情 ...
活動:文物館:「庚子說鼠」賀歲展覽
展覽日期:2020年6月13日至2021年1月17日

文物館由2020年6月13日起舉行「庚子說鼠」賀歲展覽,展現老鼠在中國文化中的意涵。西元2020年歲次庚子,是農曆鼠年。老鼠屬囓齒目,是歷史最悠久的哺乳類動物之一。人們普遍認知的老鼠形象大抵負面,但事實上,這群與人類長久共存的小鄰居有頑強的適應力和強大的繁衍能力,是中國文化中「繁盛」的吉祥象徵,亦為不少人帶來創作靈感。

是次展覽精選文物館十多件與老鼠及其親戚松鼠、蝙蝠相關的藏品,包括瓷器、硯石、嶺南畫派作品等,年代自清迄今。
$caption
活動:文物館:「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展」
展覽日期:2020年6月13日至2021年4月11日

陶瓷在中國擁有久遠的歷史。早在一萬餘年前,先民便開始通過塑造黏土,以低溫(約600–800攝氏度)燒造,製成形形色色的「陶器」。陶器燒製經過多次改進,終以瓷土在高溫(約1250–1350攝氏度)下燒製,成為堅固耐用、防滲性能卓越的「瓷器」。

是次展覽挑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中兩百餘件精品,分批展出,力求全面展現中國陶瓷的歷史和文化。文物館自1971年成立起便注重收藏陶瓷,迄今為止,所藏陶瓷已頗成體系。館內藏品實有賴社會各界多年的捐贈,舉要言之,如林炳炎基金會惠贈的清代官窯器、暫得樓胡惠春先生贈早期陶瓷及明清堂名款器、關善明博士及鍾棋偉先生捐贈晚清官窯、北山堂餽贈的紫砂器和石灣陶塑、淘石齋鄒紀新先生贈唐代長沙窯器,以及館友會、鄭德坤教授伉儷和北山堂合資入藏的貿易瓷器等。本次展覽希望通過這批展品,為大學的相關教學提供實物例證,並使觀眾能從陶瓷文物的角度了解文明和歷史的發展。
$caption
活動:文物館:「辛丑說牛」展覽
展覽日期:2021年1月29日至2021年4月11日

西元2021年歲次辛丑,為十二生肖中的牛年。牛在中國歷史上地位尊崇,不僅是主要的祭祀品及肉食來源,也是牽車、耕田的重要力畜。除此之外,牛骨可用以占卜、製膠;而牛皮、角等均可製器,功用頗多。以牛為部首組成的漢字亦表達了形形色色的含義,構成了語言的基礎。在古代文學藝術中,更不乏詠牛、繪牛、以牛為喻、擬人等等,展現出豐富的人文內涵。是次展覽將精選文物館藏十餘件與牛相關的文物,包括書畫及陶瓷等,在展示古代牛文化的同時慶賀佳節來臨。
$caption
活動:文物館:「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品)」展覽
展覽日期:2021年1月29日至2021年5月16日

作為慶祝金禧館慶展覽之一,展品選自歷年入藏精品,是一次從靜水流深至廣納百川的回溯與重塑的歷程,帶領觀眾重新思考廣東文化精英的思想源流與藝術、文化及歷史的關係,從中可見先賢們為實踐經世致用、爭取在全國知識界佔一席位所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和熱誠。是次展覽將展出陳獻章、林良、張穆、陳恭尹等明清名家書畫約130件,分兩期於2021年春季及秋季展出。
$caption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
展覽日期:2021年5月7日至2021年7月25日

中國繪畫源遠流長,既具筆墨之美,亦蘊含深邃的文化內涵。文物館連同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於2019年秋季合辦「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廣受歡迎。在學界與公眾的殷切期盼下,文物館決定精選北山堂所藏及惠贈,再度展出共120幀南宋至清代的畫蹟,展示中國繪畫豐富博雜、精彩多姿的面貌。是次展覽按畫作類型分為十個單元,包括腕底雲煙、江山勝景、仿古山水、花鳥雜畫、仙佛世界、寫貌圖真、國色天香、揚州逸韻、粵地丹青和玉臺妙墨,讓觀眾恍如置身於古代時光,看昔日的「人生百態」。
$caption
活動:文物館: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文物館12項碑帖藏品入選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擬定的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名錄》)。連同被列入第五批《名錄》的 8 項藏品,文物館共有20項藏品入選。

 

$caption
活動:文物館:2020 年北京文化創意大賽

文物館於2020年參加了由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辦的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物館開發的「香港印象」咖啡掛耳包入選了全國百強。

$caption
活動:Google 藝術與文化
文物館於2021年3月正式登錄Google藝術與文化,觀眾可以透過這個網上平台,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瀏覽文物館展覽及珍藏。現時文物館於平台共推出「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明至清初篇」、「時光藝遊舊香港」、「辛丑說牛」三個網上展覽及二百多件精選館藏。截至4月,共吸引了6,013觀看人次。

平台連結:按此
$caption
活動:文物館吉祥物命名比賽

         

為慶祝文物館五十周年,文物館以館徽為參考,創作了屬於文物館的吉祥物,並於2021年1月邀請公眾為其命名。是次命名比賽合共徵集了111個中、英文名稱,獲勝的中、英文名稱分別 為「文保寶」及“Amuse”。


活動:文物館:「辛丑說牛」教育推廣

配合「辛丑說牛」賀歲展,文物館於2021年2月至3月期間推出了《辛丑牛年祝福你》小冊子及三段「小試牛刀大挑戰 !」的教育影片。小冊子介紹了十二件以牛為主題的藝術品,並設有十二個趣味小活動,累計10,275觀看次數。三段「小試牛刀大挑戰 !」影片分為茶壺篇、書法篇及印章篇,分別介紹了三件以牛為主題的藝術品,三段影片合共累計1,243觀看次數。

$caption
活動:文物館:陶瓷心理小測驗

  

文物館於2021年3月31日推出了一個關於陶瓷的小遊戲,以提升大眾對文物館陶瓷的認識與興趣。

活動:文物館:「廣納百川」網上講座及教育影片

文物館於2021年2月至5月舉辦了「廣納百川」網上講座系列I,共四場網上講座。首場為2月26日由文物館副研究員何碧琪博士主講的「解讀『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展覽」。次場於3月12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博士主講,講題為「早期廣東繪畫考述──以顏宗、林良和何浩為例」。第三場為4月9日由廣東文獻學家梁基永博士主講的「晚明嶺南文士生活」。最後一講於5月7日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嚴志雄教授主講,題為「在帝國殘照中回首『海雲』──明清之際禪門與嶺南之文化記憶」。四場網上講座合共累計2,915觀看次數。文物館亦與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合作,於4月12日推出了一段介紹明代儒者陳獻章的教育影片,名為「 陳獻章──不離地的教育家」,累計1,171觀看次數。

$caption
活動:文物館:一場歷時四年的研究旅程 ──《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



為慶祝國際博物館日,文物館誠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蔣方亭博士及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尹翠琪教授分享《浮世清音── 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展覽的策劃過程。是次「一場歷時四年的研究旅程──《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網上對談由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主持,於2021年5月18日舉行,共吸引了138位聽眾。

活動: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1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十分重視推動學術交流及推廣大眾對古文化的興趣。因此由本年2月開始,每月最後一個周五下午4時至5時30分,定期舉辦「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由本計劃研究人員及本地、境外最前線學者主講,分享其最新文物、考古研究成果。因應疫情,上半年度的講座均安排在網上進行,至今已舉辦四次,反應熱烈。講者雖然未能跟聽眾近距離接觸,然而會後提問十分踴躍。所有講座錄影均上載至本計劃網站,分別有YouTube、Bilibili、Facebook等途徑,歡迎到以下網址重溫:
http://www.artmuseum.cuhk.edu.hk/zh/training/rpcaa/academic/



詳情 ...
活動:文物館:「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巡迴展覽回顧



由文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項目主任許曉東教授策展的「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於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文物館展出後,因展品之精美、罕見,引發本地及內地觀眾極大興趣,成為當時IMUSEUM香港地區最受關注的展覽。2019年11月29日開始赴國內博物館巡展:首站為安徽博物院(2019.11.29–2020.2.23),接着到達中國港口博物館(2020.4.15–2020.7.31),繼而是長沙博物館(2020.10.23–2021.1.17),最終站為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2021.2.1–2021.4.25)。巡迴展覽歷時十七個月,展品已於2021年5月初順利回歸本館。

 

詳情 ...
活動:「《七寶玲瓏》中的神聖與世俗」網上講座
本講座配合文物館原創之「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在內地成都站的巡迴展。展覽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網上講座由文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項目主任許曉東教授在2021年3月19日主講,內容結合展品及出土文物、繪畫,通過對喜馬拉雅地區首飾和服飾及其裝飾圖案的解讀,揭示當地居民對信仰的無與倫比的虔誠,精神與物質、神聖與世俗的完美融合。講座還介紹了喜馬拉雅地區首飾、服飾的工藝特點及其上裝點的各色珠寶的產地、含義,反映世界屋脊並未能阻隔雪域與周圍地區的物質、技術、人員的交流。

講座在微信線上同時有258人收看,微博更接近10萬人,吸引大批對喜馬拉雅地區藝術文化有興趣人士參與。
$caption
活動:翻譯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翻譯史研究線上講座」系列

為紀念翻譯研究中心成立五十周年,並進一步推動翻譯研究,中心自2021年1月開始舉辦「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翻譯史研究線上講座」系列,於每月最後一個周日晚上進行。演講者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翻譯研究領域傑出學者。

 

詳情 ...
最新出版
  • 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72 期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2021 年2 月號,第183 期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2021 年4 月號,第184 期
  •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中國語文通訊》第100 卷第1 期
  • 《道藏輯要 ‧ 提要》(三冊)
  • 翻譯研究中心The Rise of Lord Zhuang of Zheng: First Ten
  • Chapters of Chronicles of the Eastern Zhou Kingdoms
  • 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諸子考論:從〈老〉、〈莊〉到〈淮南子〉、〈文子〉》
  • 文物館《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三冊)
  • 文物館《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品)
$caption
詳情 ...
活動預告:「藝術宅」

為了令大家安坐家中亦可與藝術保持聯繫,文物館不斷更新與整合不同展覽與範疇的網上學習資源。

學習平台連結:按此

$caption
活動預告:Google藝術與文化

文物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網上展覽與館藏登錄Google藝術與文化,觀眾可以透過這個網上平台,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瀏覽文物館展覽及珍藏。「北山汲古──中國繪畫」網上展覽預計於7月推出。

$caption
活動預告:「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預告

敬請留意「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網頁相關報名資訊:按此




【第五講】
比較視角下的早期中國熔模鑄藝:漢代之前的華夏及其文化邊地的冶金證據

講者:彭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
日期:2021年6月25日(五)
時間:下午4:00–5:30
語言:英語


【第六講】
漢帝國南緣的統治秩序與銅器工業的重構:湖南與越南北部的案例分析

講者:林永昌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歷史系)
日期:2021年7月30日(五)
時間:下午4:00–5:30
語言:普通話
報名連結:https://bit.ly/2SlRUai
查詢:rpcaa@cuhk.edu.hk 或致電3943 0454

編輯委員會
主編: 黎志添
成員: 香婷婷    朱敏翎
學術論衡:鐘聲、泉聲、詩聲:談抗戰時期以東普陀講寺為中心的香港文人活動
最新消息:同事榮休
活動: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嶺南文化研究國際學術會議「再論近代嶺南文化與世界:物質文化、精神領域及情感結構」
活動:「嶺南文化研究計劃」專題工作坊──清代廣東文人研究報告(四)
活動: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合辦 「第七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活動:文物館:「庚子說鼠」賀歲展覽
活動:文物館:「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展」
活動:文物館:「辛丑說牛」展覽
活動:文物館:「廣納百川:明至清中期廣東書畫選(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品)」展覽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
活動:文物館: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活動:文物館:2020 年北京文化創意大賽
活動:Google 藝術與文化
活動:文物館吉祥物命名比賽
活動:文物館:「辛丑說牛」教育推廣
活動:文物館:陶瓷心理小測驗
活動:文物館:「廣納百川」網上講座及教育影片
活動:文物館:一場歷時四年的研究旅程 ──《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
活動: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1
活動:文物館:「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巡迴展覽回顧
活動:「《七寶玲瓏》中的神聖與世俗」網上講座
活動:翻譯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翻譯史研究線上講座」系列
最新出版
活動預告:「藝術宅」
活動預告:Google藝術與文化
活動預告:「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預告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