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No.3
Academic Reflection:香港粵語與香港中文


鄧思穎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粵語與香港的語言

普羅大眾俗稱的「廣東話」,在學術文獻裏,一般稱為「粵語」。「粵」是廣東省的簡稱,本來「廣東」可稱為「粵」,兩者基本可以互換,如「廣東菜/粵菜」、「廣東大戲/粵劇」等。不過,語言學學界還是習慣以「粵語」作為專業術語,而不用「廣東話」。如果強調粵語作為漢語方言的地位,粵語也可稱為「粵方言」。在英語語境裏,「粵語」或「粵方言」稱為 “Yue dialects”, 以漢語拼音 “Yue” 代表「粵」。Yue Hashimoto(1972)的巨著Studies in Yue Dialects 1: Phonology of Cantonese,就是以 “Yue dialects” 命名;粵語研究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研討會「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英文名稱叫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ue Dialects”。

粵語為中國境內漢語方言的一個區,而粵語內部又可劃分為「片」。《中國語言地圖集》劃分粵語為七片,即廣州、香港、澳門等地的「廣府片」;高州、陽春、陽江等地的「高陽片」; 台山、恩平、開平、新會等地的「四邑片」;吳川、化州等地的「吳化片」;南寧、桂平等地的「邕潯片」;玉林、封開等地的「勾漏片」;欽州、廉州等地的「欽廉片」。


                                                                    見《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漢語方言卷》


方言片之下,可以劃分為「點」。以廣府片為例,廣州、香港、澳門可分析為廣府片之下的方言點。學術上,一般以廣州作為廣府片的代表,而廣府片又為粵語的代表,甚至往往把「廣州話」和「粵語」這兩個詞等同起來。廣州話在粵語地區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流通比較廣,正如袁家驊等(1960)編的《漢語方言概要》所指,廣州話在粵語地區「享有相當高的權威,幾乎帶有標準音的意味」。反過來,在某些語境裏,如果沒有特別註明,「粵語」甚至默認為廣府片,包括廣州、香港和澳門使用的粵語,如「粵語流行曲」就是用廣州音所唱的流行歌曲;香港語言學學會制訂的「粵語拼音方案」(簡稱「粵拼」),當中的「粵語」,基本上就是廣州音;拙著《粵語語法講義》(鄧思穎2015)的「粵語」,是指香港的粵語。

如果保留用「粵語」一詞,而專指特定的方言點,則可冠以方言點的名稱以資區別,如「廣州粵語、香港粵語」。張洪年(1972)的專著《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就用了「香港粵語」一詞;鄭定歐(1997)《香港粵語詞典》,特意用「香港粵語」以別於廣州話。至於其他方言片,做法也是一樣的,如林華勇(2014)用「廉江粵語」、郭必之(2019)用「南寧粵語」等。

學術上也有一種做法,就是研究方言點的話,則以方言點的名字命名,省去方言區的名字,稱為「(方言點)+話」或「(方言點)+方言」,如把廣州粵語稱為「廣州話」或「廣州方言」,省去「粵語」二字。高華年(1980)的《廣州方言研究》、饒秉才、歐陽覺亞、周無忌(1981)編的《廣州話方言詞典》、李新魁等(1995)的《廣州方言研究》等重要著作,都以「廣州」命名;吳開斌(1997)的《香港話詞典》就直接用「香港話」冠名。

嚴格來講,「粵語」是七個方言片的統稱,英語稱為 “Yue dialects”,當中的 “dialects” 是有表示複數的 “-s”。粵語之下的廣州話,英語可稱為 “Cantonese”,當中的 “Canton” 是廣州的舊稱。假如要區分廣州粵語和香港粵語,前者可稱為 “Guangzhou Cantonese”,後者可稱為 “Hong Kong Cantonese”。假如把「粵語」一詞默認為廣州話,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也可以稱為 “Cantonese”,如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的英文是 “LSHK Cantonese Romanization”;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 English-Cantonese Dictionary: Cantonese in Yale Romanization(Kwan et at. 1991),中文書名稱為《英粵字典》;楊明新(1999)編的《簡明粵英詞典》,英文書名叫做 A Concise Cantonese-English Dictionary。另外,上文提及的「國際粵方言研討會」,早期的英語名稱為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ntonese and Other Yue Dialects”,明確區分 “Cantonese” 和 “Yue dialects”。[1]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按慣用語言劃分的五歲及以上的香港人口,說廣州話的有626.5萬,佔88.9%。無疑,廣州話是目前香港社會最流通的語言。

香港不少原居民所說的粵語,並非廣州話,而是一種稱為「圍頭話」的粵語。圍頭話和廣州話都屬於粵語,但並不一樣。詹伯慧(2002)主編的《廣東粵方言概要》,按照語言特色和地理分布,認為圍頭話和廣州話應該分別屬於不同的方言片,圍頭話屬於莞寶片,跟廣州話的廣府片有別。現時,新界仍然有不少人會說圍頭話。

粵語其他的方言片,如四邑片,對香港粵語也應有一定的影響力。比如說,「灣」字在香港粵語本來讀陰平 “waan1”,[2] 但在部分地名如「銅鑼灣、土瓜灣、長沙灣」,則讀陽平 “waan4”。考察舊地圖轉寫、變調規則、例外讀音等證據後,劉擇明和鄧思穎(2020)認為讀陽平的「灣」,很有可能來自語言接觸,受四邑話低變調的影響。剛巧發展銅鑼灣一帶的商人利希慎是四邑人,銅鑼灣也有以四邑地名命名的「恩平道」、「新會道」,可見四邑人跟香港島北部的淵源,因此推測四邑片對早期香港粵語應產生一定的影響。

銅鑼灣恩平道

除粵語外,香港原居民的語言,也有客家話。劉鎮發(2001)在《香港客粵方言比較研究》一書指出,從香港地名所見,有些命名顯然來自客家話,而不是粵語,例如「赤柱」用「赤」而不用「紅」,「蘇屋」、「李鄭屋」用「屋」而不用「村」。表示紅色的「赤」、表示村的「屋」,都不屬於粵語詞彙。

雖然圍頭話和廣州話都是粵語,但並不相同;四邑粵語跟廣州話屬於不同的方言片;客家話有別於粵語,屬於另一種漢語方言。這些廣州話以外的漢語方言,都對香港產生一定的影響,形成香港多元化的語言現象。

粵語的語法特點

跟普通話比較,粵語語法有不少值得注意之處。不光是語言學者非常重視的研究課題,作為語言比較的重點,也是一般語言使用者感到饒有趣味的現象。

附加在動詞之後的成分,根據語法學的分析,可以稱為「後綴」。普通話的動詞後綴,只有「了、過、著」,如「吃了飯」的「了」、「吃過飯」的「過」、「吃著飯」的「著」。這三個後綴,表達的意義,都跟「體」(即某種時間概念)有關。以香港粵語為例,粵語動詞後綴數量比普通話豐富得多。

除了可以跟普通話「了、過、著」直接對應的「咗、過、住」外,如「食咗飯、食過飯、食住飯」,還有不少普通話找不到的動詞後綴,形成如「食落飯、食定飯、食緊飯、食吓飯、食得飯、食翻飯、食埋飯、食晒飯」等例子。按照意義的劃分,包括體、事件、程度、變化、量化、情態這六類意義,衍生出四十多個粵語動詞後綴(鄧思穎2015),如上述提及「食咗飯」的「咗」(zo2)表達了體、「食翻飯」的「翻」(faan1)表達了事件、「食兩食就唔食」的「兩」(loeng5)表達了程度、「食到好攰」的「到」(dou3)表達了變化、「食晒飯」的「晒」(saai3)表達了量化、「食得飯」的「得」(dak1)表達了情態。

鄧思穎教授的著作《粵語語法講義》於2017年榮獲第十七屆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二等獎。
這是內地語言學界的權威獎項,也是首度有香港學者獲此殊榮 (Photo by ISO Staff)

粵語動詞後綴除了數量豐富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跟完句現象有關。所謂完句現象,即組成句子的基本成份都好像齊全,但仍然不能獨立自主地使用。對母語者而言,句子有尚未完備的感覺。粵語動詞後綴以不同方式符合完句條件,呈現不同的完句現象。根據完句現象,粵語動詞後綴可以劃分為三大類(鄧思穎2018b):第一類句子完整,不必再增加任何成分,如「佢嚇親我」(他把我嚇了);第二類需作適當的補充,如光說「?佢食定麵」(他提早吃了麵),顯得有點不太自然;第三類不能單獨說,如「*佢唱極」(他怎麼唱都……)。[3] 為了符合完句條件,每個謂語都需要被滿足,如通過約束關係或補充關係來實現。在這個分析基礎上,葉家煇(2019)進一步發揮,通過粵語動詞後綴「吓」(haa2)和「親」(can1)的完句現象,仔細討論約束關係。粵語的動詞後綴,不僅數量豐富,也表達了微妙複雜的意義,無論在語法學還是語義學方面,粵語動詞後綴都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除了動詞後綴豐富外,粵語的句末助詞也非常發達,成為粵語語法研究另一個令人注意的現象。所謂句末助詞,是位於句子末尾的虛詞,又稱為「語氣詞」或「語氣助詞」。普通話雖然有句末助詞,但為數不多,常見的句末助詞只有「了、來著、呢、吧、嗎、啊」等,如「吃飯了」的「了」、「吃飯吧」的「吧」、「吃飯啊」的「啊」等。[4]
 
相對而言,粵語的句末助詞非常豐富。以香港粵語為例,普通話這幾個句末助詞,大致上都有對應的說法,如「吃飯了」可說成「食飯喇」、「吃甚麼呢」可說成「食乜嘢呢」。不過,粵語還有不少句末助詞,是普通話所缺少的。粵語句末助詞的數目超過四十個,意義上可以劃分為事件、時間、焦點、情態、疑問、祈使、感情七類(鄧思穎2015)。

句末助詞跟小句搭配,小句的基本詞彙意義不變,但句末助詞所附加的意義,卻相當微妙,如小句同樣是「食飯」,基本的詞彙意義就是「吃飯」的意思,加上不同的句末助詞,如「食飯啩」和「食飯罷啦」的意義就不同,前者的「啩」(gwaa3)表達了揣測的情態意義,是說話人的主觀判斷,而後者的「罷啦」(baa2laa1)表達了提議的祈使意義,是說話人的勸告。通過運用不同的句末助詞,形成變化多端的搭配,表達微妙多變的意義,是粵語語法的一大特點。

粵語句末助詞不僅數量豐富引起注意,有些用例,甚至可以通過聲調變化,表達不同的意義。如讀作陰平聲的「啦」(laa1)、陰去聲的「喇」(laa3)、陽平聲的「嗱」(laa4),意義就不一樣。表示請求,可以說「食飯啦」;提醒聽話者,可以說「食飯喇」;表示疑惑、質疑,可以說「食飯嗱」,成為疑問句。這種聲調上的變化,也可見於其他句末助詞,如「食一碗咋」的「咋」(zaa3)有提醒作用,而「食一碗喳」的「喳」(zaa4),就表示了疑惑、質疑。張凌、鄧思穎(2016)更論證了「食飯哦嗬」的「嗬」(ho2),並非普通的陰上聲,而是一個上升的語調。這個上升語調,也表達一定的語義,甚至可以分析為一個超音段成分的句末助詞。把語調分析為句末助詞,並非不可能。粵語表示疑問的上升語調,跟疑問類句末助詞呈現互補分布的現象(鄧思穎2006),語法上的互排性,間接證明了語調的語法地位;Wakefield(2010)論證粵語某些句末助詞跟英語的語調有相同的地位;Zhang(2014)進行實驗語音學的研究,認為粵語具有超音段成分的句末助詞;祁美瑩(2019)利用粵語的升降句調,探討語調和句末助詞的語法關係;劉擇明(2019)詳細分析粵語句末助詞「啊」和語調的關係;Tang(2020)進一步論證「嗬」的上升語調應佔有一個句法位置,處於句法結構的最高層。

利用粵語句末助詞的現象,我們可以探索語法和音韻的關係,也就是學界所講的「接口研究」(interface study),突破以往語法學研究的盲點,對語言現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從接口研究的角度思考,我們會感到好奇:為甚麼粵語像「喇、咋」等類的句末助詞,能通過聲調變化而表示不同的意義?聲調,如陰平聲、陽平聲,有甚麼語法作用?粵語的語調怎樣跟句末助詞結合在一起? 這些問題,都是目前粵語語法學研究者關心的問題,是學界有待深入探討的現象,也是普通話語法沒有的現象。粵語句末助詞研究,既可彌補漢語語法研究的不足,又能增加我們對漢語的認識。

香港中文與全球華語

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說,漢語研究應放眼於全世界的華人群體。以宏觀角度研究當前整體的面貌,不僅有助認識漢語的特點,甚至可以幫助我們對語言的本質有更深刻的理解。全球華語研究,就是從這個宏觀的角度出發,探討全世界華人所聽所說的漢語、華語,所讀所寫的中文、華文,就是「從全球性的視角,展開華語的語言規劃與語言戰略等問題的研究」(周清海2017: 64)。換句話說,全球華語研究是放眼全球華人社區,而不局限於某地某種語體的研究。

全球華語絕對不是鐵板一塊,而是由不同的變體組成。我們可以通過時代、地域、方言、語體四項參數,窺探全球華語的變體,了解全球華語的整體面貌(鄧思穎2018a)。全球華語是各個變體的集合體,由變體組成全球華語大家庭的一份子。通過參數異同的分析,探究變體的沿革與接觸關係,加深對全球華語的認識。以歷時與共時、境內外與國內外、共同語與方言、口語體與書面體這四組因素,作為分類標準,對全球華語的語言面貌作系統性的描述和分析,有助推進全球華語研究的工作。

香港中文,又稱「港式中文」,可理解為「以標準中文為主體,帶有部分文言色彩,並且深受粵語和英語的影響,在辭彙系統、詞義理解、結構組合、句式特點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跟標準中文有所不同,主要在香港地區普遍使用的漢語書面語」(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2006: 6)。香港中文不僅在香港普遍使用,也對全球華語有一定的影響,應視為全球華語的一份子。

以全球華語四項參數來分析(鄧思穎2018a),香港中文應該定位為通用於現代香港社區的書面語;至於普通話,則應定位為通用於現代中國境內的口語。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流通的地域, 前者是香港社區,後者是中國境內。另一個差別是語體不同,前者是書面語,後者是口語。至於「標準中文」是甚麼?根據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2006:3)的理解,「把『普通話』解釋為標準漢語的口語,至於漢語書面語,則稱其為『標準中文』,兩者合起來就是『標準漢語』」。一個狹義的理解,就是把「標準中文」的使用範圍局限於中國境內。用全球華語四項參數來分析,「標準中文」就是通用於現代中國境內的書面語。

近年學者提出大華語理論,這是全球華語研究的一個重要發展。大華語是「以普通話/國語為基礎的全世界華人的共同語」(李宇明2016),特指「除了地區方言之外的海內外漢語」(李宇明2017:3)。雖然大華語以普通話作為基礎,但卻是一種可以有「一定彈性」、「一定寬容度」的全球華人共同語(陸儉明2017)。按照全球華語四項參數分析,大華語應定位為通用於現代全世界華人社區的口語和書面語,而「全世界華人社區」應包括境內境外、國內海外的華人社區。

基於大華語理論的考慮,我們有必要把普通話、「標準中文」、大華語區分開來。普通話和「標準中文」可以作為大華語的基礎,但不等同大華語。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流通的地域,普通話和「標準中文」流通於中國境內,而大華語則流通於全世界。考慮到地域因素,香港中文既不是「標準中文」,也並非大華語。

在詞彙方面,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2006)列舉香港中文的例子,大多數都跟粵語有關,尤其是同形異義的例子,如「認真當黑」的「認真」(確實)、「沒有加人工」的「人工」(工資)等,都是粵語的詞彙。這些進入書面語的粵語詞彙,形成香港中文的特點。

倫敦唐人街一角(筆者攝於2019年)


除了受粵語影響的詞彙外,香港中文還有一些用語,既跟粵語無關,也有別於普通話和「標準中文」,但逐漸影響全球華語,有成為大華語一份子的可能。比如說,「初步點算損失一星期營業金額」的「點算」(《明報》新聞網2020年8月17日),表示清點計算的意思,是香港中文常見的用例(鄧思穎2018a)。「點算」一詞,不是粵語詞彙,沒有收錄於粵語詞典,也不是普通話詞彙,不見於《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國語辭典》等重要辭書。搜尋「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現代漢語語料庫」(簡稱「CCL現代漢語語料庫」),一共有九個例子。這九個例子,都跟粵港澳地區有關,或來自香港的新聞報道,或來自澳門的新聞報道。檢索「北京語言大學語料庫中心語料庫」(簡稱「BCC語料庫」),1945年至2015年七十年間的《人民日報》語料,只有四例;首例見於2001年,關於香港選舉的報導。至於台灣的報章,也有「點算」的用例,大多數是轉載香港新聞,少數屬於當地新聞,或文學創作。通過「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檢索「點算」一詞的用例,中國大陸有24個、台灣有159個、新加坡有41個。以一個收錄十四億詞的語料庫來說,雖然這兩百多個「點算」的用例不算甚麼,但也可間接說明「點算」在台灣、新加坡的使用,似乎有普及的趨勢。我們嘗試尋找美加、歐洲的華文報章,也得到一些「點算」的用例。

表示清點計算意義的「點算」,在二十世紀中前期也有不少用例。這種用法,仍然保留在香港中文裏。香港成為「點算」流通使用之地,估計跟當時社會某些活動有關(如選舉、捐款等)。「點算」用於某些社會階層、團體,在香港特定的社會背景下保留並發展起來(鄧思穎2018a)。至今「點算」逐步擴散,不僅成為香港中文較為通用的詞彙,甚至影響其他華語地區。雖然此詞在不同地域,仍然處於不平衡的發展狀態,但有擴大的趨勢。可以預測「點算」一詞,將來在全球華人社會也許有更大的影響力,應有條件成為全球華語通用的詞彙,進入大華語的詞庫裏。

語言現象並非鐵板一塊,一成不變。某些語言現象,昔日是標準,通行全國;經歷時代變遷,今天卻只保留在方言或地區中文,囿于一隅;但將來說不定又可能擴大影響力,遍及全球華人社會,成為大華語一員。變動不居,推陳出新,是語言有趣之處,也是語言研究吸引之處。

注釋

[1]籌辦首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的李行德教授和徐雲揚教授在2010年7月用電郵與本人討論,建議把「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英語名稱簡化為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ue Dialects”,並獲香港語言學學會採納,一直沿用至今。

[2]本文採用香港語言學學會制訂的「粵語拼音方案」作為粵語音標。

[3] 例句的問號「?」表示語感稍遜,星號「*」表示不能接受、不合語法。

[4] 普通話有兩個「了」,一個是動詞之後的「了」,如「吃了飯」的「了」,屬於動詞後綴;另一個是句末助詞,如「吃飯了」的「了」。為了方便討論,文獻一般把前者稱為「了1」,後者稱為「了2」。

 

參考文獻

鄧思穎
2006 〈粵語疑問句末「先」字的句法特點〉,《中國語文》第3期,頁225–232。
2015 《粵語語法講義》,香港:商務印書館。
2018a 〈全球華語詞彙研究的參數分析──以「點算」為例〉,《漢語學報》第4期,頁2–10。
2018b 〈粵語動詞後綴與完句問題〉,收錄於何大安、姚玉敏、孫景濤、陳忠敏、張洪年編:《漢語與漢藏語前沿研究:丁邦新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686–696。

高華年
1980 《廣州方言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

郭必之
2019 《語言接觸視角下的南寧粵語語法》,北京:中華書局。

李新魁等
1995 《廣州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宇明
2016 〈華人智慧 華人情懷──序《全球華語大詞典》〉,《全球華語大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7 〈大華語: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語言文字應用》第1期,頁2–13。

林華勇
2014 《廉江粵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鎮發
2001 《香港客粵方言比較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劉擇明
2019 〈從粵語句末助詞「啊」看句子的邊緣結構〉,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論文。

劉擇明、鄧思穎
2020 〈香港地名「灣」的特殊讀法〉,《中國語文通訊》第99卷第1期,頁105–116。

陸儉明
2017 〈「華語」的標準:彈性和寬容〉,《語言戰略研究》第1期,頁1。

祁美瑩
2019 〈粵語升降句調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論文。

饒秉才、歐陽覺亞、周無忌
1981《廣州話方言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

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
2006《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吳開斌
1997《香港話詞典》,廣州:花城出版社。

楊明新
1999《簡明粵英詞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葉家煇
2019〈粵語動詞後綴的完句問題〉,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論文。

袁家驊等
1960《漢語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詹伯慧主編
2002《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張洪年
1972《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張凌、鄧思穎
2016〈香港粵語句末助詞聲調與句調關係的初探〉,《韻律研究》第一輯,頁113–127。

鄭定歐
1997《香港粵語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周清海
2017〈「大華語」與語言研究〉,《漢語學報》第2期,頁61–66。

Kwan, Choi Wah(關彩華)et at. 1991
English-Cantonese Dictionary: Cantonese in Yale Romanization. Hong Kong: New Asia-Yale-in-China Chinese Language Cent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ang, Sze-Wing(鄧思穎)
2020 Cartographic syntax of performative projections: evidence from Canto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9, 1–30.

Wakefield, John C
2010 The English equivalents of Cantonese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Yue-Hashimoto, Anne Oi-Kan(余靄芹)
1972 Studies in Yue Dialects 1: Phonology of Canto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ang, Ling(張凌)
2014 Segmentless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in Cantonese: an experimental stud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35.2, 47–60.

Back to Issue
Academic Reflection:香港粵語與香港中文
Event: Celebrating the Year of the Rat, Art Museum
Event: Amazing Clay: The Ceramic Collection of the Art Museum
Event: Hong Kong Impressions
Event: CU Art Buddy 2020, Art Museum
Event: Embrace Art at Home, Art Museum
Event: “Heart to Heart Talks” Video Series, Art Museum
Event: Time Travel • Hong Kong, Art Museum
Event: “Made in Hong Kong” Online Talk, Art Museum
Event: “Study on Ancient Tai Po Culture i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Research Programme of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 Art Museum
Event:Gold for Glory: History, Communication, Craft, The Research Programme of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
Event: The Fourth Forum on University Chinese, T.T. Ng Chinese Language Research Centre
Event: Stephen C. Soong Translation Studies Memorial Awards 2019-2020, Research Centre for Translation
Event: On-line book launch "THE INCONVENIENT GENERATION ", Universities Service Centre for China Studies
New Publications
Event Highlight: The Sixth Inter-Regional Forum on Dialectal Grammar, T.T. Ng Chinese Language Research Centre
Event Highlight: Lecture Series of “Hong Kong Impressions”, Art Museum
Editorial Board Committee
 
Past Issues
Copyright 2025.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E-Newsletter is solely owned by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Institute accepts no liability for any loss or damage howsoever arising from
any use or misuse or reliance on any information in this E-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