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楠 (哈佛大學、北京大學)
恰逢香港中文大學建校55周年之際,參加與校近乎同齡的中國文化研究所「青年學者論壇」,是「幸甚至哉」的難得體驗。作為一塊「年輕」的人文研究陣地,文化研究所在內涵與運轉上 已實屬老練,而本次青年論壇的中心議題「百年五四」,早已在眾聲喧嘩的紀念浪潮中積澱成傳統。在「老」與「幼」的張力之中,本次青年論壇方凸顯了它優異的位置,尚處於成長期的青年 學者,跨越國族、專業、宗教、語言與時區,以百年前五四人物「同齡者」的身份,敢發異聲,善攖人心,再造生氣淋漓的「話語空間」。
此次論壇的諸多議題,不僅多關注歷史現場的青年形象,更有意考察五四社會與現代國家創生緊密關聯的「青年氛圍」。誠然,「五四」本身兼容著「老」與「幼」,跨越生理年齡與代際,這種文化氛圍的「青春特質」,同樣促成了本次論壇的師生齊聚,最大化地啟動了對話與合作的能量。本次青年論壇的創造力還在於,參會師生自覺而豐沛的問題意識,會議現場常是爭辯多於立論,疑問勝過斷言。實際上,這種問題意識源自與會青年清醒的危機感。作為1980-1990年代出生的人文學者,面對走過百年的悠悠五四,大概都會有這樣的自省:如何抵抗對五四歷史記憶及其精神遺產的遺忘?如何規避論述中的斷裂與暴力,不再輕易被托舉為符號的「五四」神話所徵召,同時亦不刻意回絕對「五四」遺產的有效參與?五四作為思想操練的磨刀石,其對話當下諸多問題的關節點又在何處?……如此種種皆意味著,當代青年學人註定要同百年前的五四/後五四青年一樣,在「哪裡走」的困惑、焦慮而非絕對清晰中展開研究。這需要創造的青年,也正是青年的創造。 嚴詩喆 (新加坡國立大學) 行程緊湊的三天會議,讓與會者跳出「纏鬥」研究課題的日常,收穫來自不同專業方向的洞見、啟發和提點。筆者的文章在近現代思想史的框架下考察知識分子在台灣的「五四」傳承與反思,通過會上討論和私下交流,獲得來自不同方向、視角的指正和啟發,希望藉此機會真誠致謝!首先感謝葉嘉教授的主持。葉教授的點評和建議,提示我注意「翻譯」這一面向,讓我重新思考「翻譯」作為知識分子自我建構的方法,在研究個案中的體現,以及回應「五四」議題的潛力。其次感謝我的論文點評人馮佳老師,參與討論的賴佩暄老師、李枝航博士、李剛博士等,還有私下交流、建議的王興老師、姜曉敏博士等。他們從概念界定、詞源考古、行文佈局、台灣研究、教育史視角等多重面向給我以啟發和提點,使我真切體會到學術分工與合作的密切關聯和深意所在。此外,感謝所有與會者的精彩報告和熱烈討論,正是每一篇文章的貢獻、由此形成的合力,為我們從更多元的面向、重塑一世紀前的「五四」,進一步打開研究的視野和思路,看到自己的專業方向與更大學術議題的相互關聯和對話潛力。
最後,衷心感謝會議主辦方統籌、組織這樣一場意義重大、成果豐富的青年學者論壇,特別感謝會議主席黎志添教授,感謝籌委老師們,以及促成這場盛會的所有工作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