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分享海外交流經驗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伊拉斯謨大學書院交流之旅(李敏瑄同學/歷史/三年級)

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是一所享負盛名的公立大學,於1973年成立,以荷蘭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思想家伊拉斯謨命名。伊拉斯謨大學書院是伊拉斯謨大學聯盟下一所新的博雅教育住宿學校,開設了商學及經濟學、人文、自然科學及社會與行為科學四個部門,專門教授對這些方面有興趣的學生,更奉行小班導修交流課的學習模式。

這所書院把一個學期細分為兩個部分:九月和十月是第一個部分,十一月和十二月為第二個,兩個部分之間有一個星期的假期。我們可以在每個部分選修兩至三門課,而作為交換生,我就各部分選了兩門課。這四門課都要求我們出席小班導修課:每星期在課上我們會預備及討論一個該星期講課的題目,然後大家回家讀相關的文本,在下一個星期的課上匯報和交流大家的看法。就是透過這種模式的課堂,我不但能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於同一議題的看法而拓闊我的視野,我更克服了以英語交流的恐懼。初時哪怕只是和當地人單對單對話,我也是有口難言,總覺得自己英語說不好,找不到適合的字句來表達自己,說到底便是自信不足。於是這導修課便慢慢幫助我突破自己的心理關口。猶記得第一次上導修課,三小時內我沒有參與半句討論,就這樣如坐針氈當個「聽眾」。事後我不斷責難自己,討厭自己的膽小,又怪自己浪費了在外國上課的機會。最後由於「逼」著要面對班上眾人講出自己的看法,更要討論、提問、回應等,我慢慢釋除了那無形的恐懼,試著說一點點一點點,然後慢慢便開始愈說愈自然,到最後的一次導修課,我更是主動當上了主持,主力回應大家的看法,又引導大家討論和發問。此外,我更是透過導修班才有機會認識其他同學,我們因這個課堂有更多話題,又因為課堂已打開了大家的話匣子,所以大家更合得來。

大概十一月起我便跟兩位分別來自荷蘭和土耳其的同學尤其熟絡,常常一起出入,一起做功課,一起參與派對等等。我們幾乎甚麼也會討論,從最初只是談課堂的內容,到後來交流三地的文化差異,互相教對方自己一些簡單的母語;再談到香港以至世界的時事,到後來更會交心,談及各自家庭和朋友的關係與內心的掙扎,總是談個不亦樂乎。

說起文化體驗,不能不提的是聖尼古拉節。聖尼古拉節是每年的十二月六日,荷蘭人會從前一晚的聖尼古拉之夜開始慶祝這相當於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聖誕節的節日。他們會到街上看聖尼古拉及他的隨從黑彼得的巡遊活動,亦會有大型宴會慶典,更會有派送禮物給小朋友的傳統。在這之前我從不知道原來聖尼古拉就是聖誕老人的原型!除了這歡樂場面令我大開眼界外,在我和一個當地朋友的對談中也了解到,原來這項傳統在近年一直備受爭議。傳說中黑彼得是摩爾人,傳統上扮演他的人總會以塗黑臉面的形象出現,而這外型設定與十八世紀的非洲黑奴買賣歷史很有關係。這活動涉及的種族歧視問題在荷蘭引起很大爭議和迴響,我乍聽之下也感覺到這位朋友不太熱衷於這項傳統活動,大抵是他們比較願意接納來自不同地方的人,而不希望再流傳這種帶有歧視成份的活動。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流之旅(楊思源同學/翻譯/三年級)

楊思源同學於2019–20學年上學期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流。有關她的分享,請參閱此頁的英文版本。
最後一個上課天,李敏瑄同學於伊拉斯謨大學書院正門前留影。
最後一個上課天,李敏瑄同學於伊拉斯謨大學書院正門前留影。
 
李同學與兩位當地認識的同學兼好友聚餐。
李同學與兩位當地認識的同學兼好友聚餐。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及古人類學博物館舉辦的大學迎新活動——「古羅馬服裝派對」,楊思源同學(左)和朋友合照。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學及古人類學博物館舉辦的大學迎新活動——「古羅馬服裝派對」,楊思源同學(左)和朋友合照。
 
楊同學(左)和舞伴在2019年普林斯頓標準舞比賽中合照。
楊同學(左)和舞伴在2019年普林斯頓標準舞比賽中合照。
 
楊同學(右)和義工活動的朋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央校園的「愛」(‘LOVE’) 字擺件前合照。
楊同學(右)和義工活動的朋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央校園的「愛」(‘LOVE’) 字擺件前合照。
 


回到今期
編者的話
捐贈 (由2020年4月18日至6月30日)
書院新成員(2020年4月18日至6月30日)
困境中的個人化照顧:體現小書院的親切融和特質
學生會
學生誠信誓章委員會
2020年畢業班同學分享
同學分享海外交流經驗
校友分享
舍監與宿生的小組聚會
第二十四期《敬文通訊》

過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