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由本研究計劃項目主任、文物館副館長許曉東教授主講,於2021年2月26日舉行。講座介紹清代粵海關的設立以及「廣州體制」的形成和解體,廣州、澳門、香港在清代海外貿易中扮演的角色,粵海關、行商、外商之間的關係和衝突,「廣州造」的興起及其貿易網絡,廣州十三行區中外人士日常素描等。這是本系列首場講座,線上參與者包括本地及境外,線上同一時間出席人數最高達90人。
講座系列(二)
「葡萄牙訂製瓷器與中歐海上貿易的發端」網上講座
講座由本研究計劃副研究員、文物館中國器物主任王冠宇博士主講,於2021年3月26日舉行。講座內容主要圍繞十五世紀以來,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各國船隊在皇室貴族的支持下,積極開拓未知世界與海上版圖,亦不斷東進,尋求更廣闊的資源與貿易機會。十六世紀早期,葡萄牙人率先到達中國,開啟中歐海上貿易黃金時代的序幕。
澳門開埠(1553)之前,葡萄牙人活躍於東南沿海一帶,與中國私商進行非法交易。這些非官方性質的航行及貿易細節,在文獻檔案的記載中語焉不詳,反而在作為出口商品的外銷瓷器上有跡可尋。本次報告選取當時貿易瓷器中的重要類型──葡萄牙訂製瓷器作為研究個案,通過對瓷器的主體圖案、裝飾元素及銘文內容的考訂,分析中葡貿易最早的參與者及其動因;根據瓷器的現存數量、形制及紋樣等特徵,探究其訂製及貿易模式;旨在以物補史,重構中歐海上貿易發端時期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經過首場講座的成功迴響,第二場承接首場的氣勢,線上同一時段參與人數更達125人。會後與會者踴躍發問及交流,氣氛熾熱。
講座系列(三)
「皇帝的禮物:清宮造辦處和廣東商貿網絡的交會」網上講座
講座由本研究計劃博士後研究員周穎菁博士主講,於2021年4月30日舉行。講座探討清代皇帝的收禮和送禮活動,廣貨和廣東地區所特有的國際貿易網絡影響甚鉅。清代宮廷是中國歷史上與西洋往來的高峰,盛清三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均透過粵海關、廣東十三行的洋商和兩廣的封疆大臣來獲取歐洲的資訊和舶來品,他們都是廣東地區有資格入貢的群體。皇帝除了自用外,並會在特殊場合將這些源自西洋的物品賞賜給臣下。廣東地區基於和西洋人直接貿易的優勢,發展出其獨特的藝品風格,廣貨不僅風靡西洋市場,亦受北京宮廷青睞。廣匠並常被網羅至造辦處當差,進而影響北京地區的工藝風格,晚清時宮廷活計甚有外包至廣東的作坊。
受益於廣東貿易的中西交流不單是純粹的商貿活動,許多時候並涉及宗教、皇帝個人的興趣偏好、廣東地方官員的態度。中法貿易便是濫觴於康熙皇帝和路易十四的禮物交換,同時牽涉羅馬教廷、法國宮廷、耶穌會傳教士、法國商人和廣東地方大員的複雜角力。這些群體間的碰撞形塑了十八世紀中法貿易的樣貌,此將會是文物館清代廣東貿易研究計劃的重點之一。
在講座系列好評如潮下,是次講座報名人數高達300人,參與人數亦有197人。大眾對皇室器物興趣濃厚,會後熱烈提問交流超過半小時。
講座系列(四)
「香港九龍聖山遺址的考古發現」網上講座
講座邀請本地最前線考古學家吳震霖先生主講,於2021年5月28日舉行。吳先生是資深的陶瓷專家,長期在本地進行大型田野考古工作。其中在港鐵沙中線有重要的考古發現。由於沙中線的建設,土瓜灣站(現已改名為宋皇臺站)共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發掘中發現了大量文物,主要是陶瓷碎片和錢幣。除了文物之外,也發現了一部分宋元時期遺蹟。
這些遺蹟的發現印證了當時人類活動的情況。這些發現為該地區及香港的歷史提供了實物材料,便利了將來對香港歷史的研究。吾土吾情,從是次的講座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古代文化。是次講座更獲香港電台邀請,在第一台《大學堂》節目中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