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 第四期
活動: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公開講座系列
 

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積極推動漢學交流活動,於9月至12月期間舉行三場公開講座。於9月28日邀得中山大學歷史系研究員謝曉輝,主講「正統之競爭:湘西土司地區的土王崇拜與土司宗族的創建」;11月21日由徐啟軒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助理教授)主講「從文明交流到國家外交:太平洋戰爭中的印度中國學院」;以及12月9日由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副教授及法國多學科佛教研究中心(CEIB)主任汲喆教授,主持「新興佛教運動與自反性全球化」公開講座,詳情
如下:

一、謝曉輝博士主講「正統之競爭:湘西土司地區的土王崇拜與土司宗族的創建」

謝曉輝博士早年於中山大學取得本科及碩士學位,後獲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歷史系研究員,曾在香港科技大學任研究助理教授等。其研究興趣為明清時期的西南邊疆與族群。主要著作為《重塑邊疆與國家建構:宋至清湘西開發中的制度、族類劃分與禮儀》(北京:三聯出版社,即將出版)及參與主編《邊陲社會與國家建構》(臺北:稻鄉出版社,2016年),另撰有論文多篇。

講座中,謝曉輝博士主要分享三個議題。其一,中國五十年代民族識別時有怎樣的機制;其二,是怎樣的機制讓土家族地區在晚清、民國時期成為漢人,並在50年代民族識別初期,被認定為漢與漢文化?最後,謝博士談到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土家地區的文化一統與多元?土家∕漢文化是如何整合、達成一致的?

二、徐啟軒教授主講「從文明交流到國家外交:太平洋戰爭中的印度中國學院」

徐啟軒教授現任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助理教授,中國近代史學者,專攻民國時期的革命政治、保守主義及文化動員,其英文書稿以「中國的保守革命,1927-1949」為題探討國民黨政權統治下的群眾動員、對無黨派知識分子的吸收及大亞洲主義等課題。現跟紐約市立大學沈丹森教授主持由蔣經國基金會贊助的「超越大亞洲主義的中印關係,1911-1949」研究項目。

徐啟軒教授通過印度中國學院的創立及其歷史,討論學院創建人譚雲山的文化政治及其超越國族國家的東方文化交流理想,詳細分析東方文明理想與現實外交之兩難,從而引出「文化問題」的政治性,並認為印度中國學院的例子顯示超越國族政治的願景被國家外交吸收,遭暫時挫敗。

三、汲喆教授主講「新興佛教運動與自反性全球化」

汲喆教授現任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國多學科佛教研究中心(CEIB)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漢傳佛教與社會變遷、宗教教育、宗教全球化以及宗教社會學理論。過去二十年間,他透過田野調查和文獻分析相結合的方式,考察了中國大陸佛教重建的動力、過程與後果,並主持了多個有關當代漢傳佛教的國際研究項目。2014年,他以對當代中國大陸佛教及政教關係的研究被選為法國大學研究院(IUF)青年院士。著有《宗教、現代性與時間性:當代禪宗的社會學》(法文),主編或合編有《現代中國的宗教、教育與政治》(英法文)、《現代中國之得道與成聖》(英文)、《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的兩次復興》(中文)。

汲喆教授在講座中指出1970-80年代開始,源自華人社會、自我認同為佛教的一些新興宗教團體逐步向外擴展,並在過去十幾年間,隨著華人移民的步伐形成了規模可觀的跨國網路。本次演講系統地考察了這一現象的歷史與特點,並將其納入到動態的全球化背景中加以理解。如果說早期的全球化是以西方向非西方擴張為特徵的話,那麼晚近的全球化則出現了方向性的翻轉。由非西方向西方的國際移民以及非西方宗教的全球傳播就是體現這一趨勢的兩種現象。這種翻轉不僅具有政治—經濟的意涵,更涉及到意識形態的分歧。就華人佛教而言,在全球的層面上,二十世紀上半葉占支配地位的世界主義和理性主義話語,正面臨著或隱或顯的民族主義和反智主義的挑戰。一些新興佛教運動的擴展策略就包含了這種矛盾。通過符號和儀式,它們在「全球社會」中勾勒出小共同體的文化邊界,建立了一種特殊主義的救贖秩序,同時又能借用「多元主義」、「傳統文化」等修辭應對全球化所蘊含的普遍主義壓力。這些運動體現了一種與「人間佛教」所代表的「西化」或「理性化」不同的全球化範式,正在重塑華人佛教與世界的關係。

返回
李歐梵教授訪談──我的中大歲月
活動:2016年第四次「午間雅聚」──「臺灣新電影與軟實力」(林松輝教授主講)
活動:2016年第五次「午間雅聚」──「形式與身份:民國初期中國的折衷建築」(何培斌教授主講)
活動: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公開講座系列
活動: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法國遠東學院香港中心、人類學系及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公開講座「想像吳哥:政冶、神話及考古」
活動:文物館「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展」精選講座系列
活動:文物館「合璧聯珠三──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開幕典禮、教育活動及公開講座系列
活動:文物館「深秋古琴雅集」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語言學講座及中心語詞序研討會」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與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合辦紀錄片放映會及導演座談會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經濟路在何方?」
最新出版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及亞太漢學中心 第十三屆國際研究生「當代中國」研討班 (2017年1月4至8日)
展覽:文物館「窯火天工: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歷代陶瓷展 」精選講座系列 (由2016年4月1日起)
展覽:文物館「合璧聯珠三──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 )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