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No.1
Academic Reflection:鐘聲、泉聲、詩聲:談抗戰時期以東普陀講寺為中心的香港文人活動

程中山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小引

唐柳宗元〈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遊河朔序〉云:「昔之桑門上首,好與賢士大夫遊。晉宋以來,有道林、道安、遠法師、休上人,其所與遊,則謝安石、王逸少、習鑿齒、謝靈運、鮑照之徒,皆時之選。」1 可見晉宋以來僧人與文人士大夫過從談佛論文之風氣盛行,於唐亦然。1930年代,茂峰和尚在香港荃灣千佛山創建東普陀講寺(下文簡稱「東普陀」),並與弟子了如和尚於弘法之餘,規劃三叠潭景觀,刻石詠詩,一時詩僧山水,蔚為名勝,更吸引韓文舉、岑學呂、楊雲史、楊千里、張一麐、趙百則、胡藻斌等詩人畫家雅集於此,覽觀潭水,參悟佛理,或詩或畫,佳作琳瑯,形成一個以東普陀為中心的文人群體,促進抗戰時期香港古典文學發展。
 
一、茂峰和尚與東普陀、三叠潭

(一)創建東普陀,弘法香港
茂峰和尚(1888–1964),法名仁山,號顯妙;俗姓李,廣西博白人(圖1)。1915年出家於廣西廉州鰲魚寺,後入肇慶慶雲寺修行,訂交筏可、融秋等同道,並偕往江蘇寶華山慧居寺受戒研經。1921年,赴寧波觀宗寺從諦閑和尚研習天台宗。1924年冬,茂峰應邀赴台灣基隆靈泉寺開講天台宗、《法華經》等,旋往新竹主持新建的開善寺。1927年春,茂峰回國為其師諦閑賀壽,路經港,旅港賴際熙、潘達微、梁廣照、張蓮覺、杜其章等居士聯署邀請講經,2 乃駐錫上環摩囉廟後街法源堂,講授群經,並一度赴廣州弘法。未幾,開善寺催促返台,港中居士亦殷切挽留,故頻年往返港台之間。
 
1929年初,茂峰在港島利園戲台公開講授《心經》,一時善信滿座,追隨皈依者不少(圖2)。是年茂峰遊荃灣老圍,以此地「北枕大帽山,南臨青衣島,東為城門谷,右瞰汲水門」,3 海天遼闊,澗壑幽靜,適宜建立道場弘法,於是發起建寺之倡議。旋得粵港士紳斥資購買老圍千石山土地,1931年開始鳩工建築。茂峰弘法台灣數年間,先後獲日本大正天皇御賜金燦五衣及昭和六年(1931)東京曹洞宗頒發黃緞弘法布袋,隨着「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日局勢緊張,茂峰決心離台,遂於1932年2月從基隆返港。4 1932年秋,茂峰監督新寺主殿圓通寶殿建築。1933年,新寺基建大致完成,準備開光,茂峰乃定寺名為「東普陀」,以誌其昔年遊浙江舟山普陀山禮拜觀音之因緣,並區別於廈門之南普陀寺,欲建為廣東之普陀山觀音道場。茂峰同時邀得名流賴際熙題寺名,又訂購大量佛像、鐘鼎、鑊鑪、經書等寺院運作物資,並改千石山為千佛山。1933年9月,東普陀正式開光。由於寺院略具規模,且有名法師茂峰擔任開山主持,加上位於荃灣,與大嶼山寶蓮禪寺、屯門青山寺比較,更接近港九市區,交通便利,所以成立初期,已有文士來遊賦詩,如1935年任職培正中學的蔡雨村(語邨)遊寺後,即作〈乙亥深秋隨家君朝千佛山,歸成二十八字,即呈茂峰上人法正〉詩:

千佛山前遠海清,普陀寺裏佛燈明。
高山合是高僧住,入定安禪見性成。6

蔡詩詠寫千佛山望海,氣象宏遠,佛燈炯明,清靜自然,詩末頌茂峰入定安禪之態。茂峰亦能詩文,早在弘法台灣時已是一位著名詩僧,其曾於靈泉寺詩會賦詠鄭成功生日云:「鄭成功業記開台,賢子賢孫嗣續來。今日幸逢維嶽慶,試拈妙偈與君裁。」即席成詩,技驚四座。7 1934年弘法陽江,更與當地文士馮鶴友唱和,有〈依原韻答馮居士鶴友七律二首並序〉,其一云:「佛會仙源兜率天,鼉江居士慕談玄。高明証人真三昧,善信皈依應宿緣。四相咸虛成聖果,一塵不染即金仙。余今宣說靈光義,幸喜諸賢悟上禪。」8 可見其唱和應酬之七律,結構對仗,自然工整,情意亦多及佛理。
 
除了蔡雨村外,韓文舉(1864–1944)更是早期在東普陀活動頻繁的文人。韓氏字樹園,廣東番禺人。康有為弟子,長於詩文,曾參與戊戌變法運動,後流亡日本。民初,曾任廣州南強公學校長。1930年代,韓氏隱居九龍深水埗,日過荃灣,與茂峰過從,或居寺中,屢有詩紀事,如〈再遊荃灣東普陀寺贈茂峰主持〉四首,其一:「大盜不聞道,偏由小盜聞。如何普陀寺,我與大師親。」其二:「喋喋厭人說,偏與和尚談。來遊普陀寺,天地人共三。」9 寫與茂峰交遊,友情篤好,相對終日,清寂自得。又如〈東普陀寺台中夜坐〉云:

高台鄰近野人家,寂寞何堪世語譁。
夜吠數聲孤寺犬,春囂三月淺塘蛙。
山光水色為誰相,鼓響鐘和任自他。
我亦有心同禮佛,未知能補一僧伽。10

韓詩寫夜坐寺中,清幽寧靜,漫聽寺犬塘蛙鳴叫,感悟人間色相皆空,禪心自得,詩末猶見其欲遁入佛門之意。韓氏又曾為東普陀題「歇心亭」及「妙法起信」匾額。
 
(二)規劃三叠潭,佛化景觀
茂峰為了吸引更多善信來寺參拜,乃購置寺旁古坑村大小坑山澗及田地,以為清遊參禪之資。大小坑山澗,松榕鬱綠,巖石崔巍,山泉隨澗勢激流而下,匯為三個自然水潭。茂峰以其頗類南昌廬山名勝三叠泉,於是命名為「三叠潭」(一作「三叠泉」)。11 為使潭水更具靈氣,茂峰遂伐木清澗,焚滌污穢,並運用豐富想像力為三叠潭命名及賦詩三首,以形象化、佛化山澗景觀。第一潭命名為「英雄泉(潭)」,詩云:

英雄鎮守首名泉,大小靈龜上下灘。
羅漢達摩觀自在,岩前甘露灑頭關。12

第一潭為三潭中地勢最低,命名為「英雄泉」,以寓英雄鎮守最前方之意。澗潭奇石高低不平,仿如靈龜臨灘,潭上有兩塊巨石相連,各命名為「觀音岩」、「英雄石」,茂峰親書「英雄石」、「三叠潭」刻於石上(圖3)。潭上又有「羅漢石」、「達摩石」等,明顯用佛教僧人菩薩形象賦予潭石之佛禪意味。

第二潭為「赤礕泉(潭)」,詩云:

鴛鴦產卵二仙台,赤礕飛雄﹝鴻﹞戲海來。
大小蠄蜍猴與象,釣魚台座那時開。

第二潭位居山澗中游(即今香海慈航寺院側),有澗石似鴛鴦、赤礕、飛鴻、蠄蜍、靈猴、大象、太公釣魚等,比喻甚為生動(圖4)。

第三潭為「珍珠泉(潭)」,詩云:

佛聲潭目又珍珠,望月猴王和合機﹝磯﹞。
龍吐石樑珠瑞應,八仙台鳥觀音奇。

第三潭地勢最高(潭今已毀,原址即今西方寺),泉流最長,灘石繁多,水聲響亮,仿若佛聲,故名「佛聲潭」,又水綠如珠,亦名「珍珠潭」。潭石或似猴王望月、飛龍吐珠、觀音等,形象各異,頗具特色。除了三叠潭外,東普陀附近城門谷的銀禧水塘(今稱城門水塘)也於1935年落成,塘水清澈,山色蒼翠,風景優美,與寺潭遙遙輝映,茂峰乃作〈總讚三叠潭〉云:

華國粵東香港中,荃灣勝境出英雄。
普陀名剎山千佛,銀禧水塘三叠同。13

據此可知,茂峰明察荃灣景觀分布特點,將東普陀、三叠潭、銀禧水塘三景聯成一體,構建一處以名寺、名潭、名塘三者合一的佛教叢林勝地,以供信徒前來參拜。其中,東普陀、三叠潭毗鄰相接,寺潭並美,相輔相成,成為荃灣主要名勝,吸引大量港人爭來遊覽,文人墨客也賦詩詠寫,旅行家黃佩佳(1906–1943後)〈香港新界百詠〉曾詠云:

留人喜有潭三叠,進食爭趨石一頭。
為問米顛誰得似,茂峰題字亦千秋。14

黃詩首句指三叠潭美景成功「留人」駐足流連,醉心遊覽,其自注潭側「築有石桌石凳,側可為廚,最宜野餐」,可見茂峰細心營構景區,增設石桌石櫈,方便遊人野餐休憩之用。詩末提及茂峰刻潭名其上,美化景觀。時人陳尚志(字倚雲)〈荃灣東普陀寺重遊〉詩更流露對寺潭風景之無限眷戀:

杲杲清晨作舊遊,普陀美景不勝收。
山光水色渾如昨,氣爽天高又一秋。
精舍再來仍茹素,飛泉三叠樂臨流。
兩番風雨逢何巧,為愛林巒晚尚留。15

陳氏雖是雨中重遊,但仍然深愛荃灣山水美景,終日流連不去。由是可見,茂峰規劃三叠潭為東普陀叢林景點,目光深遠,寺潭後來一直成為港人郊外旅行之熱門地點,直至1970年代後荃灣城市急促發展,三叠潭才日漸荒蕪了。
 
二、了如和尚及名流文士與東普陀詩畫創作風氣

(一)了如剃度出家,活動文壇
1934年,茂峰招收新會梁玄燕(生卒年不詳)為弟子(圖5),並頒其法名為「了如」,了如長於詩文及社交酬酢,對推動文人遊寺發揮很大作用。了如祝髮前,原從事新聞工作,據黃佩佳《新界風土名勝大觀》介紹,了如與梁啟超同鄉,曾於上海、廣州、香港擔任記者編輯多年,工於詩歌,1934年秋出家時,年才三十許。16 確實如此,了如曾作〈書感〉四首抒懷客港情懷,其二前四句云:「到處炎涼恨滿腔,頻年溷跡在香江。已經閱世年五六,不濫交人眼一雙。」17 詩中「已經閱世年五六」一句,則知時年三十的了如,感慨世態炎涼,怨恨滿腔,此當為其出家之原因。然而,了如出家後仍日與香港名流詩歌唱和,加上新寺初期茂峰忙於擴建殿堂及升壇講經,無暇兼顧文藝應酬,故多由了如代辦,1935年有〈乙亥冬月十八,偕叔重、朗之、檢芳、恨生、蘊華過宋皇台,即席聯句於西鄉園紫藤花下〉兩首,其一云:「山僧踏入野人家(了如),念正何傷伴鬢華(檢芳)。守戒偏逢坡老在(朗之),虎溪重與寫桑麻(叔重 )。」18 了如以僧人身份與港中文士聯句,這在當時香港文壇甚為罕見。

1936年2月了如北上雲遊,19 1938年後武漢失守,遂南返香港,重與文士過從。當時名流過寺,了如必捧硯乞求詩畫墨寶,以留紀念,如黃慈博(一名慈溪)有〈遊東普陀寺贈了如和尚〉、黃詠雩有〈過東普陀寺請了如法師印可〉詩等,即可見一斑。1940年王柏齡(1889–1942)將軍遊寺,了如即索詩,王氏作〈民國廿九年季春,宿東普陀,賦此應了如上人慧囑〉以應云:「閒來訪問到僧家,石火光中閱歲華。兵馬大千難下足,一聲鐘磬覺天涯。」20 可見鐘聲、磬聲驚醒將軍客遊之夢,家國愁懷頓即湧上心頭。

抗戰期間,了如積極投入抗日宣傳活動,曾走訪寓居九龍柯士甸道之南社社長柳亞子(1887–1958),柳氏作〈釋了如來談,自言其俗家姓名為梁興漢,蓋任公先生之猶子也,又述平生革命經歷甚詳,賦贈一首〉。21 柳氏所記了如俗名及生平,與黃佩佳略有不同,孰是孰非,待考。了如其時又與柳亞子、許地山、陳君葆、馬季明等組織「新文字學會」,可見其雖然已剃度出家,但仍心存救國及提倡傳統文化之情懷。
 
(二)岑學呂隱居老圍,談文論佛
除了茂峰、了如兩位詩僧外,隱居老圍的政客文人岑學呂(1882–1963),生平與東普陀關係密切,對凝聚文人遊寺貢獻頗大。

岑學呂,字伯榘(一作伯矩),號師尚,廣東順德人。清末居港辦報,提倡革命。民初,歷任廣東地方縣長,後北上任職北洋政府,1920年代初曾入張學良將軍幕府等。1936年8月,廣東省政府主席黃慕松聘為省府委員及秘書長,次年3月黃氏病卒,岑氏代理主席一月,旋辭職。同年卜居老圍,構築「師尚山堂」,隱居種田自足,詩文自娛。

岑氏為虔誠佛教信徒,皈依虛雲和尚,道號寬賢,平素精研佛學,因寓所鄰近東普陀,故與茂峰一見訂交,談佛論世,無日無之。茂峰信任岑氏,故屢請協助處理寺務(圖6)。岑氏為寺鐫刻「東普陀觀世音之寶印」、「東普陀佛法僧弎寶印」、「東普陀西方弎聖寶印」、「方丈之印」數方,以便鈐印之用,甚至代求名印人鄧爾雅為寺刻印, 表現盡心盡力。岑氏也時常參與寺中各種活動,1938年浴佛節,岑氏與居士名流陳靜濤禮佛結緣,故書「一樓鐘聽三生石,百鳥花銜千佛山」一聯紀事;1939年觀音誕,寺設五觀堂,岑氏為書匾額「五觀堂」、「當思來處」及「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一聯,以上諸聯額仍懸寺中。岑氏也曾賦詩詠寫當時隱逸耽佛之心境:

秋風秋雨正淒淒,鄰寺鐘鳴雞又啼。
透出音塵觀自在,妄心無處即菩提。22

岑氏寓近寺院,聽慣雞聲鐘聲風雨聲,欲忘世塵,表現其餘生隱居參禪之願。由於岑氏與茂峰終日論佛談文,形影不離,1939年冬鄧寄芳作〈柬岑公伯矩並呈茂峰老法師〉以頌讚二人云:「入山訪友禮頭陀,世變於今感正多。不謂茂峰逢伯矩,儼然佛印與東坡。」23 鄧氏別出心裁,借北宋蘇軾與佛印禪師之交遊以寓岑氏與茂峰之過從,古今輝映,貼切有趣。

岑學呂縱橫政界文壇多年,交遊廣闊,故居港文友常來拜訪,岑氏每攜同遊東普陀,而政客文士遊寺,岑氏亦多陪茂峰應接過從,如黃詠雩〈黃慈溪、李吹萬、曾彼庵同過東普陀寺,僧茂峰、了如設齋,岑師尚來會,輒聆禪奧,歸途成此〉,記述黃詠雩與黃慈博、李吹萬(名洸)、曾彼庵等詩人遊寺,岑氏即來赴會,詩酒酬酢,日無虛之,故岑氏曾以「火車上的木蝨」自嘲其詩酒奉陪末座之形象,24 這也反映其對推動文人在寺潭活動扮演重要角色。

(三)楊雲史山水紀遊詩

1937年,抗戰軍興,大量文人如楊雲史(圖7)、張一麐、楊千里等南來香港避難,這些客港文人為遣家國愁懷,多往東普陀遊玩,並留下不少紀遊之詩。其中,1938年著名詩人楊雲史(1875–1941)自北京逃至香港,淹留三年間,常來遊寺,寫下不少與茂峰、了如、岑學呂交遊之詩,為東普陀人文氣息增添幾分色彩。

楊雲史(名圻),江蘇常熟人;清末舉人,曾任清朝駐新加坡領事書記,入民國後曾任吳佩孚、張學良秘書。楊氏以詩鳴世,宗尚盛唐,其《江山萬里樓詩詞鈔》譽滿詩壇。楊氏初至東普陀,得到茂峰、了如熱情招待,乃作〈遊荃灣東普陀寺,茂峰、了如二上人留齋,賦詩留壁〉紀事:

柴米山中事,今知僧可嗟。
乞詩因供佛,避世竟辭家。
四壁峰如綉,孤村屋在花。
維摩本無我,不必問袈裟。25

楊詩詠寫千佛山峰巒如綉,荃灣鄉村幽美,茂峰、了如師徒設齋款待,深感愉悅,故賦詩題壁以謝。楊詩著筆簡煉,寫景自然,敘事動人,情感真摯。楊氏之遊寺,驚動岑學呂來會,蓋二人先後入張學良幕府,所以一見如故,傾蓋相得,楊氏乃作〈遊荃灣東普陀寺逢岑伯榘〉紀事:

班荊滄海曲,道故一長嗟。
六合得無淚,孤村自發花。
逢人皆我友,到寺即僧家。
羨子能真隱,誅茅約種瓜。26

楊詩以「班荊道故」典故敘寫奇遇岑學呂於寺中,遂乃感慨家國,詩末流露欲與岑氏偕隱種瓜之意。自此,楊岑二人往來密切,常寄詩以懷。

其後,楊雲史也屢向友人推薦荃灣勝景,時偕訪寺,友人棲霞山人曾即席賦七古云:

我來禮佛千佛山,千佛山在群峰間。
雲霞明滅或可睹,千磴躊躅勞躋攀。
萬法如來不可說,拈花一笑我心閒。
白雲流水杳然去,海水蒼茫灣復灣。27

棲霞山人詩借用李白詩句,落筆豪邁,風格飄逸,寫出宏偉浩渺的千佛山風景,而禮佛其中,拈花微笑,禪意深濃,物我相忘,連楊氏見此詩後也迴避三舍,不敢和作。

楊氏另有〈立秋前夕遊千佛山,山中阻雨,夜宿梅園山房,聽泉聽雨,竟夕有聲〉云:

窗靜飛蛾密,堂空畫燭明。
千峰連雨氣,終夜是泉聲。
宇宙身何住,溪山夢自清。
寺鐘驚早起,初日喜新晴。28

楊氏夜宿寺旁梅園,空堂明燭,雨氣透戶,泉聲伴寐,鐘聲催曉,別具滋味,故賦詩抒懷,突出雨夜山居之渾妙境界。楊氏五律往往學盛唐山水風格,喜寫景,故好句迭起,如「人影水邊石,鳥啼花裏山」、「眾山春欲醒,幽鳥午無聲」、「早蟬諸島曙,高鳥一峰晴」等,29 頗堪咀嚼。楊氏亦曾作〈游三叠泉〉云:「泉石相鳴松色寒,人來水底上峰巒。詩中倘有王摩詰,留與山僧當畫看。」30楊詩刻劃泉聲幽鳴、石澗雄駿之景如畫圖一般,難怪詩人自喻為詩佛王維,以詩贈僧,別有情味。

(四)張一麐與茂峰詩禪過從

另外,有不少國民政府黨政軍人物遊寺賦詩,也為東普陀增添許多光彩(圖8)。1939年12月10日,港商湯國貞偕同黨政聞人王曉籟(中央振濟委員會常委)、張一麐(國民參政會參政員)、楊千里(曾任監察院秘書),畫家胡藻斌等訪謁茂峰,虔踵經壇,31 禮佛習禪,以遣家國離愁。張一麐(1867–1943),字仲仁,江蘇吳縣人,曾任職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並以組織「老子軍」抗日著名。其遊寺時即席作〈己卯冬日至普陀千佛山,攝景于三叠泉,得四絕句,留題〉紀遊云 (圖9):

普陀曾禮印師龕,千佛山還陟泲南。
三叠匡廬泉再見,萬方多難一禪參。
魔多無法向人說,世亂將心與汝安。
惟有原泉常不息,英雄石上蹔盤桓。
佛性能從狗子尋,靦然人面乃狼心。
要降三島修羅道,來聽生公說法音。
曾著袈裟禮法王,每逢佳處覓禪房。
何時歷盡塵塵劫,來向參寥上佛香。32

張氏在家國萬方多難之際,與友人訪寺參禪,登上英雄石,瀏覽潭水風光,如處身廬山三叠泉,身心愉悅,反映寺院山水頗能慰藉心靈,舒解精神;其詩或說佛理,或感家國,或記遊蹤,無不呈現對寺潭之熱愛。張氏更邀請茂峰一併禪坐潭上合影留念(圖10),33 詩中「來聽生公說法音」、「來向參寥上佛香」二句,即表現欲隨茂峰修佛之意。
 
(五)胡藻斌與群賢詩畫題贈
與湯國貞、張一麐同遊的尚有著名畫家胡藻斌(1887–1942),胡氏為廣東順德人,少時留學日本,專攻美術,歸國後創立如是美術學校授徒,一度從軍宣傳北伐等。胡氏所畫各體花鳥、走獸、人物俱工,尤以畫虎鳴世,特別是抗戰期間,積極畫虎以激勵軍民抗日士氣。此次遊寺,胡氏亦即席畫虎,虎相勇猛無比,同遊歎為觀止(圖11)。後來岑學呂聞風來會,並邀眾人往寓所師尚山堂繼續論詩談畫,岑氏更出趙百則(廣東順德人)所畫雙牛圖邀諸人題詠,楊千里(1882–1958,名天冀,江蘇吳縣人)即席題云:

劫隙相逢爾許愁,有山歸隱便歸休。
已憐人倦花聰馬,翻羨僧來水牯牛。
紙帳梅花同冷淡,木魚經卷自綢繆。
畫師亦解沈綿意,老樹荒邱天地悠。34

楊詩詠寫僧牛自得,突顯其旅懷苦倦之情。趙百則也是活動於東普陀的畫家,曾應了如畫千佛山,畫中山水淡雅,自然可喜,岑氏題詩云:「一間禪院一叢林,一角山青一水深。一個人行一字路,萬緣何事苦尋侵。」(圖12)35 岑詩妙用數字,詠寫山水禪理,渾然天成。胡藻斌於雅集後,遍邀文友為其題畫,岑氏〈題胡藻斌畫虎〉云:

颷風怒挾沙石走,木葉亂飛千山吼。
黃塵慘淡天為昏,群飛百獸空林藪。
空中湧出黃錦雲,神威赫赫稱山君。
衝突咆哮誰能群,迷其識者飛將軍。
爪牙符節垂青史,變化相生翔龍起。
胡生粉本有異傳,萬里風雲來筆底。
吁嗟乎虎頭食肉今何多,狐鼠縱橫可奈何。
願君驅策虎賁三千士,為我洗甲傾天河。36

岑詩以七古歌行體出之,意象雄壯,音節迭宕,情感奔放,寄託深遠,詠寫猛虎出山,風雲色變,百獸群飛。詩末帶出國難當前,掌虎符者多不作為,故寄望胡氏多畫虎,激勵軍民抗日士氣,以取得最後勝利。胡藻斌時任教知用中學美術科,經常帶領學生前來三叠潭寫生,並曾應了如之請即席畫虎(圖13),其自識謂「己卯初冬,了如法師屬畫,時偕女弟子四十餘人游荃灣過千佛東普陀寺」,並自題七律:

自入叢林歲月長,數椽蕭宇插穹蒼。
一真湛湛三乘透,五蘊空空萬慮忘。
鉢底降龍時溢水,圈中伏虎晝焚香。
渾然失卻人間事,一點禪心自秘藏。37

胡氏自畫伏虎贈了如,詩則寫出寺僧山居幽靜,妙悟五蘊,萬慮皆空,虎亦伏臥,氣馴自在,相對無言,禪意盎然。了如也為胡氏題畫,曾作〈題胡藻斌畫火燒屋圖〉云:「三界無安佛說頻,護生悲念語尤親。如今忽縱無明火,問汝何心造苦因。」38 了如詩自是睹圖悲憐劫火殘生,其自注「橫覽中原,無非火宅」,更突顯胡氏畫憂國、大慈大悲之心。

1940年春,十五位旅港名流文士雅集東普陀,談論佛禪,切磋詩畫,場面熱鬧,茂峰乃刻與會文士之名於三叠潭(圖14),以誌盛會:

民國庚辰三月,韓文舉、張一麐、楊圻、楊天冀、岑學呂、黃佛頤、李鳳公、卓宣讌、曾靖侯、陳子皋、陳公哲、岑雲起、湯國貞、胡藻斌、鄧文炳同遊。茂峰鎸石。

名單中除了楊雲史、韓文舉、張一麐、楊千里、胡藻斌等已於上文介紹外,其餘曾靖侯、湯國貞、鄧文炳為香港商人墨客,李鳳公與胡藻斌同為嶺南畫家,岑雲起為岑學呂之子,陳子皋(一作志皋)為南社社員,黃佛頤即粵港名士黃慈博,陳公哲為藝術家,書法、攝影尤所擅長;卓宣讌,待考。茂峰刻石紀念雅集盛事,為百年香港文壇絕無僅有之舉,表現僧人對文士之崇敬,更為三叠潭、東普陀帶來長遠及濃厚的人文氛圍,至今猶傳為佳話。其中胡藻斌乘雅集之便,遍邀群賢為其題畫,楊雲史後來作〈藻斌兄屬題出山猛虎〉:「氣骨交秋勁,聲音在谷豪。深藏威自重,月小更山高。」39 該詩寫出胡氏所畫夜虎出山,聲吼山谷,兇猛無比。楊氏另有〈題藻斌畫伏虎〉、〈題胡藻斌畫虎歌〉、〈題胡藻斌畫牛詩〉,而張一麐則為胡氏畫梅,俱可見朋輩應酬,詩畫題詠,不亦樂乎。

胡藻斌也為了如造像,孫仲瑛(1883–1953)作〈題了如和尚法像〉云:「惟慈能大勇,為勇卻塵障。本此清淨身,來現慈悲相。」孫詩五絕,拙樸深刻,頌讚了如慈悲為懷之形象。楊雲史亦作〈胡藻斌為了如和尚畫象敬題〉二詩云:

黃梅衣法溯傳燈,東粵開山肇慧能。
莫道嶺南無佛性,風幡兩靜有詩僧。
洗鉢空岑汲澗泉,海山深處証詩禪。
丹青分付王摩詰,留與他年拜閬仙。40

楊詩其一歌頌了如不但承傳嶺南禪宗傳統,而且更以能詩稱譽文壇,倍增敬意;其二則寫與了如於海山深處結下詩禪因緣,並以唐詩人王維喻胡藻斌,以唐詩僧賈島(閬仙)喻了如,如此畫家、僧人、詩家、山水因緣聚合,繪畫題詩參禪,反映抗戰期間東普陀文風昌盛之特色。
 
結語
1941年12月8日日軍侵港,25日香港淪陷。由於香港時局動盪,所以這些文人政客也紛紛潛渡內地,星散各處;楊雲史更早在是年7月已病卒。淪陷之初,茂峰、了如師徒及岑學呂堅守東普陀,保護入寺之難民婦孺;時局稍定後,岑氏也攜眷下山內渡粵北,了如後亦轉赴澳門,41 從此不返香港。胡藻斌內渡後,旋遭友人出賣行蹤,被日軍施毒針而亡。42 淪陷三年零八個月間,東普陀依然暮鼓晨鐘,三叠潭依舊泉聲潺潺,而當年在這裏吟詩繪畫的文人一去不返,寺中也只有茂峰一人與日人周旋到底。抗戰勝利後,岑學呂返回老圍,重與茂峰過從,並繼續與居港文士遊寺覽潭,詩文唱和,直至1960年代去世為止。


注釋
  1. ﹝唐﹞柳宗元著,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頁1667。
  2. 了如:〈香港佛教史略〉,載武昌海潮音社編:《海潮音》,第18卷第6號(1937年6月),頁44。
  3. 了一等口述,岑學呂記:《茂峰法師事略》,重印本(香港:東普陀講寺,2009),頁10。
  4. 茂峰和尚之中華民國護照,載羅永強主編:《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香港:東普陀講寺,2018),頁29。
  5. 以上茂峰生平事迹,參了如:〈茂峰老法師傳略〉,載漢口佛教正信會宣化團編:《正信週刊》,第9卷第40期(1937年4月),頁3–4;《茂峰法師事略》。
  6. 稿載《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66。
  7. 轉引自《茂峰法師事略》,頁21–22。
  8. 原載《兩陽商民日報》,轉引自《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66。
  9. 韓文舉:《韓樹園先生遺詩》(香港刊本,1948),頁26a。
  10. 韓文舉:《韓樹園先生遺詩》,頁24a。
  11. 1968年陳步煒〈千佛山東普陀講寺碑〉載:「[茂峰]上人改千石山之為千佛山,方志之所未收也。上人之命三叠潭名也,知他日必能增遊覽之勝概。節食縮衣,貿環潭上之田,以葆其風景,且力排眾議謂無東普陀寺不足以成三叠潭之勝,無三叠潭不足以彰東普陀之盛,合則雙美,離之則兩傷,以今日驗諸而益信。」〈千佛山東普陀講寺碑〉,今立東普陀講寺內。
  12. 三首作品,俱載《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85。
  13. 13 《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86。
  14. 原載《南強日報》(香港),1938年6月1日;今載黃佩佳著,沈思編校:《香港本地風光‧附新界百詠》(香港:商務印書館,2017),頁302。
  15. 陳尚志:《弘毅齋游草》(香港刊本,1954),頁12b。
  16. 黃佩佳著,沈思編校:《新界風土名勝大觀》(香港:商務印書館,2016),頁243。
  17. 了如:〈書感〉,《正信週刊》,第9卷第38期(1937年4月),頁4。
  18. 轉引自《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87。
  19. 參〈東普陀寺千佛閣〉,《香港工商日報》,1936年2月17日。
  20. 稿藏東普陀講寺,亦載《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88。
  21. 柳亞子:《磨劍室詩詞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頁953。
  22. 轉引自蘇志勤:〈東普陀寺遊記〉,《民鋒半月刊》,1940年第3期,頁24。
  23. 稿載《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89。
  24. 易君左〈浮生半日閒〉記述:「恰巧遇着老詩人岑學侶(伯榘)先生立疎竹外,倚杖看斜陽,便請他參加酒會。岑老是常居東普陀的。他很風趣,笑着說,我的綽號叫做『火車上的木蝨』。此話怎講?就是專吃來往的客人。凡是遊東普陀的,我幾乎都叨擾一餐奉陪末座了。」載《海角天涯十八年》(台北:大明王氏出版有限公司,1982),頁150。
  25. 楊雲史著,程中山編:《江山萬里樓詩詞鈔續編》(香港:匯智出版社,2012),頁281。
  26. 《江山萬里樓詩詞鈔續編》,頁262。
  27. 棲霞山人〈憶詩人楊雲史〉云:「予等追隨先生杖履,無處不遊。一日至千佛寺,……先生笑曰:『崔顥題詩,太白擱筆,今日當讓汝一頭地矣。』遂竟不復作。」《中日文化》,第1卷第5期(1941年9月),頁144。
  28. 《江山萬里樓詩詞鈔續編》,頁327。
  29. 句出〈山中曉起〉、〈遊千佛山〉,載《江山萬里樓詩詞鈔續編》,頁328、309。
  30. 《江山萬里樓詩詞鈔續編》,頁310。
  31. 湯國貞:〈致茂峰、了如法師函〉(1939年11月30日),載《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81。
  32. 張詩原稿,今藏東普陀講寺內。
  33. 〈東普陀講寺歷年大事年表〉於1939年記載云:「民國名人張一麐與茂峰上人遊後山溪瀑,認其似廬山三叠潭,由是上人即以三叠潭名其泉,日後東普陀與三叠潭名聲互相輝映。」文側附茂峰與張氏於三叠潭合照,照片有〈荃灣三叠潭命名之沿革〉手稿:「茂峰老法師與張一麐老居士同攝於古坑村大坑溪上,當時張老居士以此溪水酷肖廬山三叠 潭,由是老法師改用今名也。張乃浙江名孝廉,入民國後參贊黨國,而尤以抗日時為最力,世人呼之為『老少年』者,即此老也。」文載《寺門八十慶一心──東普陀講寺成立八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東普陀講寺,2013),頁45。又《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之〈荃灣東普陀講寺大事年表〉,沿襲此說。按:早在張氏1939年遊寺之前,三叠潭之名已盛行港中,如1937年12月7 日《香港華字日報》有「南華游藝部旅行決改赴三叠潭」報道,即可一證。故此三叠潭命名與張一麐無關,特此辨正。
  34. 蘇志勤:〈東普陀寺遊記〉,頁24–25。
  35. 稿藏東普陀講寺。
  36. 岑學呂:《岑學呂詩略 ‧ 憶得集》(順德:耀昌鉛印本,1948),頁26b。
  37. 稿藏東普陀講寺。
  38. 《覺音》,第26期(1941年6月30日),頁31。
  39. 稿載伍惠珍、胡始康編:《胡藻斌畫集》(香港:文美設計製作,1986),頁41。
  40. 孫詩、楊詩俱載《覺音》,第26期,頁31–32。
  41. 柳亞子〈贈巨贊上人〉自注:「往識了如上人於香港,頃聞主講濠鏡瑜伽佛學院。」載《磨劍室詩詞集》,頁1015。端木蕻良〈孤猿叫雪〉追憶香港淪陷後曾於澳門遇見了如,載端木蕻良:《端木蕻良近作》(廣州:花城出版社,1983),頁171。
  42. 鄭春霆:〈胡藻斌傳略〉,轉引自《胡藻斌畫集》,頁首。
Back to Issue
東普陀講寺
圖1 1939年葉因泉為茂峰和尚造像 (羅永強主編:《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香港:東普陀講寺,2018〕,頁80 )
圖2 1929年茂峰法師講經於銅鑼灣利園 (《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37)
圖3 三叠潭英雄石(筆者攝)
圖4 三叠潭 (第二潭、赤礕泉) (筆者攝)
圖5 茂峰和尚 (中)、了如和尚 (右) 合影於東普陀(《寺門八十慶一心──東普陀講寺成立八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東普陀講寺,2013〕,頁44)
圖6 茂峰和尚 (中)、岑學呂 (右) 合影於東普陀 (《香港東普陀講寺建寺六十週年紀念特刊》〔香港:東普陀講寺,1993〕,頁60)
圖7 楊雲史65歲攝於香港 (楊雲史著,程中山編:《江山萬里樓詩詞鈔續編》〔香港:匯智出版社,2012〕,封底)
圖8 湯國貞〈致茂峰、了如法師函〉 (1939年11月30日)(《茂峰長老慈悲王搜稿》,頁81)
圖9 張一麐遊三叠潭詩
圖10 張一麐 (左)、茂峰和尚 (右)禪坐三叠潭合照 (《寺門八十慶一心──東普陀講寺成立八十週年紀念特刊》,頁45)
圖11 1939年胡藻斌伉儷三叠潭合照 (伍惠珍、胡始康編:《胡藻斌畫集》〔香港:文美設計製作,1986〕,頁101)
圖12 趙百則應了如畫千佛山
圖13 胡藻斌應了如畫虎
圖14 1940年茂峰刻雅集文士之名於三叠潭(筆者攝)
Academic Reflection:鐘聲、泉聲、詩聲:談抗戰時期以東普陀講寺為中心的香港文人活動
News: Colleague Retirement
Event: Research Programme for Lingnan Cultur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CUHK Lingnan Cultu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edefining Lingnan Culture and the World: Materiality, Mental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Event: Research Programme for Lingnan Culture: Qing Cantonese Literati Research Project Presentations (IV)
Event: Young Scholars' Forum in Chinese Studies 2021
Event: Art Museum: Celebrating the Year of the Rat
Event: Amazing Clay: The Ceramic Collection of the Art Museum
Event: Art Museum: Celebrating the Year of the Ox
Event: Artistic Confluence in Guangdong: Selected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rom Ming to Mid-Qing China (Collection of the Art Museum, CUHK)
Event: Art Museum: The Bei Shan Tang Legacy: Chinese Painting
Event: Art Museum: The Sixth Batch of the "National Catalogue of Precious Ancient Books”
Event: Art Museum: Beijing Cultural Creativity Competition 2020
Event: Art Museum: Google Arts & Culture
Event: Art Museum: Mascot Naming Contest
Event: Art Museum: “Celebrating the Year of the Ox” Booklet and Educational Videos
Event: Art Museum: “Test What Ceramics You Are” Mini Game
Event: Art Museum: “Artistic Confluence in Guangdong” Online Talks and Educational Video
Event: Art Museum: Introducing the “Transcending Transience” Project
Event: RPCAA Lecture Series 2021
Event: Review on the "Jewels of Transcendence" Tour Exhibition
Event: RPCAA Public Lecture
Event: Research Centre for Translation: Online Public Lecture Series
New Publications
Event Highlight: Embrace Art at Home
Event Highlight: Google Arts & Culture, Art Museum
Event Highlight: Upcoming RPCAA Lecture Series 5 and 6
Editorial Board Committee
 
Past Issues
Copyright 2024.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E-Newsletter is solely owned by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Institute accepts no liability for any loss or damage howsoever arising from
any use or misuse or reliance on any information in this E-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