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五年 第二期
新書出版
  • 文物館《北山汲古:宜興紫砂》
  • 文物館《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
  •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中國語文研究》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董浩雲與中國遠洋航運》
  • 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莊荀考論》
  • 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古籍傳注異文訓詁集證》
  • 翻譯研究中心《譯叢》(2015年春季)
  • 其他出版文章

文物館《北山汲古:宜興紫砂》

《北山汲古:宜興紫砂》由黎淑儀、謝瑞華編著,2015年出版。

文物館承蒙北山堂惠贈宜興紫砂陶器的藏品著錄。藏品內容豐富,包括茶壺、博古、文玩及像生等不同類型的紫砂製作,共一百六十八項;年代跨度由十八至二十世紀,以二十世紀前期仿古紫砂為主。全部藏品彩版精印連中英文說明。兩位作者各撰專題論文,綜論館藏紫砂陶器及近代仿古紫砂,聚焦明清以來紫砂陶器的「文人藝術」及「真仿混淆」的風格特色,並探索二十世紀前期上海仿古紫砂之各方參與及文化內涵。

訂購請聯絡文物館。
http://www.cuhk.edu.hk/ics/amm/form/appform_publications.html

 

文物館《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

由黎淑儀、謝瑞華編著,2015年出版,是為配合《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展覽而出版的小冊子。展覽由茶具文物館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聯合籌劃,匯集兩館珍藏,全面展示及探討宜興紫砂陶器的工藝成就與發展,及其所反映的文化要義與社會影響等。展品為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北山堂藏品一百六十八項及茶具文物館羅桂祥藏品五十項,共二百一十八項。是書精選二十六項展品,圖文並茂,介紹宜興茶壺的文化與鑑賞:供春壺的故事;紫砂壺獨領風騷;曼生壺及其流風;孟臣壺與工夫茶;清末民初的名工雅製;現代壺藝承傳;外銷紫砂及影響。並介紹茶文化以外的紫砂製作,包括博古、文玩及像生。

訂購請聯絡文物館。
http://www.cuhk.edu.hk/ics/amm/form/appform_publications.html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中國語文研究》

《中國語文研究》第36卷第1期已經出版。本期刊載三篇英文文章:

1. Richard S. Kayne:Once 和Twice
2. 廖偉聞:消失的"時間":談漢語的計次詞組
3. 郭珮蓉:漢語動詞重複句中側邊移動之構成要素

今期是首次由De Gruyter Open以開放取用形式發行,文章可從De Gruyter Open網頁免費下載:http://www.degruyter.com/view/j/scl.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

《二十一世紀》2015年 4 月號,第 148 期已出版。本期「二十一世紀評論」之主題為「神州法治憂思」,內刊周大偉教授文章〈新中國「依法治國」理念的弔詭和嬗變〉。

《二十一世紀》2015年 6 月號,第 149 期。本期「二十一世紀評論」之主題為「中國大轉型的社會學思考」,內刊郭于華教授文章〈解釋共產主義文明及其轉型──轉型社會學論綱〉,文章從轉型社會學的角度出發,探索共產主義文明及其轉型的研究價值。

詳細目錄請見《二十一世紀》網站:http://www.cuhk.edu.hk/ics/21c/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董浩雲與中國遠洋航運》

由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與中華書局合作出版之《董浩雲與中國遠洋航運》於 2015年5月出版。此書屬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之「商業/文化/社區:香港企業家傳記系列」研究計劃叢書第二本,作者為本中心名譽高級研究員鄭會欣教授。

鄭教授數年前曾負責編注董浩雲上百萬字的日記,在此基礎上,他結合董氏後人提供的董浩雲生前保存的大量文件資料,以及各地檔案館保存與董氏有關的資料,並走訪董氏親屬與故舊,從而撰寫出一本全面翔實的董浩雲傳記。

本書不只將董浩雲簡單地視為一個成功的商人,而是把他與整個國家的強大、現代遠洋航運事業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本書書名定為《董浩雲與中國遠洋航運》,就是希望讀者通過董浩雲傳奇的一生,了解中國現代航運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了解董浩雲為代表的老一輩企業家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所作出的奮鬥與奉獻。

訂購請聯絡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莊荀考論》

由何志華教授撰著、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出版之《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第三十六種《莊荀考論》,已於2015年5月出版。歷來學者皆以荀況既稱戰國儒家思想代表,因與道家莊周思想迥異,荀子甚或刻意貶抑莊子論說,儒道兩家壁壘分明。本書作者通過比對《莊》、《荀》兩書措辭用字,發現兩書關係密切,荀子每多採信《莊子》論說,此與前人論斷大相逕庭,因將相關論文結集付梓,望能為《莊》、《荀》兩書淵源,提供新證,並就《莊》、《荀》部分文本問題,提出新解。

訂購請聯絡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或中文大學出版社。


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古籍傳注異文訓詁集證》

由何志華教授及林麗玲博士撰著、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出版之《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第三十七種《古籍傳注異文訓詁集證》,已於2015年6月出版。該書輯錄古籍傳注,旁參群書,輔以相關出土文獻,比對古書異文及其注解,探求漢代以來古籍傳注諸家,包括毛公、鄭玄、高誘、王逸、偽孔安國、韋昭、王肅、王弼、裴駰、張湛、盧辯、郭象、成玄英、楊倞、司馬貞、張守節、顏師古等之典籍傳注,分析此等注解訓詁與古書異文之關係,望能有助學術界了解漢代以來學者注解古籍時之習用方法,以及注家理解文義時可有考慮相關「異文」。

訂購請聯絡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或中文大學出版社。

 

翻譯研究中心《譯叢》(2015年春季)

英文版本

 

其他出版文章

許曉東(文物館)
〈扳指的前世今生〉,《國學新視野》2015年6月夏季號,總第18期,頁151–155,7。

陳冠男(文物館)
〈萬象神采的近現代中國畫壇及高奇峰《孔雀》〉,《典藏‧古美術》,總第272期(2015年5月),頁174–179。

嵇若昕(文物館)
〈社會生活史與鑑玉:以玉駱駝與哪吒降龍珮為例〉,《喜聞過齋圖錄》(書名暫訂)

劉艷(文物館)
"Illuminating Han society, rec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mid-Yangzi region,"in Interdisciplinary in Archaeology, Oxfor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 forthcoming, 2015.
Yan Liu and Jing Zhang, Chinese translation, Jessica Rawson. "Ordering the Exotic: Ritual Practices in the Late Western and Early Eastern Zhou", Early China vol.2, Beijing: Wenwu Chubanshe, forthcoming, 2015.

返回
中國文化研究七十年
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訪問學人講座2015──汪德邁教授主講
活動:2015年第三次「午間雅聚」──清至現代廣州地方廟宇:碑刻、空間及神祇信仰
活動:第二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於2015年5月7至9日於文物館東翼會議室舉行
活動:嶺南城市文化研究計劃系列講座(二)──城市裏的救贖:移民、階級與清末民初汕頭港口城市的善緣活動
活動:王汎森教授交流會──漢學研究新近動態
活動:文物館第二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展覽策劃與教育
活動:文物館「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開幕典禮及公開講座
活動:文物館「萬象神采」講座系列
活動:文物館「萬象神采」午間藝聚系列
新書出版
翻譯研究中心「閱讀中國翻譯史:第四屆中國翻譯史研究暑期班(2015)」
文物館「宜興紫砂陶藝與文化」展覽
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5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