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年 第四期
活動報告: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 《二十一世紀》2022年10月號,第193期
  • 《二十一世紀》2022年12月號,第194期
《二十一世紀》2022年10月號,第193期



楊振寧先生為世界知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人。楊先生在1990年代初擔任本刊執行編委,一直大力支持本刊的出版工作。本刊今期特意約組「祝賀楊振寧先生百歲華誕」專輯,既希望回饋他一直以來的熱心贊助,亦希望藉此機會向他衷心致賀。

祝賀楊振寧先生百歲華誕
金耀基 《二十一世紀》、楊振寧、二十一世紀
許倬雲 1840年以來的中國與美國
翁松燃 中美關係前瞻
劉遵義 中國經濟展望
王于漸 香港房屋發展的透視與前瞻
徐立之 我認識的楊振寧先生
林海青、劉仁保、王建方、夏克青、楊綱凱、朱明中 楊振寧先生與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的淵源
尹 燁 凝視科技的雙螺旋:從萬物之理到眾生之源
劉青峰、金觀濤 楊振寧先生、《二十一世紀》和我們 
陳越光、尹 捷 物格無止境,理運有常時——我們所認識的楊振寧先生
陳方正 想像未來——人類文明往何處去?

學術論文
張 楊 雙重文化冷戰:亞洲基金會援助亞洲大學項目探析
許維賢 文化冷戰中的「隱形宣傳」:論友聯出版社與《蕉風》在新馬的經營(1955–1970)
吳國坤 冷戰中的文化傳承——張國興與亞洲影業有限公司

觀察‧隨筆
周陸洋 戈爾巴喬夫:終結冷戰的革命家

書評
夏亞峰 冷戰研究的區域視角——評Lorenz M. Lüthi, Cold Wars: Asia, the Middle East, Europe
詹閔旭 從遺忘到重新記憶——評許維賢《重繪華語語系版圖:冷戰前後新馬華語電影的文化生產》


《二十一世紀》2022年12月號,第194期



打從新世紀伊始,隨着一批華語科幻作家遽然冒起,不少以科幻現實主義創作的作品迭次面世。值得注意的是,華語科幻的興起與中國綜合國力的急遽上升同步,備受海內外觀察家的關注。本期「二十一世紀評論」收入八位知名作家、評論家的文章,共同就此嶄新的文化現象提出深邃觀察。

華語科幻:「中托邦」與「異托邦」
宋明煒 在香港看見科幻
董啟章 「異托邦」再考證——從topos tes anomoiotetos到regio dissimilitudinis
韓 松 站在新起點上的「中托邦」
陳冠中 漫談中美未來熱戰小說
駱以軍 我的科伊伯帶——我與科幻小說
伊格言 向死而生—— 一部可能的微型藝術史
陳楸帆 從科幻現實到現實科幻
閻連科 《聊齋志異》中的桃花源與烏托邦

學術論文
劉曉原 中蒙關係「正常化」:一個政治現象的歷程(上)
段世雄 內蒙古統一行政區域的形成與演變,1945–1979(上)
葛 君 蘇共二十大後中共對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影響探析

研究筆記
黃紹倫 香港1949:新中國與海外華僑的樞紐

學術綜述
林顯明 移民治理研究的地方轉向——兼論兩岸城市經驗

景觀
龍星如 「這是明日」:科幻作為方法

學人往事
陳方正 在平行線的相交點上——懷張灝兼談幽暗意識
王汎森 「邁出五四以光大五四」——憶念林毓生先生

書評
何志明 權力、財產與縣域土改敍事——評Matthew Noellert, Power over Propert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t Land Reform in China

高志明 「非法之法」——評王海光《製造反革命:柳幸福案與文革時期的基層法制生態》

詳細內容請瀏覽:http://www.cuhk.edu.hk/ics/21c/zh/issues/index.html

返回
最新消息:第八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最新消息:「嶺南文化研究論文獎2022」
最新消息:林業強教授榮獲兩項金獎章嘉勉殊榮
最新消息: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2022
最新消息: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訪問學者講座系列
活動報告:「嶺南文化研究計劃」——「潮音雅韻」音樂會
活動報告:「嶺南文化研究計劃」公開講座系列 2022
活動報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第三屆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
活動報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語言學講座
活動報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晚清民初歐美傳教士書寫的廣東話文獻精選》
活動報告: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