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年 第三期
活動:「大眾時代的小眾讀書法」
2014年6月18日,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邀請廣州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桑兵教授擔任開幕禮專題講者,講題為「大眾時代的小眾讀書法」。


桑兵教授 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孫中山研究所所長

桑兵教授為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1983年9月開始任教於中山大學歷史系,1992年晉升教授。1999年10月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005年1月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桑教授近期主要研究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清代以來的學術、大學與近代中國、近代中日關係史等。

 

桑兵教授首先指出,「大眾時代」指的是如今的媒體時代。「大眾時代」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媒體在不同的地方展現給不同的人的是同樣的東西,個性化在其中有相當程度的流失。在這樣一個時代,去做一個小眾的讀書人,讀一些小眾讀的書,有很大的困難。由於時間緊迫,今天的人不太讀書。現今讀書人從小學到大學,甚至到碩士,大概都是讀教科書為主。事實上中國過去沒有教科書,到民國時,雖然已有一部分人教教科書,而另一部分人在教授中國歷史文化的時候,是真正教「書」的,譬如《史記》、《漢書》、《資治通鑑》、《說文解字》、《文心雕龍》等等。當然這需要相當的水準,且後來大都也使用教科書了。當今學人到了博士以後,雖然看書很多,但大部分也不是讀書,而是找資料,即先確定了一個題目,然後去找與這個題目相關的資料。可以說,如今很多教授亦是如此。因此,不讀書是當今一個普遍的現象。

桑兵教授接着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講學及讀書傳統。他指出,雖然中國文獻號稱世界之最,尤其是古代的文獻數量龐大,但實際上,宋代以前很少士人專門講讀書法。由於傳播媒介的限制,能夠讀到「書」的人其實很少,大部分需要靠講學。先秦的文獻字字珠璣,其語言是極度濃縮的,而濃縮之外的部分是靠講學傳授。唐以後隨著紙張和印刷的普及,宋儒開始講「讀書法」的問題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意識到,受到個人和時代的種種制約,後人讀出的意思和先賢的意思有很大的距離。當然講讀書法講得最多的是晚清以後──晚清有大量的西書流入,而後在教科書的影響下,中國的知識結構產生了一個很大的轉變,即分科的問題,譬如傳統中國就沒有「文學」這一科目,近代以後中國有非常多的這一類困擾。總而言之,宋儒的講學之風很興盛,但宋儒的講學並非現在的講座,而是系統地講「書」或自己門派的學問。由於「空談誤國」造成明朝滅亡的想法,到了清代,清初的大儒都反對講學,只主張讀書。晚清以後,很多學者仍然反對講學,主張讀書。譬如章太炎早期講國學的時候,只講「經」、「子」,不講「史」,他認為「史」是靠讀的。

談到當今的情況,桑兵教授指出,現今的學習要靠多讀書,那就會遇到一個中國的書太多的問題。明代以前中國的文獻其實總共只有兩萬多種,但清代以後,數量大幅度擴張,整個清代出版的書大概有十到十二萬種,報紙和期刊有一千九百多種。民國雖然只有三十多年,但是民國出版的圖書有二十多萬種,報紙大概有四千種,期刊有四萬種,單單中國一千多個檔案館的聯合目錄所錄檔案就有一千二百萬卷。這麼多的書對於今天做學問的人來說,如何讀得完?現在的辦法是,「縮短戰線,分門別類」,但問題在於,今天的學術分科和古人的分類是不一樣的,讀者如何知道做什麼樣的學問需要看什麼樣的書?近代以來,目錄的分類和知識分類的關係問題,是現代中國做圖書館學的人很大的困惑。如果說「四部」只是圖書分類的話,傳統的學人就不可能通過目錄學來無師自通,找到學術的門徑。可見古代的圖書目錄還包含了讀書的門道。那這麼多的書怎麼樣才能讀得完呢?就要從目錄入手。古人的習慣是述而不作,所以產生大量原創性著作的情況是很少的,分別在先秦兩漢、唐宋之間和明清之際。即使是這三個時期,真正原創性的作品也不多,大部分是註疏和發揮。因此,從目錄入手,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將真正原創性的書讀完,其他的書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很快讀完。善於讀書的人──像陳寅恪先生──不到三十歲的時候,就「無書可讀」了。桑兵教授進一步指出,「讀完」是把基本的書讀完,而不是看完所有的文獻。

桑兵教授認為,過去讀書,還有一個讀不到的問題。但現在的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坐擁書城,幾乎所有的書都能找到。儘管有極少部分書看不到,但如果把看得到的書的學問做完了,天下的學問大體都在那裡了。所以在很容易接觸到書的情況下,現代人就省去了奔波尋書的煩惱。

桑兵教授接着談到如何讀得懂書的問題,他指出,現代人讀書,往往是找書裡有沒有想要研究的東西,而不是讀其中的本意。現在的解讀,大部分是以晚清以後產生的觀念和架構去解讀,這與前人的本意有相當的距離;其次,以找材料的方式去解讀,也不能真正理解這個材料。在「看得到」的問題解決後,「讀得懂」的問題是最重要的。桑兵教授非常贊同余英時教授的一段話:「二十世紀以來,中國學人有關中國學術的著作,其最有價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觀念作比附的。如果治中國史者先有外國框框,則勢必不能細心體會中國史籍的『本意』,而是把他當報紙一樣的翻檢,從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事實上,理解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能夠用外國的方法──比如陳寅恪先生很多時候用的是當時歐洲很流行的比較語言學、比較文獻學、比較宗教學──但是不要去套用它的框框,這樣反而既理解古人,又能走出自己發展的方向。

最後,桑兵教授借用嚴耕望先生的一句話作為講座的總結──「治學要讀人人常見之書,說人人不常說之話。」──這是讀書和做學問的必由之路。

返回
訪談新任所長
最新消息
活動:「大眾時代的小眾讀書法」
活動:文物館教育活動回顧
活動:「霍克思文庫」成立
新書出版
活動日誌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