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 第三期
學術論衡:「五三慘案」與蔡公時:「烈士」的塑造、被遺忘及再利用

潘淑華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caption
詳情 ...
活動: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公開講座系列2019

一個晚清廣東州縣官眼裡和心中的「西方」

邱捷教授 主講

$caption
詳情 ...
活動: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2019

中國與十七至十八世紀歐洲哲學家:中國在歐洲現代解昧世界觀形成過程中的角色

劉國英教授 主講  

$caption
詳情 ...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開幕典禮

「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開幕典禮於9月20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北山堂基金主席利乾博士、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中大藝術系榮休教授及展覽圖錄總編輯莫家良教授、中大文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莫華釗先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署理所長黎志添教授、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以及中大藝術系博士後研究員及是次展覽策展人何嘉誼博士。

$caption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專題研討會

「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專題研討會已於10月19日(星期六)在中國文化研究所L1舉行。研究會共分為上午場及下午場,由9位講者進行10個講題的分享。講者按發言序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李蘊詩、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研究教授吳秀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博士後研究員何嘉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博士後研究員蔣方亭、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助理研究主任(書畫)陳冠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榮休教授莫家良、香港科技大學李兆基圖書館高級事務主任(特藏)陳芳芳、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高級導師徐麗莎及北山堂基金總監張藝議。上午場出席人數為79人,下午場出席人數為86人,共吸引了165人出席。

$caption
活動:文物館:「簡約與華美:18至20世紀中國家具」公開講座及特約導賞

是次公開講座及特約導賞由中國古典家具專家陳德敏先生主講,講解18至20世紀中國家具設計上融合中西特色的例子。活動已於8月16日(星期五)在文物館東翼2樓活動室及展廳IV舉辦,共吸引了82人出席。

$caption
活動:文物館:「妙筆傳神」萱暉堂講座系列

是次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周晉及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博士陳芳芳主講,講題分別為「妙筆傳神——任伯年的人物畫」及「徐悲鴻所作之任伯年畫像」。講座已於8月16日(星期五)在中國文化研究所L1舉行,兩次講座分別有74人及61人出席。

$caption
活動:文物館:週六藝賞遊

文物館於6至8月在文物館展廳II、III及東翼大堂、東翼2樓活動室舉辦了「週六藝賞遊」,配合展覽「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讓參加者得以透過導賞、小手工與小遊戲加深對海派大師任伯年的認識。6月29日(星期六)及7月6日(星期六)舉行的兩場公衆場共吸引57人出席;團體場共7場,共有167人出席。

$caption
活動:文物館:藝術一點點

7月及8月的「藝術一點點」於7月5日(星期五)及8月16日(星期五)舉辦,與之前三場一樣,由文物館館長姚進莊在文物館展廳II及III介紹清末繪畫大師任伯年的藝術作品。活動共吸引了43人出席,更有參加者向我們展示她臨摹任伯年畫作的作品,十分用心!

$caption
活動:文物館:銀鏈古法編織工作坊

中國古代貴金屬的鏈飾美侖美奐,但其編織技術少有研究。「中國古代黃金工藝」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周大福大師工作室等機構的合作研究項目,首次以跨學科方法復原古代黃金工藝,釐清其發展歷史。

是次工作坊分享了專案的部分成果。工作坊分為兩部分,先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博士後研究員童宇博士講解中國古代貴金屬的編織技術,並追溯其與歐亞其他地區之文化交流;再由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專業首飾工匠曾慶年先生教授參加者以中國古代編鏈工藝打造屬於自己的銀鏈。工作坊屬小班教學,每場只限10人參加,推出後反應熱烈,旋即爆滿。兩場分別於7月14日及20日假PMQ 元創方LOUPE舉行。

$caption
活動:文物館:深秋古琴雅集

本年度的「深秋古琴雅集」已於10月4日(星期五)在文物館展廳I舉行,逾百位來賓前來欣賞眾琴師精湛的琴技,展廳大堂座無虛席,及至通往展廳一樓的梯級也有來賓的踪影。在演奏開始前,由展覽「北山汲古:中國繪畫」策展人何嘉誼博士為來賓帶領導賞團,令來賓可深入認識中國繪畫的歷史與藝術。

$caption
活動:文物館:2019-2020年度「文物館大使計劃」

2019-2020年度的文物館大使迎新於10月15日(星期二)在文物館東翼2樓活動室舉行,共有25位新任的文物館大使出席與姚進莊館長暢談對文物館發展的看法,以及對計劃的期許。

$caption
活動:文物館:一二三 藝.賞.遊(中國繪畫篇)

文物館於10月至12月舉辦了公眾場及團體場的「一二三 藝.賞.遊(中國繪畫篇)」,以展覽「北山汲古:中國繪畫」為主題,讓參加者透過展覽導賞、小遊戲及手工創作加深對中國畫作的認識。活動目前已舉辦了2場公眾場及5場團體場,分別吸引了36人及166人出席,截至10月共吸引了202人出席。

$caption
活動: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青銅時代.鎏金歲月」講座

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於2019年10月11日,在本校中國文化研究所L1舉辦「青銅時代.鎏金歲月」講座,由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姚智輝教授主講,共60人出席。

$caption
活動: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中國情懷:秦漢文明與中外交通」講座

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於2019年10月28日邀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亞洲部特聘中國藝術研究員主任孫志新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利黃瑤碧樓LT2主講「中國情懷:秦漢文明與中外交通」講座,約40人出席。

$caption
活動:翻譯研究中心: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2018-2019)

評判提名獎:

崔文東(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翻譯、國族、性別──晚清女作家湯紅紱翻譯小說的文化譯寫〉,《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0期(2017年3月,2018年出版),頁1-35。

本年常規獎項從缺。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學術講座

2019年7月至10月,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舉辦了7場午餐講座,主題包括少數民族、醫療改革、城鎮化、農村發展、兩岸關係和勞工權益等等。講座共吸引了近兩百名觀眾,包括本地、內地和海外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個學術機構的學者,記者,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和社會公眾,在討論期間提出了許多富有洞察力的評論和問題,引發廣泛且深入的討論。現場氣氛熱烈,講座收到廣泛關注及好評。10月31日,中心與香港中文大學政政系合辦了一場題為「啟蒙的異化:『五四』百年祭」的公開講座,由著名學者秦暉教授主講。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國際學術會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成績令世人矚目。但是,伴隨著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結構轉型,各類矛盾和問題也接踵而至。2013年以來中國政府多次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這涉及與社會發展相關的各種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中國的政策決策是一個由政府、學界、智庫、目標人群廣泛參與協商的過程,而學界和智庫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為推動相關的學術交流和政策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於2019年7月23日舉辦了「中國社會問題與政策研究系列研討會」,會議的主題為「中國教育制度回顧與展望」。會議邀請了來自海外,內地及香港本地的八位資深學者,以國際化和比較研究的視野,共同討論了如何改善中國的教育體系及政策,以覆蓋包括農村學生在內的弱勢群體。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紀錄片放映活動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組織的紀錄片放映活動「回望── 紀錄片觀摩系列」,旨在推廣當代中國紀錄片,重點關注民間歷史和真實人物。2019年9月20日,中心舉辦了《中國門》放映會,共吸引了70多名觀眾。自2019年10月23日起,中心與港美中心聯合推出「任務:中國」紀錄片放映系列活動,放映由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製作,通過美國駐華記者的視角介紹中國七十年來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革的系列紀錄片。第一場放映的紀錄片為《看中國》;第二場放映的紀錄片為《改變世界的一周》,導演Mike Chinoy親臨現場與觀眾做了精彩的映後交流。

最新出版
  •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9期
  • 《二十一世紀》2019年8月號,第174期
  • 《二十一世紀》2019年10月號,第175期
  • 《香港園丁── 李耀祥傳》
  • 《北山汲古:中國繪畫》
詳情 ...
編輯委員會

主編: 黎志添
成員: 香婷婷

學術論衡:「五三慘案」與蔡公時:「烈士」的塑造、被遺忘及再利用
活動: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公開講座系列2019
活動:中國文化研究所「午間雅聚」2019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開幕典禮
活動: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專題研討會
活動:文物館:「簡約與華美:18至20世紀中國家具」公開講座及特約導賞
活動:文物館:「妙筆傳神」萱暉堂講座系列
活動:文物館:週六藝賞遊
活動:文物館:藝術一點點
活動:文物館:銀鏈古法編織工作坊
活動:文物館:深秋古琴雅集
活動:文物館:2019-2020年度「文物館大使計劃」
活動:文物館:一二三 藝.賞.遊(中國繪畫篇)
活動: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青銅時代.鎏金歲月」講座
活動: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中國情懷:秦漢文明與中外交通」講座
活動:翻譯研究中心: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2018-2019)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學術講座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國際學術會議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紀錄片放映活動
最新出版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