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 第二期
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合辦
「第五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2018年5月24–26日)

 

第五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於2018年5月24至26日舉行,論壇旨在培養中國文化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並增強青年學者之間的互動往來。今屆主題為「中古以降的文化與社會」,邀得35位年青學者前來中文大學報告研究成果。論壇分三天共11節舉行,與會者就中古以降的中國社會各方面,如文學、文化與社會、經學與史學之傳播、法制與史觀、女性與社會、工藝與傳媒文化、宗教制度與儀式等,發表論文及展開熱烈討論。

大會特邀各範疇的資深教授為相關組別作主持及評論員。獲邀的教授分別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藝術系、歷史系、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今年更邀得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韓子奇教授主持「中古以降的法制與史觀」組別,蒞臨指導與會的年青學者。

2018年度的「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共收到201個申請,經過籌備委員會的嚴格甄選,最終邀請其中35位學者出席會議。與會者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亞洲其它國家、英國及歐美地區,其中三分之二與會者來自海外,體現論壇推動中國文化研究的國際性交流的主旨。

以下為徐力恆(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張楣楣(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劉家隆(萊頓大學)三位與會青年學者的經驗分享。

1)  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徐力恆

我有幾位好友曾在香港中文大學的「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發表論文,他們對這活動評價很高,所以我渴望參加已久。當我知道2018年的論壇主題涉及中古中國之後,我下定決心報名,因為我幾年後就不能再算作「青年學者」了,必須把握機會。我在中國大陸和英美學習、教學多年後回到香港,這是我搬回香港後首個參加的學術會議,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有幸參與這次論壇,發表論文,加入討論,我有很大的收穫。我介紹了自己對宋代書信傳遞制度的考察,論壇上的師友給我提了許多寶貴意見。由於這是我完成博士論文之後做的新專題研究,師友們對我論文的中肯評論,於我修訂研究宋代書信文化的書稿大大有助。

論壇有資深學者主持和點評,也有發表者相互評議的環節,極有利我們鍛煉向同儕發表學術評論的能力。會議的其他安排也細心,令會議進行順暢,主辦機構的同仁為我們營造了很多相互認識、交流的機會。

論壇主辦者黎志添教授還額外舉辦了一場關於數碼人文的分論壇,讓我得以藉此機會分享我參與「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計劃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處理大批地方志人物傳記記錄的數碼化工作,希望更多同行能瞭解我們把文獻轉為歷史數據的過程。這次論壇來自世界各地的舊雨新知除了在會議期間充分地交流以外,也建立了微信群組,以便日後聯絡交流──深信我們在香港中文大學這次論壇上建立的友誼,會在我們逐漸成為更成熟的中國研究學者時延續下去,為我們的歷練過程增添色彩。

2)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張楣楣 

這次有幸可以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對我而言,實是一件人生幸事。會議以「中古以降的文化與社會」為主題,邀請了港、臺、大陸、歐洲以及北美學界的三十多位年輕學者,從文學、歷史、藝術史、地理、政治等各個角度來探討中古以來社會文化的一些有趣議題。誠如與會的一位同學所說,這次會議所帶來的,是滿滿的「獲得感」。許多與會者的報告選題十分新穎,研究亦很深入,我不僅增加了知識,又得以跳出自身局限的思維來思考更廣闊的歷史脈絡,進一步了解不同領域和學界之間學術關注點的差別,因而時常有眼界大開之感。負責評點的教授們精闢中肯的評論,也給我們這些後學提供了絕佳的學習機會。另外,我特別想感謝主辦這次論壇的香港中文大學。「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們慷慨解囊,為每一位與會者都提供了機票補助、食宿和許多細心的幫助,讓我們在這四天裡如沐春風。通過這次論壇,我不僅結識了同組發表的康凱淋學長和劉育,獲得了深入交流的機會,還和佩瑄、冠勉等成為了好友。論壇結束之後,我和佩瑄等開始了定期的網絡讀書會,真是這次香港之行帶來的美好緣分。雖然論壇已經結束,但我卻看到了一個新的開始:我和許多人的學術軌跡以及生活,因此次論壇,得以相聯相續。

3)  萊頓大學  劉家隆 

直入主題,本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就會議論文本身而言有兩點使我印象深刻。第一點,就是跨學科。本次論壇文學、史學、經學、藝術等多個學科相互激蕩,涉及的主題更是涵蓋醫療史、法制史、文化史、政治史、性別研究、物質文化等多個面向。跨學科給與會者帶來的最大好處便是眼界大開,更促使我從不同面向反思自己文章的論證思路和視角局限。有趣的是,本人提交的論文正是探討碑刻的受眾問題,而跨學科的對話要求也讓我反思,應如何擴大自己論文的對話對象,擁有更多的「受眾」。第二點,是所有文章對於歷史過程中「互動」的關注。本次論壇的論文中,純粹的考證性文章已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對歷史互動的關注。比如不同群體間的互動、中央與地方的互動、東方與西方的互動、文學與政治的互動等等。在關注互動的闡釋模式下,每篇文章所關注的主體也往往是兩個及兩個以上。這樣,每篇文章實際上是先把歷史的複雜性展現出來,再把複雜的現象搞清楚。最後,藉此機會,想向論壇的主辦機構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正是因為有了你們昨天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收穫。

返回
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合辦
「第五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2018年5月24–26日)
最新消息
活動:2018年第三次「午間雅聚」:陳韜文教授主講「抗議動員與政治傳播:從七一遊行到雨傘運動」
活動:文物館 「自我有乾坤──呂壽琨與早期水墨運動」開幕典禮
活動:文物館 「天風承傳──高奇峰、趙少昂、歐豪年合展」開幕典禮
活動:文物館「第五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展覽策劃與教育」
活動:文物館 「大學博物館專業人員交流 第二屆高校博物館國際培訓班」
活動: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辦「第四屆方言語法博學論壇」
活動: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合辦「回望──紀錄片觀摩系列」放映會
最新出版
展覽:「藝術背後—中國外銷茶具」(展覽日期: 2018年4月18日至10月31日)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