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館「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十分重視推動學術交流、激發大眾對古文化的興趣。自2021年2月開始,於每月最後一個周五下午4時至5時30分,定期舉辦「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由本計劃研究人員及本地、境外最前線學者主講,分享其最新文物、考古研究成果。因應疫情,2021年的首十場講座均安排在網上進行,直至12月疫情稍緩則舉辦了一次線上及線下混合模式的講座,反應熱烈。2022年起,本計劃繼續於每月舉辦講座,雖然在疫情下仍需透過網上進行,但聽眾於講座後的問答環節依然十分踴躍。所有講座錄影均已上載至本計劃網站及文物館 Youtube、Bilibili及Facebook專頁,歡迎重溫:
http://www.artmuseum.cuhk.edu.hk/zh/training/rpcaa/academic/。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1(十一)
「摶泥為枕有何用——關於唐宋時期陶瓷枕功能的思考」
講座邀請山西大學考古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劉輝先生主講,於2021年12月30日舉行。縱觀中國古代陶瓷枕的發展歷程,唐宋時期當最具代表性,其功能亦備受關注。不過,長久以來學界對此雖多有推測,但鮮有具體考證。本講座從考古材料出發,結合古代文獻史料和圖像信息,對唐宋時期陶瓷枕功能進行了分析思考,初步認為其應具備睡枕、腕枕、脈枕和葬枕等多種功能。
這是本系列第一個以線上及線下模式舉行的講座,共吸引了120人參與,提高了參加者對陶瓷枕功能的認知和興趣。講座後聽眾積極發問,線上參與人數達48人,互動踴躍,討論熱烈,氣氛融洽。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2(一)
「香港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
講座邀請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特別職務)考古鄒興華先生主講,於2022年1月28日舉行。從1932年芬戴禮神父主持南丫島大灣遺址算起,香港考古已走過了九十個年頭。本講座回顧香港考古走過的路,從戰前的幾位考古先驅,到戰後的香港大學考古隊和香港考古學會,以至1976年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成立。講座介紹了香港兩條保護考古遺產的法例——古物及古蹟條例、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以及相關機構的保育工作。講座也介紹了黄地峒遺址和馬灣東灣仔遺址的重要考古發現,黄地峒遺址把香港歷史推至舊石器時代晚期,東灣仔遺址的發現剛於2021年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是次講座吸引超過150人在線參與。觀眾對香港考古擁有濃厚的興趣,講座後踴躍發問及交流,氣氛熾熱。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2(二)
「雲山·珠水·羊城——廣州城市發展的考古學」
講座邀請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文博研究館員易西兵先生主講,於2022年2月25日舉行。
廣州地處中國三大水系之一的珠江入海口,南鄰大海、北通中原。先秦時期,環珠江口地區已有密集的人類活動,並與周鄰地區開展密切交往。公元前214年,秦平嶺南,建蕃禺城,是廣州建城之始。自此以後二千多年,廣州城市中心未改,並不斷拓展,同時通過海路與世界各國開展持續的經濟貿易、技術傳播、人員往來和文明交流互鑒,形成了依山面水的地理格局、清晰延綿的發展軌跡、持續不斷的海外交往、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質。
本講座以考古成果為主,結合歷史文獻和文物史蹟,闡述廣州城的發展變遷,並論及環珠江口地區的人類歷史文化演進。講座系列好評如潮,是次講座共有200人參與,講座結束後觀眾踴躍交流及分享廣州考古的議題。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講座系列2022(三)
「深圳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
講座邀請深圳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吉篤學博士主講,於2022年3月25日舉行。
本講座講述自1956年以來,深圳共調查發現了1,945餘處不可移動文物,重點發掘了咸頭嶺、屋背嶺、南頭古城、大鵬所城、鐵仔山、斜嶺崗和下角山等重要考古遺址,取得了大鵬咸頭嶺和南山屋背嶺等兩項「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在探索大灣區新石器文化的起源、商周文化的發展、明清海防的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豐富了近七千年以來深圳的發展史。
文瀾博物館學論壇.青年工作坊(第四期)主辦: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
日期:2021年12月10日
「高校博物館研究.策展.教育的探索:以中國古代黃金工藝項目為例」講者: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項目主任)
高校博物館在整個博物館系統中有其獨特性,普遍存在館舍小、藏品少、人員不足、資金缺乏等困難。如何在利用有限資源、盡力提升現狀的同時,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發揮高校博物館獨特的作用;並借助與其他機構合作,擴大其影響和社會服務功能,是文物館這幾年特別關注的。講座將結合中國古代黃金工藝項目,介紹如何由一個展覽,吸引社會資助開展專題研究,進而帶動多學科/多機構的合作、學術著作的出版、新展覽的推出、學生的培養、相關文物的捐贈入藏、新專題研究領域的拓展,形成展、研、學、藏的良性循環。
2021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日期:2021年12月15日至17日
「明代皇室與外銷瓷器:明宣王夫婦合葬墓出土克拉克瓷盤新考」講者:王冠宇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器物主任、副研究員)
過往研究中,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克拉克風格瓷器為專供外銷而製,然而近年中國境內的考古發現表明,克拉克風格瓷器也曾受到明代皇室的關注與使用。清宮舊藏克拉克風格瓷器的披露,以及故宮南大庫、太原晉王府、江西淮王府等遺址陸續出土克拉克風格瓷器殘片,為我們重新檢視和思考被認為是專供外銷的克拉克風格瓷器在明代皇室中的角色和功能提供了新的線索。報告在此契機下,重新檢視益宣王夫婦合葬墓出土克拉克風格瓷盤的現象,透過重構明代皇室成員如何看待和使用克拉克風格瓷器——這個因繁盛海上貿易、文化交流而出現的瓷器新類型,探討他們如何理解當時的世界以及如何自處。
「被高估的王權?——重估清代中法貿易」講者:周穎菁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博士後研究員)
清代廣州貿易是中外交流研究的一大議題,其中多以東印度公司主導性強的中英或中荷貿易為討論的焦點。然中國商品在西方市場受到歡迎,得益於十八世紀法國藝文、學術、宗教界所吹起的「中國風」;巴黎商人的行銷方式,更有功於中國奢侈品如漆器、高級瓷器和琺瑯器等的流行,但以往多歸功於法國宮廷所引領的洛可可風。
中法貿易基於其低落的貿易量而較少被論及,此與中國物品在法國市場所受到的追捧形成耐人尋味的對比。講者以為這種情況或與法國宮廷、西洋傳教士和清廷的「廣州制度」(the Canton system)等各方勢力的複雜角力有關,其尤其反映在中法貿易的首航海后號(L’Amphitrite),該趟商貿活動可說是成就於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白晉(Joachim Bouvet,1656–1730)所操作出的一場康熙皇帝與法王路易十四的禮物交換大戲。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講座主辦:東南大學藝術學院
日期:2022年2月25日
「鋄金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講者: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中國考古藝術研究計劃」項目主任)
甘肅天水張家川馬家原戰國戎人遺址出土了一批飾金、銀鐵質車馬器、武器,出版物或稱之貼金銀,或稱之錯金銀,亦有鋄金銀,名稱的不同反映學者對金銀與鐵質基體結合工藝判斷的差異,以及對鋄金銀這一工藝內涵的理解。何為鋄金銀?文獻如何記載?有何工藝特徵?如何發生、發展?有哪些出土和傳世文物可做對應?這一風靡古代世界的工藝有無地域間的互動和交流?講座分享了對上述問題的初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