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系有三位老師獲得教育學院模範教學獎 (2008-2009),以表揚他們在教學上出色的表現。蕭鳳英教授、黃蘊智教授、侯傑泰教授在此分享他們的教學理念。
「一個人在樹下與人們談論他的體會,他沒有覺得自己是老師;其他人也沒有覺得自己是學生,但卻發覺與那人在一起時的交流是何其美好。他們希冀下一代人也能有這樣的聆聽機會,於是著力創建新的空間,最初的學校就這樣產生了。」(Kahn, 1960/2003, p.64)當代建築師Kahn這番富有想像力的說法,並不是學校起源的信史1。但他卻以其睿智提醒我們,人類活動的起始往往是最奇妙的時刻,可是演變下來,最初的精神卻往往被遺忘了。
遠在中世紀,Thomas von Aquin (1256-1259/1988)在哲學論著《關於教師》中提出了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教師的生活形態是活動性的,還是沉思性的?」 歷經數個世紀後,Buchmann(1990)重新演繹中古哲人的理念,以「優質的教學實踐源於充盈的沉思」作為回應,值得我們細細品味。Buchmann認為教學實踐本質上蘊涵兩個有價值的沉思對象,亦即真知與學生,並以凝望星空來比喻沉思。
如若教師的重要沉思對象是豐富複雜的知識領域與眾多獨立而各具特點的學生,那末甚麼是教師的活動核心?瞬間浮現的是樂團指揮的身影。選曲和詮釋是指揮的首要任務,這基於他(她)的音樂素養,特別是樂曲理解的精湛度。接下來的重點是引導樂手們在音樂世界中進深,提升他(她)們對樂曲的理解;在致力激發個體發揮潛能的同時,也著意樂團在互動下奏出的樂音。大多數的人會矚目於最後的演出,而忽略事前演練的重要性。演練中的交流和對話,是指揮的活動核心。這是充滿挑戰的時刻,也是彼此享受的時刻。
在噪音、雜音充斥的時代,一個成長中的樂團若能聚精會神地奏出美妙和諧的樂章,是令人動容的。若每個樂手均能在當中尋覓及演繹屬於自己的聲音,就更難能可貴了。餘響的可能,在乎是否有過深刻的觸動。
曲有始終,人有聚散,這是自然而然的事。錢起的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描繪了一個美的境界。為人師者若能遙見或遙想起「江上數峰青」,也就值得欣慰了。興之所至,化為音符,便可遨遊於天地間,或許還能重回傳說中的那棵古樹下。
註釋:
1. 關於世上最早的學校的文字記錄,可能是蘇美爾人的一個謎語。
謎面:猶如天空一個屋,
形如書罐外裹布,
好似鴨子墩上矗,
閉著眼睛走進去,
睜著眼睛把屋出。
謎底:泥板書屋。
轉引自拱玉書(2001,152-154頁)
Buchmann, M. (1990). How practical is contemplation in teaching? In C. Day, M. Pope & P. Denicolo (Eds.), Insights into teachers' thinking and practice (pp.43-56).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Kahn L. (1960/2003). Form and Design. In: R. Twombly (Ed.), Louis Kahn. Essential texts (pp.62-74).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Thomas von Aquin (Aquinas, St. Thomas) (1256-1259/1988). Über den Lehrer‧De magistro《關於教師》(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 Jüssen, G. Krieger & J.H.J. Schneider). Lateinish-Deutsch, Hamburg, Germany: Felix Meiner Verlag.
拱玉書 (2001): 《日出東方 - 蘇美爾文明探秘》 (失落的文明系列)。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