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年 第二期
最新出版
  •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80期(2025年1月)
  • 《二十一世紀》2025年4月號,第208期,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 《二十一世紀》2025年6月號,第209期,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 《中國語文研究》第45卷第1期,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80期(2025年1月)

本期刊載學術論文五篇、書評四篇,共約二百四十頁。

論文
Don Snow: Lingnan Literati and Cantonese Love Songs
Michelle Jia Ye: Bilingual Sources of Kwong Ki Chiu’s English-Chinese Lexicons, 1868–1887
唐俊峰:漢文帝初年郡國制的整備與中央、地方權力分配補論:張家山336號墓漢簡《功令》讀記
張維玲:宋代福建莆田木蘭陂與地方社群的競爭
葉宇軒:日用的「戲」譜:《神仙戲術》的形成與明代綜合性日用類書中的「雙重日常」

書評
T. H. Barrett. Life and Afterlife in Ancient China. By Jessica Rawson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The King’s Road: Diplomacy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Silk Road. By Xin Wen
Nicholas Morrow Williams. Elegies for Empire: A Poetics of Memory in the Late Work of Du Fu. By Gregory M. Patterson
Bin Song. Lure of the Supreme Joy: Pedagog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Neo-Confucian Academies of Zhu Xi. By Xin Conan-Wu

詳細內容請瀏覽:https://www.ics.cuhk.edu.hk/zh/publication/periodicals/ics-journal


《二十一世紀》2025年4月號,第208期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隨着數字技術的發展,平台經濟在中國急遽崛起,深刻影響社會各階層的日常生活,數字勞動者的權益問題尤其備受關注。本期「二十一世紀評論」以「平台經濟:美麗新世界?」為題刊發三篇文章,從不同角度思考平台用工存在的種種問題。

二十一世紀評論
平台經濟:美麗新世界?
汪建華:數字化與中國用工關係的演變趨勢
孫萍、梁慧博、劉港平:控制之外:平台勞動者的另類數字實踐
吳清軍:平台用工的商業模式與治理困境

學術論文
宋國慶:文革後的撥亂反正:轉型正義視域下的研究
任希鵬:革命與治理:當代中國階級理論的爭論與反思
馬郝楠:「現代」敍事嬗變及其危機—— 以二十世紀末中國思想史書寫為中心

景觀
張 寧:上海攝影的百年嬗變與都市想像

學人風采
張 寧:從微觀史到全球史:沈艾娣教授訪談(上)

科技文化
陳楸帆:人工智能時代的文學變革

書評
高宇軒:電商市場繁榮背後的非預期後果——評Lizhi Liu, From Click to Boo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Commerce in China
李曉天:科技公司中的勞動遊戲——評Tongyu Wu, Play to Submission: Gaming Capitalism in a Tech Firm

詳細內容請瀏覽:https://www.cuhk.edu.hk/ics/21c/zh/issues/c208.html


《二十一世紀》2025年6月號,第209期,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近年來,中國領導人在國際外交場合不時提到,全球南方可望為紛亂的世界注入重要的穩定力量。本期「二十一世紀評論」以「世界變局中的全球南方」為題,邀請了三位學者從理論、外交和政治層面作多角度的討論。

二十一世紀評論
世界變局中的全球南方
景 軍:南部理論:動態、多元、開放的參照系
任 曉:從「第三世界」到「全球南方」——中國對外政策的視角
何包鋼:建構、動員和爭奪——全球南方話語的批判性審視

學術論文
沈志華:中蘇同盟、朝鮮戰爭與中共武力攻台的困境(上)
忻 懌:中美「制蘇安全協調關係」演化進程中的越南因素(1971–1980)
蔣華杰:從「三個世界」到「南南合作」:中國第三世界政策的轉型(1978–1991)

景觀
奚 源:終結之後的歷史:後斯大林時代東方集團的實驗藝術

學人往事
彭國翔:唐君毅的夏威夷經驗

學人風采
張 寧:重返1949年中國革命:沈艾娣教授訪談(下)

書評
黃 菲:毛時代人類與自然的互動——評何其亮《人民的西湖:毛澤東時代的宣傳、自然與能動性(1949–1976)》
方萬鵬:當「野獸」遭遇「文明」——評鄭麗榕《文明的野獸:從圓山動物園解讀近代台灣動物文化史》

詳細內容請瀏覽:https://www.cuhk.edu.hk/ics/21c/zh/issues/c209.html


《中國語文研究》第45卷第1期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本期刊載三篇文章:
  1. 吳家軒:重探粵語句末疑問「嗬」的句法:句末助詞和代句詞
  2. 王繼新、袁華鴻:致使性視角下的語法多功能性:以嚴州(建德)方言詞素「把」為例
  3. 許筱潼、陳米田:漢英自移事件句語義整合模式差異及動因:路徑及其載體
期刊由Sciendo(原De Gruyter Open)以開放取用形式發行,文章可以從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的網頁下載:
https://www.cuhk.edu.hk/ics/clrc/
返回
學術論衡:「宋王臺文化記憶」學術研討會
最新消息:第十一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活動預告:中國文化數位研究傑出學人講座
活動預告: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體驗系列」
活動報告:中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人公開講座系列
活動報告:「從背景出發閱讀和理解中國地圖」公開講座系列
活動報告:嶺南文化研究計劃
活動報告: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最新出版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5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