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於2015年成立訪問學人計劃,邀請東亞地區著名學者到訪香港中文大學作學術交流。今年,中心邀得石之瑜教授擔任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2015訪問學人。石之瑜教授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台灣大學講座教授,專長國際關係、中國研究及文化研究等領域。他的學術著作包括:Post-internationalRelationship Reconsidered: The Pre-modern Politics of Gongsun Long (2015); Harmonious Intervention: China's Quest for Relational Security (2014); Siniciz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elf, Civilization and Intellectual Politics in Subaltern East Asia (2013); Civilization, Nation and Modernity in East Asia (2013); On China By India: From Civilization to Nation State (2012); Autonomy, Ethnicity and Poverty in Southwestern China: The State Turned Upside Down (2007), Navigating Sovereignty: World Politics Lost in China (2003)等等。 石教授於2015年10月13日主持公開講座,題為「中華性,華人性,與後華性:比較東南亞的華人與中國研究」。石教授分享了他其中一篇文章「中華再連結:從華人性到後華性」,文章摘要如下: 本文探討香港、台灣兩地在中華、後西方及西方框架下的困難定位。大陸化有潛力在全球自由主義框架之外重新界定香港與台灣,然諷刺的是,它同時消磨兩地本身特有的華人性。後華性身份認同由此而生。 一方面,同為前殖民地的香港和台灣均不滿中國國際關係無法贊同後西方這樣一種位置界定,並壓制後西方觀感。另一方面,兩地同時抵抗中國民族主義,並以各自的方式挪用自由主義,正正體現典型的後西方特質。大陸化最終折射出後華身份認同的過程,期間各方可隨時重拾共同的文化資源從而互相認同為中華想像共同體,實際上各方意識到的是自身獨特的華人性。 華人性在概念上容易讓人誤以為華人性僅僅關注世界華人群體之間的差異。華人社群之間確實各有差異,但還應該繼續關注這些差異本身。後華性正正指向這些差異本身,並把研究的目光轉向差異的相互關係,關注華人社群重新建立連結的機制。正因為每一個華人社群都是獨特的個體,因此使用了泛指的「後」(華)來界定。然而,華人社群得以重新連結的基礎恰恰來源於(儘管是想像中的)共同的文化資源。 後華議程的關鍵在於發現共同文化資源如何被引發。在有關社會及個人身上,引發共同文化資源的機制,過程和結果與其中內含的自由主義總是相互組構的關係。華人社群之間的關係與自由主義構成一種「雙議題」或「非合成的辯證關係」,並能發展出混合的、單獨的或是循環的議題。在這個意義上,後華性也具備後西方特質。台灣和香港自由機構的運行受到大陸化的影響,但不管是積極地還是消極地,大陸化必定針對自由主義做出自身調整,使得中國的話語、機構及政策可以促進香港和台灣的華人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