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的電子通訊簡介了由文學院教授進行的知識轉移項目。今期,我們選取當中兩個項目,為大家深入介紹其舉辦的活動及推行過程,細看他們如何透過公眾教育,職業培訓和文化藝術節目,將研究成果轉移社會,惠及社群:
1. | 「積極老年系列」-黃慧貞教授 |
2. | 「多元文化行動」-譚少薇教授 |
讓我們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公共教育,職業培訓和文化藝術節目,將知識轉移的經驗。
「積極老年系列」-黃慧貞教授
(1) 長者參與及文化介入;及
(2) 紀錄長者保育香港文化遺產電子檔案庫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分別於去年度及本年度,獲知識轉移項目基金撥款,資助由黃慧貞教授策劃的積極老年計劃。
去年計劃的主題為長者參與及文化介入。透過工作坊,長者探討年齡友善的課題,並以不同角度討論香港都市的年齡友善情況,如文化符號、口述歷史、消費空間、休憩空間及無障礙社區等,從而了解長者對年齡友善情況的意見及感覺。當中使用數碼相機及手機紀錄生活最受長者歡迎。在社區考察活動期間,計劃鼓勵參加者拍攝考察的地方,從而表達他們對空間的觀察。
計劃將部份長者所拍攝的相片及對生活空間的意見,製作成展板,並於《長者眼中的年齡友善社區》展覽展出。總括而言,較受長者關注的,是香港城市發展一直以來只倚重工商界、專業及政黨人士意見,長者自身的生活經驗和他們對社區的看法卻為社會所忽視。
本年度計劃的焦點是在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工作上,賦予老年人更多的參與權。透過參與文化活動及探訪文化承傳人與組織者,讓長者了解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及認識帶領文化承傳的長者,從而再思考及轉化積極老年的意義。此外,鑒於現時不少文化承傳人年過六十,此計劃將訪問這些承傳人,了解他們在本港文化承傳上的角色,並製作電子檔案庫以作紀錄。計劃更會透過討論,了解參與計劃的長者對活動的期望和興趣,繼而定下數個主題,分別為香港食物文化、功夫、宗教及少數族裔、香港電車與中西區歷史探索等。其中一位參加者表示活動有趣,洪拳大師林祖及灣仔藍屋的簡介,引發他回想小時候在灣仔的生活,他曾到灣仔藍屋的洪拳武館內看「跌打」;館內的擺設,現在還記憶猶新。此外,有參加者對工作坊提到的兵器-鐵尺歷史感興趣,並且嘗試舞動及體驗兵器的使用。參與考察的長者同時為文化承傳人的訪問設題。
「多元文化行動」-譚少薇教授
人類學系譚少薇教授舉辦了一系列題為"多元文化行動"的工作坊,以提升香港社會對族群和文化多樣性的認識。其中,「印度文化工作坊」已於2014年圓滿結束。而2015年的「尼泊爾人在香港──社會邊緣化、歧視、和賦權」工作坊亦順利完成。工作坊涵蓋課題廣泛,包括宗教、節日、醫藥,性別與家庭、教育和就業方面的歧視,及文化身份的認同。這兩個工作坊強調少數族裔人士以專家及夥伴的身份參與活動,並重視華裔大專生的加入,學習作為本港文化遺產一部份的少數族裔文化。
本項目開創了兩層式跨文化教育模式。第一層為文化指導員培訓計劃,包括研討會、實地考察、跨文化體驗,策劃研究、項目設計及展示工作坊。第二層進而把多元文化,以多媒體演示方式,推廣至就讀中學和大專院校的本地學生。培訓計劃及演示當日的資料已輯成資料冊,免費派發予中學、圖書館,和相關機構作教學用途。
按參加者意見調查顯示,香港的青少年普遍缺乏一個文化敏銳的環境、跨文化知識和經驗。他們對有機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朋輩交朋友,顯得十分雀躍,並期望共同努力,朝著實現平等社會的目標邁進。
夥伴計劃為尼泊爾工作坊的一大亮點。華裔大專學生和尼泊爾青少年以小組形式,合作策劃以社區為基礎的項目,如以話劇形式展示少數族裔在香港長大的經歷,尼泊爾傳統運動──卡巴迪(Kabbadi),節日交流,以及展示在港居喀兵(Gurhkas)的歷史展覽。在過程中,他們體會到,儘管大家背景不同,但卻有著相近的興趣、價值觀和期望。這足以證明友誼不分族群界限,而年輕一代樂於擁抱文化差異,並為香港作為一個真正跨文化、國際化的大都會作出努力。
兩個工作坊的內容和製作,可在"多元文化行動:南亞人在香港"網站瀏覽。
這些製作目的為公眾人士,提供有關香港少數族裔的文化及生活資料,並鼓勵用家,尤其是中學教師、學生和前線社工更了解南亞文化,從而制定更有效的相關項目。
正在展開的「巴基斯坦文化工作坊」,是多元文化行動系列中的第三個工作坊,於2015-16年度舉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