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於2026年初舉辦第十八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及工作坊,本屆主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傳播研究」,將由本院中華傳媒與比較傳播研究中心(C研中心)主辦。歡迎有興趣的學者申請,申請成功者將於2026年1月至2月獲邀到訪香港中文大學13天,並在2026年1月30日至31日舉辦的工作坊上宣讀論文。 工作坊主題 作為一股顛覆性力量,人工智能正重塑傳播形態、研究方法,乃至科學探索的認知範式。本屆工作坊誠邀學者透過這些相互關聯的視角,批判性審視人工智能在傳播研究中的多維角色。我們一方面歡迎學者發表最新關於人工智能在傳播領域中發展、應用,以及影響的經驗研究,同時亦歡迎學者對人工智能如何革新研究方法以及改變對知識生產的理解進行具體討論和分析。本次工作坊有四個分主題: 1. 人工智能的使用與社會影響 人工智能如何改變資訊生產、傳播路徑與媒介效應?投稿論文可剖析人工智能主導的傳播環境中湧現的新型傳播模式、不同領域的傳播者如何應用人工智能工具、民眾對人工智能的認知等等。 2. 人工智能發展和社會宏觀因素之間的關係 人工智能的發展如何被制度和社會結構影響?它又如何影響制度和社會結構?投稿論文可探討個人、公眾、科技、媒體,以至國家機構之間權力關係的流變、人工智能發展背後的制度基礎和政治經濟因素等。 3. 人工智能作為研究方法 人工智能驅動的工具如何推進傳播研究中量化、質化或混合方法的創新?我們期待運用人工智能實現研究設計、數據分析或實證模型突破的案例,展現其催生理論革新的潛能。 4. 人工智能對知識論的衝擊 人工智能如何衝擊並重新定義知識生產與科學探索的基礎?歡迎通過系統整理當下研究或者跟過往科技發展對知識生產的影響作歷史對比等方式,探討「AI for Science」範式轉移、知識生產者的自我定位,或人類直覺與人工智能邏輯間認知張力等議題。 申請方式 1. 凡對此專題有興趣且積極參與學術研究之華語學者,職位與居住地不拘,均歡迎申請。 2. 請於2025年8月1日前遞交簡歷及一份2,000字以內的中文論文長摘要。每位學者只能以第一作者提交一份摘要。 3. 我們亦鼓勵學者提交補充資料,可以包括初步研究發現(尤其是圖表)或是已經初步完成的稿件。 4. 工作坊委員會將審閱所有摘要,並向初步入選的論文作者提供修改建議。 5. 邀請名額約為10人。申請結果將於2025年8月20日左右公佈第一輪入選名單。第一輪入選者應於2025年11月20日前,提交論文全文,工作坊委員會將進一步議決,並在2025年11月30日前公佈最後入選名單。 6. 論文須依照《傳播與社會學刊》體例及 APA 格式撰寫,字數請勿超過18,000字(包括表格、圖表和參考文獻)。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