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葛菲雪教授榮獲香港美國商會聯同南華早報舉辦的「具影響力的女性會議及頒奬典禮」選為「2012年度傑出專業女性」。
這項旨在整合醫療服務及社會需求的計劃於二零一二年九月正式開始。它提供多學科交叉的衞生服務,以及為弱勢人群架起融入健康活動的橋梁。
今年的畢業典禮於11月29日假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逸夫禮堂舉行。逾一半畢業生攜同家人及朋友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作為主禮嘉賓參加了是次典禮。
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應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的邀請,於十月二十日出席于天津舉行的首屆學術年會。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於去年12月成立,是次學術年會對於內地災難醫學學科的建立與災難醫學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CCOUC研究員于會議中向全國一百多位優秀的災難救援醫學專家和學者 發表了「貧困地區災害防備和災難經歷的關係」及「香港核事故應急預案」的專題報告,並與一眾學者交流和展示災難醫學取得的最新成果。
中風是香港第四大死亡殺手,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高血壓視網膜病變都與中風有關。視網膜血管是唯一可直接以肉眼看見的血管,它和腦血管都有相同的胚胎起源、組織結構與及因糖尿病和高血壓所引起的病理變化,故檢測視網膜血管亦有助檢視腦血管的情況。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生物統計學學部徐仲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全自動的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有助糖尿病患者檢視腦血管狀況,評估中風風險。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三日,CCOUC 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教授獲邀到英國牛津大學臨床研究生院的研討會作演說。是次研討會為牛津醫學論壇的其中一部分,論壇旨在讓實習臨床醫生能參與各方面的醫學研究。陳教授發表了一份主題為「實證人道醫學救援:溫度改變對亞洲城市健康影響的啟發」的研究報告,並與參與論壇的研究生分享科研實證,增加了世界各地對於氣候變化為亞洲大都會帶來的健康影響的瞭解。
一項題為「在多民族貧困省份進行高危吸煙人群中活動性肺結核篩查的運籌學研究」近日獲得世衛組織亞太辦公室的資助。
CCOUC 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長陳英凝教授獲邀出席世衛「緊急健康風險管理框架及改善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諮詢會議」,就世衛擬定的緊急健康風險管理框架(「框架」)草案提供專業意見,為成員國提供緊急風險管理指引。
港深職業健康高峰論壇於11月2-3日假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成功舉辦。此次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職業和環境健康學部與深圳市職業病防治院共同主辦。
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部於2012年產生PRIDE的概念,希望將現今的創意、研究及發展資訊帶給本地基層醫療的專業人士。此計劃由在尖沙咀唯港薈舉行的「基層醫療:新證據,新發展,新創意 2012大會」揭開序幕。是次大會是與衛生署基層醫療統籌處合辦,並獲得香港特區政府的專業服務發展資助計劃的大力資助。是次活動十分成功,超過240位香港的基層醫療醫護人員參加。
2012年10月期間,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講師王皓翔博士喜獲兩項會議榮譽獎項。
*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highlighted with impact factor 5.0 & above OR top 10% in the category: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