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第15期
|
一步一足印 |
「圖騰跑2014」在10月4日舉行,四名善衡跑手組隊參與了16公里Chill with the Wild賽事,考驗體能之餘,同時藉着沿途的視覺和聽覺刺激啟發思維。賽事始於城門水塘,終點為全港最高的大霧山。除了欣賞青山綠水等美麗景緻,跑手更可為基督教正生書院的校園改善工程籌募經費。最終,善衡隊在84隊參賽隊伍中名列第11名。
|
 |
呼吸的節奏 |
「要改善泳術,最重要是放輕鬆,放慢呼吸和注意泳姿,水的阻力會因而減弱,你會省卻更多氣力,游得更遠。」胡達昌老師是中大游泳隊其中一位教練,也在善衡書院組織體育活動和院隊,少年時曾經代表香港參與巴塞隆那奧運會和北京亞運會。儘管胡先生在泳壇戰績彪炳,但為謙遜敦厚,待人處事游刃有餘。
|
 |
跨文化對話的觸發點 |
我們身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隨着電子產品日漸普及,我們只要用手指輕輕觸碰螢幕,就可以接觸海量的資訊,無是國際事務、文化活動或是推廣資訊。科技發展雖然提升了人與事的連繫,但未必可以促進跨文化的智性交流,親身接觸五湖四海的人就不同了。六位善衡學生代表書院到首爾出席「泛亞學生論壇」,他們親身經歷到跨文化對話的觸發點。
|
 |
在維也納進行科研實習的經歷 |
實習是學生在專業領域中應用學術理論和累積業界經驗的大好機會。善衡書院本年度畢業生代表譚玉琪參加了歐洲的研究實習計劃,讓她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研究環境裡學以致用,建立專業網絡,為她報讀研究院探究疾病背後的分子機制、投身科研行列鋪路。維也納生物中心暑期學校一共收到世界各地逾1,200項實習申請,只從中挑選來自15個國家共21名實習生,琪琪就是其中一位。
|
 |
共進新里程 |
2014年11月20日,第二屆善衡書院畢業生穿上代表不同學院的畢業袍,續一上台從辛世文院長和何子樑醫生手中接過畢業證書和書院紀念品。當書院學生輔導長黃錦波教授讀出一個名字,台上的大螢幕會出現那位學生的照片和名字。這個畢業典禮的每一項細節,都反映出書院十分重視每位畢業生的出現,在善衡這個家,每一位畢業生都是獨特的。
|
 |
醫者心懷 |
善衡書院醫學會第二任會長黃雪儀說:「書院不僅是我們住宿的地方,更是充滿生命力的地方,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2014年11月14日,黃雪儀在醫學會週年晚宴向與會者報告學會的工作成果,內容涵蓋推廣健康生活,以及促進醫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和互相扶持。醫學會在一年前正式成立,何子樑醫生當時把象徵關懷病人的骷骨,交付善衡醫學會首任會長李淦暘,而李淦暘則在同樣的場合把骷骨交給黃雪儀,甚具薪火相傳之意義,亦同時意味着「醫者心懷」在這個交流密切的群體中彼此傳承着。
|
 |
啟迪卓越新一代 |
善衡書院積極推動和培育書院的本地和國際學生追求卓越,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獎學金,以表彰學術成就出眾,以及在創意、社區服務、體育與領袖計劃、品格和貢獻書院方面具優秀表現的同學。高桌晚宴暨獎學金頒獎典禮在11月12日舉行,辛世文院長、何子樑醫生及何夫人當晚向表現傑出的學生頒發了合共九十九項獎學金。
|
 |
社會公義再想像@ Café Philo |
Café Philo源於法國,在19世紀如雨後春筍,而且凝聚了一眾知識份子在品嘗咖啡或紅酒之時開懷暢談,話題涵蓋哲學、生與死、美學至社會議題等,講者與參加者在這獨特的互動空間分享銳見之時,總會啟發新思維。10月7 日,書院為營造善衡同學交流睿智的氛圍,在悅閱軒舉辦首次Café Philo,題目定為「社會基層,關我咩事?」,邀得周佩波先生及何偉航先生與善衡同學深入交流社會公義議題。
|
 |
勇者無懼 |
展示勇氣有很多方式。有人為拯救他人而捨棄自己的性命,有人犧牲小我而成大我。善衡書院利國偉堂堂主周天諾以其機智勇敢的表現,贏得書院上下的掌聲。書院早前發現有來歷不明的針孔攝錄機安裝於宿舍女廁,立即通知各同學,阿諾於是提高警覺,於10月7日在同學的協助下勇擒疑犯。
|
 |
家有訪客 |
善衡書院在秋季接待了來自各方的訪客,向他們介紹中大獨特的書院制度和這個推行全宿共膳的「家」。藉着校園導賞,訪客了解到書院設施如何促進學生發展,親身感受到多采多姿的書院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