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曼教授主持第三十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旨在發揚學術風氣及推動文化交流,歷屆主講者無不是在中國文化各研究領域中有重要貢獻與突出成就的中外學者。自二○一三年起,此講座獲「陳志新先生中國文化基金」永久贊助。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胡應湘'58講座教授和東亞研究及歷史學教授艾爾曼教授應本院之邀,於今年三月上旬為第三十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擔任主講嘉賓,其間主講三場公開講座。本院特於三月三日晚上於雲起軒舉行晚宴,筵開二席,熱烈歡迎艾爾曼教授蒞臨。

第一講「朝鮮鴻儒金正喜(1786-1856)與清朝乾嘉學術」於三月三日在中大邵逸夫堂舉行,由院長黃乃正教授主持。艾爾曼教授指出金正喜在十九世紀朝鮮學者中影響甚巨,以擁有弟子三千(與孔子一樣)聞名於世。他年輕時曾隨朝鮮貢使造訪北京,結交諸多漢學文士。從他的多部著作和論述中,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後乾隆時期」中國與朝鮮文人的政治意識與文化思想。

第二講「大逆轉:前近代世界中的中、日、韓 (1590-1890)」於三月四日假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主持人為文學院院長暨歷史學講座教授梁元生教授。是次講座從一個在二○○六年出現的關於中日甲午戰爭的網絡爭議說起,探討二十一世紀中日兩國在歷史領域中正面對壘所帶來的新狀況,從而揭示戰爭與文化史之密不可分。

第三講「十八世紀日本與中國對皇侃《論語義疏》之再認識」於三月八日在康本國際學術園二號演講廳舉行,由歷史系張曉宇教授主持。公元一七四○年左右,日本儒學家發現了一部在南宋晚期已經佚失(1200-1250)的孔子《論語》疏證。這部《論語義疏》於一七五○年出版,其印本亦被送往中國,為中國中古經學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源。

三場講座反應非常熱烈,吸引不少校內外師生參與,聽眾們皆於問答環節踴躍發問文流。


回到今期
畢業校友重聚新亞校園(2017)(預告)
一九六七年校友畢業五十周年重聚活動(預告)
劉小鷹校董主持2016/17年度「新亞當代中國講座 」(第三講)
艾爾曼教授主持第三十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Professor Peter WH HOLLAND主持第三屆「任國榮先生生命科學講座」
新亞書院/耶魯大學學生交流活動
表達及溝通技巧訓練
第四屆新亞青年學人計劃(活動總結)
2016/17新亞書院學長計劃中期晚宴
1997年畢業校友20周年重聚晚宴
新春同樂午宴2017
新春聯歡晚會2017
2017畢業班聯絡人
馬上行動,讚好書院Facebook專頁!
新亞校史館延長週六開放時間
新亞書院網頁
新亞校友會網頁
捐款
電話: 3943-1585
傳真: 2603-5418
電郵: angelaswlee@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