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專題】書訊六則

本院六位師長及校友所著新書於近月出版,請按詳情瀏覽各著作之介紹。


《談心    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
金聖華(本院榮譽院務委員)

金教授與名人林青霞相交十八年,經常相約暢談讀書寫作心得與生活感悟,互相扶持,而這本新書正是記錄林青霞影星以外的真實面貌。書中共有文章23章,主要記述金、林兩人相交的經歷,旁及林青霞息影以後從事文學創作的轉變。書末另附金教授近年寫作的6篇小品包括〈歷史長河的那一端〉、〈「我才七十九!」〉及〈奼紫嫣紅遍地開〉等。此書得林青霞及台灣作家白先勇作序推薦。




《女仔館興衰:香港拔萃書室的史前史(1860-1869)》
陳煒舜(本院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女仔館」英文全名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與今日香港幾所名校拔萃男書院、拔萃女書院甚至協恩中學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所學校在香港歷史上存在了9年,對後來的雙語教育、女性教育模式產生重大影響。

本書由陳教授與另一作者方穎聰合著,書中以大量罕見資料,從著名書院校史入手,聚焦於「女仔館」之興衰及其與社會之互動,探析香港雙語教育史、香港早期女性教育,以及名校背後的淵源,同時展現香港中西混血社群、宗教團體辦學乃至香港社會觀念變化等歷史發展。


《離「香」別「港」二十年》
周瑞𪊟(83/市場)

周博士於1986年起任職香港貿易發展局,其間先後於日本東京、澳洲悉尼及美國紐約之海外辦事處工作20年,對三國之政治經濟環境有深入了解。本書匯集周博士在海外工作之見聞經歷,除了誌記往事,又能啟示讀者世界當前發展,如經濟泡沫、民粹政治和兩極化社會等等,甚具閱讀價值。書末尚有周博士創作以疫下生活為主題的小品。


 
《公共關係——理論與實踐》
曾立基(88/新聞與傳播)

公共關係是機構工作的重要環節,從事公關行業逾三十年及於大學教授公關課程近三十年之曾校友,運用歷年積累的知識與經驗出版這部著作。書中從公關的定義開始,按照參與人員、媒體類型、表達形式,以及危機與責任管理等範疇,講解實踐良好公關的工作方式,十分適合修讀公關課程的同學及有志投身公關行業人士參考。




《字旅樂相逢》
馮珍今(76/中國文學)

本書為《字旅相逢》、《字旅再相逢》後,馮校友《字旅》香港文化人專訪系列的第三本著作。書中收錄了12篇專訪,受訪者來自各個文藝領域,包括年輕導演卓翔、藝術家趙廣超、作家林琵琶、舞蹈家梅卓燕、小說家董啟章、作曲家高世章、書畫藏家許禮平、粵劇藝人高潤鴻、謝曉瑩夫婦、工程師吳邦謀、導演關錦鵬、粵劇名伶尹飛燕和吳仟峰。



《中日字詞趣談》
陳志誠(62/中國文學)

日本語中也有使用到漢字,從漢字運用的角度來說,中日各有不同甚至相互借鏡,不少課題值得探索。陳教授這部小書以中日慣常習見的字詞為例,談談彼此運用上的異同,以引起讀者對這一課題的注意和興趣。


回到今期
【書院快訊】本院院長陳新安教授獲委任為中大協理副校長(教育)
【書院快訊】本院主要人事變動
【文化專題】書訊六則
【文化專題】文章轉載:〈粵澤四海丹青意 藝滿八方嶺南情〉
【文化專題】文章轉載:〈回憶唐君毅先生〉
【學生發展】2021/22年度新亞書院/耶魯大學交流活動
【學生發展】新亞書院/韓國梨花女子大學 — 全球學生夥伴計劃(只有英文)
【學生發展】新亞劇社2022年周年公演圓滿結束
【學生發展】飲食文化短片創作比賽結果公布
【教職員參與】于君教授獲中國工程院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學獎」
【教職員參與】李文俊教授與張翔教授獲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2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教職員參與】許建斌教授獲頒卓敏電子工程學教授
【教職員參與】Bryan Mercurio教授獲頒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銜
本院教師升遷消息
【教職員參與】惜別午宴及頒授長期服務獎
【教職員參與】教職員聯誼會活動回顧三則
【教職員參與】校園文化委員會活動回顧兩則
【教職員參與】新隸屬本院教師(5月中旬至8月)
【校友聯繫】訃告:鄭海泉博士
【校友聯繫】三位校友獲續任/委任第六屆特區政府主要官員
【校友聯繫】榮獲政府2022年授勳之新亞校友
【校友聯繫】三位校友於「第十六屆香港藝術發展獎」獲獎
【校友聯繫】《中大校友》6月號訪問本院校友
【校友聯繫】海外校友會消息
【活動及展覽預告】錢穆圖書館展覽
電子簡訊邀稿
新亞書院網頁
新亞校友會網頁
捐款
電話: 3943-1585
傳真: 2603-5418
電郵: angelaswlee@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