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及展覽預告】錢穆圖書館展覽

12年的對話(張若菲及何賀堯聯展)
展期: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九日


「山之回聲 這麼近 近在咫尺」(李寶雯個展)
展期: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九日

是次展覽中,主要展出Christine的繪本手稿及畫作, 展品將於中大兩處地點分別展出,山上與山下的作品互相呼應,有如山之回聲。人生中,走過不同的階段,當中一定會遇上難行的路,那就給自己肯定的回應:「這麼近,近在咫尺!」,然後再前行。
 
李寶雯於香港出生及接受教育,二〇一八年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文學碩士學位。Christine為業餘城市草繪愛好者,從事培訓工作十多年。自小熱愛藝術,曾習中國畫。她運用不同的媒介繪畫,表達心中所想,深信藝術與生活相融,嘗試將藝術元素帶到工作間。


「失序」謝旻蒑及張寶怡聯展
展期: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三日
 

我們是兩條電線,連接了變壓器(王建文及鄭泳昕聯展)
展期:二〇二三年一月三日至十三日
 
王建文,生於一九九八年,中大藝術系學生,主要以日常物和裝置為創作媒介,創作多以日常生活和自身經歷為主,嘗試透過藝術去探索土地與其的關係。王喜歡在城市中作日常觀察,以作品提出對社區議題的關注和回應,喜歡與人產生連結和探討之間的關係。
 
鄭泳昕,生於一九九九年,中大藝術系學生 ,主要以現成物及裝置為創作媒介。散步愛好者,喜歡在街道尋找人們所謂日常的「日常」作為創作的主軸。現時使用日常生活的物件進行創作,近期目光投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把日常體驗轉化為錄像。

12年的對話(張若菲及何賀堯聯展)

12年的對話(張若菲及何賀堯聯展)

「山之回聲 — 這麼近 近在咫尺」(李寶雯個展)

「山之回聲 — 這麼近 近在咫尺」(李寶雯個展)

「失序」(謝旻蒑及張寶怡聯展)

「失序」(謝旻蒑及張寶怡聯展)

「失序」(謝旻蒑及張寶怡聯展)

我們是兩條電線,連接了變壓器(王建文及鄭泳昕聯展)

我們是兩條電線,連接了變壓器(王建文及鄭泳昕聯展)

我們是兩條電線,連接了變壓器(王建文及鄭泳昕聯展)


回到今期
【書院快訊】本院獲田家炳基金會捐贈一千五百萬港元 支持新設「靈根再植.同育英才」計劃
【書院快訊】書院與學生會聯合出版《誠明》小冊
【書院快訊】七十三周年校慶暨獎學金頒獎典禮
【文化專題】鄭吉雄教授主講第八屆新亞儒學講座
【文化專題】劉佩瓊教授主講二〇二二/二三年度新亞當代中國講座
【文化專題】文章轉載:李潤桓〈用硯.賞硯.藏硯〉
【學生發展】二〇二一/二二年度「優異生獎狀/傑出服務獎狀暨學生成就嘉許典禮」
【學生發展】新亞七十三周年校慶活動總結
【學生發展】第十屆新亞青年學人交職晚宴
【學生發展】學長計劃二〇二二/二三成立典禮
【學生發展】同學獲獎
【教職員參與】任洪亮教授與呂寶儀教授獲頒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香港)二〇二二
【教職員參與】四位本院教職員獲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科學基金」
【教職員參與】許建斌教授獲選為「二〇二二年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教職員參與】書院教職員聯誼會歡迎新聘同仁午宴
【教職員參與】新隸屬本院教師(九月至十一月)
【校友聯繫】新亞校友暑期親子活動二〇二二
【校友聯繫】書院校友重聚活動
【校友聯繫】書院成立校友籌募小組 拓展校友網絡及發展資源
【校友聯繫】《中大校友》九月號訪問本院校友
【校友聯繫】訃告
【校友聯繫】海外校友會消息
【活動及展覽預告】錢穆圖書館展覽
電子簡訊邀稿
新亞書院網頁
新亞校友會網頁
捐款
電話: 3943-1585
傳真: 2603-5418
電郵: angelaswlee@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