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中大為何需要校園發展計劃? 答: 中大作為研究型綜合大學,必須具備相關設備以應教研需求;大學將在2012年恢復本科四年制,並會落實為未來十年的重要發展擘劃方向的策略計劃,因此,大學須為其校園發展,制定放眼至2021年及以後的長遠規劃。 問: 委員會是否最終揀選了凱達環球有限公司 / 葛艾活建築師事務所所提交的初步計劃建議書? 答: 委員會是次揀選的,是一隊卓越的專業團隊,而非他們提交的初步規劃設計概念。有關初步設計,只是用作評審其團隊的規劃理念及能力。他們的獲選,並不表示大學已採納他們提出的初步建議方案。 問: 未來校園發展計劃的時間表是怎樣的? 答: 計劃將分4個階段:首階段(18 星期)會仔細勘察校園、進行技術及規劃評估,並舉辦工作坊,了解不同大學成員的關注;第二階段(12 星期)會就收集的意見制訂初步校園發展計劃建議,繼續收集大學成員的意見;第三階段(18 星期)會修訂建議,並繼續就建議收集意見;而第四階段(6 星期)則完成制訂方案建議。期間,委員會將一直與大學成員保持溝通,吸納他們的意見。 問: 曾有報導指,校園發展計劃的藍圖中沒有應林堂、明華堂、華蓮堂等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是否代表會拆掉它們? 答: 絕無此事,中大到現時為止,並未有任何校園發展計劃的方案,亦沒有建議或計劃將應林堂、明華堂及華連堂等宿舍拆卸。事實上,中大給予4 所顧問公司提交初步建議書的指導原則之一,包括「保存校內的建築」。有關拆卸書院舊宿舍的說法,相信是誤把顧問公司的一些設計當作校方的最終決定。 問: 如何確保建議中的發展計劃不會對中大的自然風貌、傳統建築物、以及其幽靜的環境造成影響? 答:大學對校園發展及環境保育同樣重視,並將依循環保和傳統保育的原則發展校園。 大學早已於校園計劃委員會之下成立校園景觀美化委員會、校園岩土事務委員會及因應個別項目設立的建設委員會,以確保所有建築和校園改善計劃均取得平衡發展。這些委員會亦會根據既定的校園樹木保育政策,審批有關發展項目。 大學一直堅守「一棵樹也不能少」的原則。每棵受基建工程影響而未能移植的樹木,校方保證在校園別處種植多於一棵新樹木以作補償。 欲了解更多校園發展計劃的相關資料,請留意其網頁www.cuhk.edu.hk/cmp最新公佈。 (參考資料:香港中文大學校園發展計劃宣佈委任國際知名建築師新聞發佈會 - 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