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專題】伍安祖教授主講第七屆新亞儒學講座

第七屆新亞儒學講座已於10月圓滿結束,主講嘉賓為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亞洲研究學系歷史、亞洲研究及宗教哲學教授伍安祖教授,主持了共兩場演講。

「新亞儒學講座系列」由夢周文教基金會贊助於2013年成立,每年將邀請一位對儒學研究有傑出成就的學者來院演講,藉著於不同議題之討論,引起學術界及社會上更深入探討儒學之興趣。
 
第一講「儒家思想的綜合展現:存在關懷與概念範疇」於10月23日下午3時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會議室舉行,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鄭宗義教授主持。伍教授向大家介紹了人生處境上儒家思想所關注的議題,其中包括:人的終極型態與超然性、人性的本質、社會結構、歷史感觀、人與自然的關係等等,並以這些我們熟悉的命題,進一步解釋當中的概念範疇,如「天」、「道」、「天命」、「性」、「正名」、「先王」、「聖」、「君子」、「陰陽」,帶領聽眾了解儒學的世界觀。
 
第二講「比較視角下儒家經注與西方詮釋的相遇與缺憾」於10月29日下午4時30分在香港中文大學李兆基樓四號演講廳舉行,由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黃勇教授主持。除了延續了上一講所關注的問題框架,伍教授提及到儒學在某程度難以脫離西方視覺的檢視及干預。不少學者無可避免地使用了西方的語言和角度來詮釋儒學本身。的確,從比較不同的文本與角度來探究儒學典藉能夠豐富儒學本身或對儒學理論有新的閱讀,尤其對今時今日以誇文化角度去理解儒學有著深遠的意義。然而,這樣卻有機會將儒學本身放進了西歐系統的導向之中,構成一種在誇文化上的學術爭議。伍教授強調我們必須要透過閱讀經典文本,提取其超越時代的想法,以了解儒學的真諦。
 
伍教授在短短的兩場演講當中帶出關於個人安身立命、社會的結構層次、儒學的哲學地位等等值得關注和深思的問題,令在場聽眾提出了不少的討論與回應。此外,新亞儒學講座伍安祖教授著作展覽亦已於10月8日至11月5日在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地下順利舉行。


回到今期
【書院快訊】余英時教授追思會
【書院快訊】第七十屆畢業典禮
【書院快訊】七十二周年校慶暨獎學金頒獎典禮
【書院快訊】阮德添林哲玄獲委為本院校董
【書院快訊】書院與學生會聯合出版《誠明》小冊
【文化專題】伍安祖教授主講第七屆新亞儒學講座
【文化專題】院長陳新安教授主講新亞書院中國文化講座
【文化專題】林漢明教授主講新亞書院文化講座第一講
【文化專題】文章轉載:徐志宇〈丁衍庸的藝術與記憶〉
【學生發展】2020/21年度「優異生獎狀/傑出服務獎狀暨學生成就嘉許典禮」
【學生發展】新亞七十二周年校慶活動總結
【學生發展】學長計劃2021/22成立典禮
【學生發展】第九屆新亞青年學人交職晚宴
【教職員參與】于君教授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教職員參與】何旭華教授榮獲美國數學學會Chevalley Prize in Lie Theory
【教職員參與】本院教師升遷消息(八月補)
【教職員參與】新隸屬本院教師
【教職員參與】歡迎新聘同仁午宴
【校友聯繫】訃告兩則
【校友聯繫】院長會見海外校友會
【校友聯繫】本地及境外新亞校友組織歡迎校友加入
電子簡訊邀稿
新亞書院網頁
新亞校友會網頁
捐款
電話: 3943-1585
傳真: 2603-5418
電郵: angelaswlee@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