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兌教授主講2018/19年度「新亞當代中國講座」(第一講)

由黃烱強拿督基金永久贊助,本院於十月十二日在中大邵逸夫堂,舉辦了2018/19年度「新亞當代中國講座」第一講,邀請了暨南大學質譜儀器與大氣環境研究所吳兌教授,以「PM2.5的近期熱點與中國大陸灰霾天氣的長期變化」為題,分析中國的灰霾天氣變化,並透過比較不同國家情況,提出他的觀察和意見。講座的主持人為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姚曉強教授。

吳教授長期從事大氣物理化學、大氣環境研究工作,對於災害性濃霧、灰霾天氣、PM2.5有深入研究。講座開始時,他先介紹「霧」和「霾」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建議大家可以「灰霾」取代 「霧霾」來形容大氣污染。 他指,灰霾天氣由氣溶膠細粒子PM2.5污染造成。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和城市化進程加速,人類活動令大氣氣溶膠污染日趨嚴重,空氣能見度越來越低,逐漸形成灰霾天氣。

 

世界各地針對灰霾天氣有不同的措施,中國相比外國較遲開始處理相關問題。但吳教授認為,中國珠三角地區近十年處理灰霾天氣問題成效顯著,京津冀、長三角減排亦初見成效 。他又提醒,臭氧與細粒子氣溶膠有此消彼長的關係,因此處理灰霾天氣時要仔細計劃,以免造成更難控制的臭氧問題。


回到今期
中大校友日- 書院活動 (預告)
新亞書院文化講座 (預告)
新春聯歡晚會(預告)
畢業校友重聚新亞校園2019(預告)
新亞書院六十九周年校慶
六十九周年校慶獎學金頒獎典禮及午宴
吳兌教授主講2018/19年度「新亞當代中國講座」(第一講)
第六屆新亞青年學人交職晚宴
新亞書院文化講座2018/19(第一講)
第五屆新亞書院儒學講座
學長計劃二○一八/一九成立典禮
新亞書院網頁
新亞校友會網頁
捐款
電話: 3943-1585
傳真: 2603-5418
電郵: angelaswlee@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