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一觴一詠、暢敘幽情:香港錦山文社修禊雅集(1972–1991) 程中山博士 主講
香港文壇紀念三月三日上巳修禊雅集由來已久。儒商陳伯祺、梁耀明、梁其政、何竹平、潘新安等主持的錦山文社,從1972至1991年間匯聚全港騷人墨客連續二十年在荃灣南天竺寺、大埔錦山隱廬、粉嶺雲泉仙館等地舉行禊集,飲酒賦詩,即席書畫琴棋,推動香港古典詩書畫的持續發展貢獻重大。
日期: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0:30 – 中午12: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第二講】 字典、課本和報刊:晚清嶺南文人的港澳留學和洋文學習 葉嘉博士 主講
在晚清,香港和澳門是雙語字典、洋文課本、報紙雜誌等新式讀物的發源和傳播樞紐。晚清嶺南的語言景觀、印刷文化和教育變革交相促進,派生出一代獨具雙語能力的文人。本講座廣泛取材一手資料,尤其聚焦於字典、課本、報刊三類素材,擬想曾於港澳就學的晚清嶺南文人的洋文學習體驗,探索他們接通世界的多樣軌跡。
日期: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30 – 4: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第三講】 清末民初的粵語文學:以廖恩燾《嬉笑集》為例 卜永堅教授 主講
廖恩燾(1865–1954),別號鳳舒,其《嬉笑集》中的粵語詠史詩,平仄格律十分工整,但詞彙則是生動詼趣的粵語,令粵語讀者回味無窮。實際上《嬉笑集》並非無根之木,其根基是歷史悠久的粵語文學。本講座介紹《嬉笑集》個別篇章,並探討粵語文學的淵源與流變。
日期:2024年11月24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30 – 4: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粵語主講 *請於講座舉行前15分鐘入座 香港研究資助局協作研究計劃「嶺南文化與世界」項目(2023–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