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愛
柬埔寨服務之旅感想

譚玉琪 三年級學生

從垃圾山、彩虹橋到殘障孤兒院,從金邊到Siem Reap。一路走來,是文化的體驗亦是心靈的救贖。

垃圾山的居住條件讓我感受到了人類是多麼渺小和卑微,在求生意識面前,連死亡的念頭都是一種奢侈。污水灘上的房子,成群結隊的蒼蠅,窒息的熱氣和臭味以及隨地的垃圾,雖然已經比我想象中的好了些許,但是我仍不停地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是這樣的環境,我究竟願意卑微地停留還是驕傲地流浪?看著他們天真的笑容,似乎掩蓋了疾病和貧苦,但這樣的天真又可以停留多久呢?無法接受良好教育的他們要怎樣才能脫離這樣的貧苦呢?而我們作為外人,又可以怎樣施以援手呢?

彩虹橋里的孩子大多數是HIV positive的孤兒,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接觸患有HIV的孩子,但剛開始我的心裡還是有一道屏障。但,慢慢地與孩子們的相處,讓這道屏障變成了離別時的依依不捨。這裡的孩子雖然都時日不多,但卻可以接受完整的教育,乾淨的生活條件以及營養的食物。物質上,他們比垃圾山的孩子幸福,但精神上,他們卻少了父母的關愛。得與失之間,怎忍心比對出誰是更幸福的呢?

最讓我感慨良多的是殘障孤兒院,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這個院子里,有肢體殘障的,也有精神殘障的。有兩個畫面,也許這輩子,都是我無法磨滅的震撼。第一個畫面,來自于一個五歲左右的孩童,他的直腸不夠長,無法達到肛門,所以,他無法排泄,父母大概一見到這個情況就把他拋棄了。到了孤兒院里,醫生在他左側腹部上開了兩個口來代替肛門的作用。當醫院阿姨打開他的裹布,那兩個鮮紅的血盆大口,是父母狠心的血證,更是上天不公的喝斥。縱使這孩子在承受著的傷痛,但他依然微笑。第二個畫面,來自于一個十歲左右的腦癱孩子,他的神經反射大概出現了問題,所以他的右臂一直會向著相反方向扭曲。臨走之前,他貌似正在抽筋,面部扭曲的表情,帶給我一種難以言喻的傷痛。那扭曲的表情像是一種無聲的控訴,控訴著身體的疼痛,控訴著一切。此情此景,與窗外的悠悠的藍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誠然,義工之旅不全然是嚴肅的反思及審判,九日行程也讓我們領略到了柬埔寨的氣息。柬埔寨人黝黃的膚色,炙熱的天氣,高大的棕櫚樹及甜美的椰青讓來自海南島的我感受到了家鄉的味道。高高架起的房屋既是為了防止水災也是為了減少地面熱氣的蒸騰。古老的吳哥窟里的建築是初中地理課本的實體化。洞裡薩湖的水上人家更是柬越文化的又一融合。

可愛的不僅僅是沿途的風景,所遇的人或事,可愛的更是隨行的朋友的陪伴和歡聲笑語。感恩善衡又一次將世界,將愛在我眼前、心中展開。

         


回到今期
善衡高桌晚宴聘任十三位榮譽院務委員
善衡書通總結課程4010正式開課
善衡書院院務委員盧煜明教授獲頒「的里雅斯特獎」
善衡聘請著名學者饒宗頤教授任榮譽院務委員
北京大學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分別訪問善衡書院
新一批海外交流生抵達善衡
入學禮花絮
柬•愛
柬埔寨服務之旅感想
善衡家書
— 槳聲燈影裡的城門河

聯絡我們
電話 : 3943 1441
電郵 : shho-college@cuhk.edu.hk

過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