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山寺專業的接待團隊細心安排日程,為敬文院生準備導賞團和一連串的禪修活動,全程以英語講授。參與同學中不乏海外交流生和非本地生。沒有語言的隔閡,使他們更能體會佛教文化。
穿過「山門」,眾人眼前是開闊的庭院「歡喜地」。同學漫步走過歡喜地、進入彌勒殿,聽導遊講述天冠彌勒和兩側的四大天王的故事,又參觀大雄寶殿,欣賞殿內供奉的佛像。寺的四周充滿綠野山林,景致如畫;寺內環境清幽、恬靜,建築風格和佛像與環境融為一體。短短的行程讓同學放慢身心,體會到與城市中急促的生活節奏迥然不同的境界,準備踏入禪修之旅。
學生最先接觸的禪修活動是供水。供水的對象是寺內的觀音。供水是洗滌心靈的過程,同學要托著滿滿的水砵走在路上,滴水不漏,直至把水倒進觀音像前方一個名為「千處應」的青銅制水盂。
午後,同學參與兩項禪修活動:抄經和行禪。兩者看似容易,卻是此行的關鍵。隨著一分一秒的過去,靜心抄經愈見困難;行禪要求參加者專注每一個步伐,放走散亂的思緒。活動要學生專注當下,反思生命,正好讓他們在物質充裕、日益功利的社會中體驗不同的生活模式。
慈山寺寺方安排體貼,令學生賓至如歸。舍監王淑英教授與同學準備了感謝卡,以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