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專題】新亞書訊三則

本院三位校友所著新書於近月出版,請按詳情瀏覽各著作之介紹。



《摘藝西東
希臘 中國》
鄺健行(62/中文)
 
本書選載鄺健行教授在報章專欄上發表的文字,內容涉及學藝以至個人遊踪。全書分「希臘部分」和「中國部分」,故取名《摘藝西東》。鄺教授是中國古典研究學人,也是希臘古籍中文譯家,中希兼顧。報章專欄文字雖近短篇隨筆,但其涉面廣闊、議論有深度,足以引發讀者回味思考。至行文則深入淺出,可稱明晰靈動有姿采。
 
鄺健行教授在一九六二年畢業於香港新亞書院中文系,一九七一年獲雅典大學哲學博士。他歷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席;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及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鄺教授的中國學術主要專著包括:《詩賦與律調》、《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杜甫論議彙稿》、《韓國詩話探珍錄》。希臘古籍及近代文學作品翻譯包括:《柏拉圖三書》、《追思錄》、《克舍挪方四書》(即將出版)、《希臘短篇小說集》。
 
—————————————————————————


《丁衍庸的後半生》
徐志宇(70/藝術)
 
丁衍庸(一九○二年至一九七八年)是近代藝壇巨擘,西畫、水墨畫、書法及篆刻成就非凡,大師地位,毋庸置疑,於今已成公論。
 
丁先生為本院藝術系創系老師之一。一九五七年,錢穆校長邀請陳士文先生與丁先生在新亞成立藝術專修科,經過各人的共同奮進、努力發展,成為今日的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成立之初的艱困、丁先生作出的貢獻,本書亦有記載。
 
本書以「圖傳」形式,透過約六百多幀圖片(其中約百餘幅有丁先生之面貌身影),細說丁先生來港這後半生的生活、足跡、教學、創作、展覽及有關刊物等故事,附篇亦記載丁先生身故至今多項藝術活動的延續。至於丁先生的藝術成就,並非本書之重點。
 
本書的文字內容由藝術系校友編撰,圖片主要來源自中大不同單位舊藏及私人收藏。本書的出版亦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
凡本院同學、教職員和校友,可由即日起至二○二三年五月五日,辦公時間內親臨書院院務室接待處(誠明館一樓)免費領取《丁衍庸的後半生》乙册。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派完即止。
 
—————————————————————————


《離開,是為了找我回來》
施佩銘 (09/中國語言及文學)
 
麻木的生活使作者發現自己很陌生,毅然跳出舒適圈,隻身離開香港到澳洲打工度假一年,尋找自己。面對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每分每秒經歷難以預計的變化,疲倦的心曾經想放棄,但最後為了初衷仍堅持下去。沿途遇到的人和事使作者展開一場心靈對話,反思工作、人際關係、社會文化等, 瞭解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改變了對生命的看法。一年後,作者找回了自己,內心得到自由,擁有活出自己的勇氣,決定開展第二人生。作者希望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別人的生命,引起讀者反思生命的價值觀,勇於活出自己的人生。


回到今期
【書院快訊】新亞書院第七十一屆畢業典禮
【書院快訊】二○二二/二三年度新亞書院學術文化講座預告
【文化專題】二○二二/二三年度「新亞書院文化講座」第一講及第二講
【文化專題】新亞書訊三則
【文化專題】文章轉載:洪若震〈癸卯說兔〉
【學生發展】表達及溝通技巧訓練
【學生發展】學長計劃二○二二/二三年度職業講座日暨新春盆菜宴
【學生發展】學人十年 薪火相傳
【學生發展】同學獲獎
【教職員參與】冬至暨聖誕聚餐
【教職員參與】新亞書院教職員聯誼會新任幹事會
【教職員參與】新隸屬本院教師(十二月至二月)
【教職員參與】于君教授入選全球頂尖女性科學家
【教職員參與】任洪亮教授獲研資局研究影響基金撥款
【教職員參與】何旭華教授獲選為騰訊新基石研究員
【校友聯繫】訃告
【校友聯繫】海外校友會消息
【校友聯繫】新春聯歡晚會二○二三
【活動及展覽預告】錢穆圖書館展覽
【活動及展覽預告】「中大建築與自然和諧共存」攝影及繪畫比賽
電子簡訊邀稿
新亞書院網頁
新亞校友會網頁
捐款
電話: 3943-1585
傳真: 2603-5418
電郵: angelaswlee@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