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位諾貝爾獎得獎人訪港主持講座 |
 |
|
香港中文大學與新鴻基地產(新地)將於五月廿二至廿三日第五度舉辦「新鴻基地產諾貝爾獎得獎學人傑出講座系列」,邀請了四位享譽國際的諾貝爾獎得獎人主持公開講座,與各界探討不同學術領域的最新發展,分享其頂尖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見。
應邀來港主持講座的四位諾貝爾獎得獎人計為: 奧曼教授:二零零五年經濟學獎得獎人,擅長以「博弈論」解釋人類的衝突和合作關係。他的講題是War and Peace。 蒙代爾教授:一九九九年經濟學獎得獎人,貨幣與財政政策權威,有「歐羅之父」之稱。他的講題是Chinese Macroeconomic Strateg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丁肇中教授:一九七六年物理學獎得獎人,傑出華人科學家,發現新種基本粒子「 J 粒子」。他的講題是 Encounters with Modern Physics。 Kurt W.thrich 教授:二零零二年化學獎得獎人,發明以核磁共振分析巨分子的三維結構。他的講題是 Structural Biology and Structural Genomics -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for Physicists, Chemists and Biologists。 新地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博士表示:「新地一直積極推動教育,鼓勵終身學習。在今日全球一體化的大形勢下,香港人必須努力裝備自己,擴闊國際視野,不斷吸收新知識,諾貝爾獎學者的講座正好為香港建立一個與國際一流學者交流的平台,讓我們近距離接觸世界級的學術大師,聆聽他們具前瞻性的分析,啟發我們新思維。歷屆諾貝爾得獎人都是經歷過無數磨練,才獲享輝煌成就,他們鑽研學問鍥而不捨的精神,遇上困難不屈不撓的態度,以及尋找真理的堅毅決心,好值得年青人去學習,激發他們的鬥志。」 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表示:「這個重量級的講座系列不斷為香港引進世界級的學人,大大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交流。諾獎得主的學養和識見,開闊了本地學者的眼界,激勵他們不斷精進;他們的個人魅力和風範,更啟發了香港年輕人做學問的興趣和動機,推動社會上尋探新知的風氣,使香港的整體學術、專業和企業水平得以不斷提升,與國際最高標準接軌。」 四位權威學者將於君悅酒店宴會大禮堂舉行公開講座。為了讓市民有機會出席是次盛會,親身目睹世界級學者的風采,擴闊視野,大會一如以往撥出部分門券供公眾人士免費索取,詳情請瀏覽http://www.cuhk.edu.hk/nobellectures/registration.html。講者更將與本地大學生和中學生真情對話,分享人生經驗及學習心得,激勵他們奮發上進。 「新鴻基地產諾貝爾獎得獎學人傑出講座系列」由新地贊助。新地與中大自二零零四年起,每年邀請諾貝爾獎得獎人到香港訪問,透過不同的專題講座,與學術界、教育界和商界研討,分享成功經驗,啟發思維,同時推動知識的開發和傳播,提升專業及企業水平。連同今次在內,大會已成功邀得十二位諾貝爾獎得獎人和知名學者來港主持公開講座。過往四次講座的反應十分熱烈,深受市民大眾歡迎。
返回本期目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