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系有三位老師獲得教育學院模範教學獎 (2008-2009),以表揚他們在教學上出色的表現。蕭鳳英教授、黃蘊智教授、侯傑泰教授在此分享他們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上,我最重視的始終是如何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他們能愉快學習,對著牙牙學語的幼稚園學生如是,對著年紀比自己大的成年學生亦如是。要在不同的教學環境跟不同的教學對象去貫徹同一個教學理念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認為最重要的兩個先決條件是要有充份的準備功夫和因時制宜的靈活性。
相對於中小學而言,大學的教學環境容許教師在課程設計方面有較大的自由度,所以準備功夫並不單指備課,打從課程設計和課節編排上已經要深思熟慮。要學生對一門陌生的學問產生興趣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門開得有多大、路鋪得有多平坦卻永遠是教師的責任。由於每個課程的節數有限,課程設計的首要目標是盡快令學生產生投入感,在課堂活動和作業給與他們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在講課時亦要預留充份的思考空間和鼓勵經驗交流,為學生不斷製造主動學習的機會。學生由被動的角色變成主動可算是能否愉快學習的轉捩點,我認為在大學裡教師的最重要任務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助他們自己跨越門檻走向知識大道。
在大學的教學環境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課程,要稱職地在不同情況下達成上述目標便要有因時制宜的靈活性。一方面要考慮課室環境、學生人數、課節多寡等客觀條件的局限,另一方面亦不能忽略學生報讀該課程的心態和動機。這些資料在課程開始時當然不完備,尤其是對學生認識不詳,往往打亂了原來的部署。因此我認為無論在課堂上或課餘時間,應盡量製造和把握機會加深對學生的認識,再因應情況對原來的教學計劃作出調整,逐步向愉快學習的目標邁進。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中小學階段要背負沉重的考試和升學壓力,教師要實行愉快學習往往知易行難,不過在大學階段這些壓力已經大大減輕,教師自然有責任讓學生體驗愉快學習的滋味。我深信只有經歷過愉快學習的人,才會真正懂得享受學習的樂趣,成就出一個終身學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