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化學博士畢業生楊英洋博士,在一九九零年諾貝爾化學獎得獎人科里教授(Elias James Corey)的指導下,最近成功用一種全新的有機合成方法製成專治禽流感的特效藥「特敏福」,能大量降低生產成本,並有效提高生產量。該合成方法已載於極具影響力的《美國化學學會期刊》。
禽流感一旦蔓延,將造成嚴重的人命損失。為此,各地政府大量庫存抗流感藥物磷酸奧塞米韋,即大眾熟悉的「特敏福」。不過,製造「特敏福」需要用莽草酸作起始化合物,莽草酸是由木蘭科植物八角中提煉出來,但這種化合物供應不足,而且十分昂貴。此外,整個生產過程有十四個步驟,而當中需使用一種爆炸性很強的化合物,每次只能生產很小的份量,致使不能大量生產。
楊英洋博士在科里教授的指導下,聯同他的研究夥伴取得突破,在合成初期利用不對稱催化的方法,製造出生產過程中主要的基本化合物,而避開使用莽草酸,成功用一種全新的有機合成方法製成「特敏福」。
楊博士解釋:「我們的合成方法優勝之處,是利用兩種便宜和較易取得的化合物1,3-丁二烯與 2,2,2-三氟丙烯酸乙酯作起始化合物,整個生產過程亦減至十一個步驟,較現有生產方法效率高出很多。我們更無須使用爆炸性極強的疊氮化合物,使用它不單危險,也會減慢生產過程。」
這個合成方法已載於極具影響力的《美國化學學會期刊》,但沒有登記專利,楊博士期望藉此鼓勵更多科學家開發製造「特敏福」的不同方法。他說:「雖然目前『特敏福』的供應正在增加,但價格仍然很高;我們希望可以降低藥品的價錢,增加供應,挽救生命,特別裨益一些貧窮的國家。」
楊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理學學士學位,主修化學。在學期間已對研究工作有濃厚興趣,他擔任化學系周克勳教授的本科生研究助理時,已在《有機化學期刊》(2001, 66, 1910)發表論文。楊博士對有機合成化學的興趣尤深,在化學系成公明教授的指導下,修讀博士學位,鑽研抗癌天然分子合成。
他對研究工作的熱誠,加上立志成為一位出色的有機化學家,令他在研究工作取得優秀的成果。著名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亦刊載了他的博士論文中有關有抗癌作用的低分子化合物quassinoid - Samaderine Y- 的完全合成的部分(成公明及楊英洋 2005, 44, 7981-7984)。
在取得博士學位前的十八個月,楊英洋已獲科里教授承諾聘為博士後研究員。科里教授在合成重要的天然產物的理論及方法論,均有卓越的成就和貢獻。二零零五年楊英洋博士課程畢業後,旋即加入科里教授於哈佛大學化學及化學生物學系的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楊博士在有機化學的成就,足為對科學有興趣的中學生的楷模: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純理科,對研究工作充滿熱忱,努力工作,我們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美好前途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