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大研究員獲青年科學家獎 |
 |
|
中大上皮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周晨曦博士及電子工程學系周健基博士獲香港科學會頒發「青年科學家獎」,以表揚他們在不育及光纖通訊研究方面的傑出成就。
青年科學家獎的設立,旨在嘉許在生命科學、工程學及物理/數學三個範疇有傑出研究成就的年輕科學家,以促進本地科學發展,拓展知識,並改善人類生活素質。今年共有五十七位候選人角逐三個組別的榮銜。周晨曦博士和周健基博士分別於生命科學及工程學組獲獎。頒獎禮於十月三十日舉行,由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教授主持。 周晨曦博士的獲獎課題為「生殖道上皮細胞分泌對精子的成熟和受精能力的影響」。他利用上皮細胞及精子共培養技術,並結合電生理學、分子生物學及免疫組化等方法,研究精子成熟、受精過程,以及「囊性纖維變性」女病人生殖率降低病因的分子機理。研究結果有助診斷和治療男性不育,並提高患有「囊性纖維變性」女性的受孕能力,更為開發新的避孕技術和治療不育方法提供理論基礎。 周晨曦博士取得生理學博士學位後,於上皮細胞生物學研究中心繼續研究,跟隨中心主任陳小章教授研究人類精子,並因發現了「附睾特異防禦素Bin1b 對精子成熟的作用」,而獲美國萊勒(Lalor)基金會授予博士後研究基金,成為二零零四年度的萊勒學者。 周健基博士先後於一九八九、二零零零及二零零三年取得中大工程學學士、哲學碩士及博士學位,現任光電子研究中心和電子工程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他獲獎的研究為「未來全光通訊網路中的非線性光訊號處理技術」,是以一種新的光子晶體光纖,應用於全光訊號處理技術上。在電子工程學系許正德教授和光電子研究中心主任林清隆教授的指導下,周博士會繼續拓展光訊號處理技術的研究。他又與丹麥科技大學合作,共同進行光子晶體光纖的應用研究。光子晶體光纖是特種新型光纖,具有奇妙的光導特性,對光纖通訊領域有深遠影響。周博士展示了光子晶體光纖在非線性光訊號處理方面的廣闊應用,如很大波段範圍內的波長轉換和訊號再生等,有助建設新一代光網路。
返回本期目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