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大獲七千四百萬元協助推動中小學發展 |
 |
|
中文大學獲政府劃撥七千四百萬港元,推展「優化教學協作計劃」和「優質學校改進計劃」,為中小學校長及教師提供專業支援服務。這是單一院校歷來獲得最大宗的相關撥款,更確立中大在學校發展領域的亞洲翹楚地位。
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的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和香港教育研究所,於二零零四年十二月與教育統籌局達成協議,在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九年這五年內推展「優化教學協作計劃」和「優質學校改進計劃」。 「優化教學協作計劃」主要支援初中不同學習領域及科目的發展,例如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學教育、數學教育、體育、綜合人文科,以及倡議中的通識教育科等。面對中學學制的改變,該計劃亦會強化教師的專業能力,協助他們應付課程改革的挑戰。 協作計劃由教育學院二十位教授、前線資深教師和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學校發展主任組成的專業隊伍,為學校及教師提供專業支援。教育學院院長李子建教授出任計劃總監,蘇基朗教授、余濟美教授、韓孝述先生和陳繼賢先生任顧問委員會成員,張月茜女士任項目經理。 「優質學校改進計劃」是全面的學校改進計劃,目的是促進香港學校的發展及改變教育文化,讓學生在各方面都取得出色的學習效果。改進計劃由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長盧乃桂教授出任總監,趙志成博士任執行總監,黃顯華教授任研究及發展組主管,鍾宇平教授擔任管理委員會主席。該計劃會透過與學校合作來提升校長及教師的專業水平,並協助學校探究學與教的效能、排列工作優次、優化校內自我評核機制,以達至不斷自我完善的目標。 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和香港教育研究所自一九九七年起已致力在香港推動全面的學校改進,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合逾一億三千多萬元。一九九八至二零零一年的「香港躍進學校計劃」更是優質教育基金資助額最高的單項計劃;而二零零三至二零零四年的「優質學校行動」及二零零四至二零零五年的「學生領袖發展計劃──創意批判、關愛承擔」則分別取得優質教育基金第六輪及第七輪撥款的最高上限。
返回本期目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