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有見教育發展迅速,在教育改革與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校改進的呼聲不斷,所以於2000年在教育領導發展中心轄下成立「學校發展及評估組」,由本系彭新強教授領導。該組首先推出一項名為「學校自我評估與校本表現指標」的學校改進計劃,並得到優質教育基金資助,在10所小學和10所中學試行兩年,以推動學校透過自評改善,並配合教育部門的「校外核實」(External School Review)政策的落實。「學校發展及評估組」至今已成立10載,由於得到學校的支持,該組不斷推出新的計劃,以滿足學校的需要。由於計劃眾多,未能逐一詳列,茲簡述近兩年推動的計劃,介紹如下:
(一) 幼稚園校本自評計劃
為配合教改政策及學券制的推行,學校發展及評估組於2007年起,籌辦有關幼稚園校本自評的學校發展計劃,協助幼稚園建立全面優質管理;透過建立校本評估的機制,提升教師個人、小組及整體學校管理及教與學的效能;並引導學校發展校本表現指標,建立學校自我評估的平台,進行系統化、具持續性的學校改進,以達至優質學前教育的願景。
2007-2009年度舉辦之「幼稚園校本評估:優化學校管理」計劃 (School Self-Evaluation: Optimization of School Management)共有48所幼稚園參加。
2008-2010年度舉辦之「發展自評文化:提升幼兒教育的效能」計劃 (Enhancing Effectiveness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Self-Evaluation Culture)則有31所幼稚園參加。上述計劃通過有關之協作之培訓活動,能有助幼稚園檢視學校現況,建立校本的自評政策,讓幼稚園了解學校的發展方向及訂立關注事項,為持續學校改進奠下基礎。
(二) 「促進學習的評估」計劃
學校發展及評估組於2008-2010年度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港幣三百萬,推展「從『促進學習的評估』提升幼兒/初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From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to Promot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Lower Primary Levels)的計劃。
此計劃的目的旨在幫助學校瞭解「促進學習的評估」之概念和推行原則,協助學校制定相關的校本課程發展政策及規劃,從而建構「促進學習的評估」之推行架構和教學步驟,引導教師認識及掌握有關知識和技巧,並鼓勵教師在平日教學中實踐和應用,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教育當局己將「促進學習的評估」列為學校發展的重點項目,因此本計劃能緊貼教育政策的要求。計劃的其中一項特色是小學與幼稚園互相配對、觀課交流,分別有十所幼稚園及十所小學參與。
經過首年的培訓活動,參與學校已初步認識「促進學習的評估」的原則與啟示,並掌握部份教學策略和技巧,而且在高效提問技巧上有深層次的認識。在實踐方面,透過備課會和觀課活動,主要負責老師能在課堂上運用有關教學策略,並就學生的表現作出評估及反思,以期提升教學的質素。而通過校內教師及或計劃其他學校教師的共同觀課和評課,亦能大大推廣「促進學習的評估」的成效及促進不同教師或學校的相互交流。
下年度的培訓活動重點將為「有效的回饋」、「自我評估與同儕互評」及「學習歴程檔案」,並透過工作坊、備課會及觀課與評課等活動,以期深化教師在應用上的果效。
(三) 推動學會學習的元認知教學發展計劃
自2006年起,學校發展及評估組籌辦了四個有關元認知教學發展計劃,並獲超過40所中、小學參與及支持。元認知教學發展計劃旨在提升教師教授學生元認知的策略和技巧;引導及支援教師運用元認知的方法和評估,促使教師關注學習差異,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從而支援學生學習的需要。
透過有關問卷調查、教師工作坊、觀課、教學評量表及分享,可見掌握元認知的教學策略能協助教師處理學生學習差異的問題,推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及促進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學習的成效。而計劃中的觀課與評課活動更深受各校教師歡迎,並大大推動各參與學校校內的教學交流文化,讓教師在同儕中互相學習,以提升彼此的教學技巧。
為了精益求精,配合中學3+3+4學制的要求,本組特別推行為期一年的元認知教學計劃,除提供教師培訓外,還加入了學生工作坊,使施教者與學習者能經歷元認知教學策略和工具運用的訓練,相信有助發展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育領導發展中心的網址:http://www.fed.cuhk.edu.hk/leader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