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K E-Newsletter
 
第3.7期
2006 年 5 月 11 日
 
Chinese version

中大節能成績斐然 獲首屆能源效益金獎
中文大學參加首屆香港能源效益獎,結果在大專院校組脫穎而出,獲得該組最高榮譽的金獎,彰顯了中大一直以來在積極提高能源效益,善用再生資源,致力推廣節能的成就。中大除獲獎座外,更可於一年內使用獎項的標誌。該獎的頒獎典禮於五月九日舉行,由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主持。

香港能源效益獎由香港特區政府的機電工程署舉辦,旨在表揚私營機構和教育團體在節省能源上的努力、成就和創意,藉以鼓勵更多機構參與節能,加強社會對提高能源效益的認識,以及推廣最佳的節能方法。該獎分為商業及住宅樓宇和學校兩大類別,前者再分為商業和住宅組別,學校類則分幼稚園/小學、中學和大專院校三個組別,有逾二百家機構和學校參賽。

該獎以二零零四年十二月至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參賽機構提高能源效益的成效來評審,而評審準則包括領導和組織、過程、實際表現和可持續性。評審團成員包括高級政府官員、專業人士及學者。

由於中文大學有一百三十七棟樓宇,故是次參賽只是挑選了何善衡工程學大樓、上海總會科研技術中心、王福元樓、利黃瑤璧樓、崇基學院行政樓、碧秋樓和富爾敦樓等七棟樓宇參賽。

中文大學校園佔地廣闊,各種設施亦多,對能源需求甚大。大學一直致力提高能源效益,於一九九九年成立了能源工作小組,全面施行多項節省能源措施。主要的節能工程包括:翻新校園照明系統,使用T5熒光燈,節省兩成用電量;安裝水冷式空調系統,以提升空調系統輸出和加強穩定性,減省了約兩成的空調系統用電;實施樓宇設備自動化系統,通過更緊密的監管和實時遙控操作,以及改善多項空調系統設施,減少了一成二的用電量。

此外,中文大學亦積極應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水鎚泵,將溪澗的位能轉化成動力,輸送溪水作淋花和沖廁,更是全港首間大學安裝真空熱導管式熱水器,以太陽能加熱自來水供學生淋浴。

在宣傳和推廣方面,大學委任了百多名能源協調員負責推廣節能常識,並呼籲各部門在夏季把空調溫度設定於攝氏二十五點五度,以及使用自動感應器關掉閒置設備。此外,大學還制定節能指引,舉辦節能競賽和能源耗用量競猜比賽,加強大學同人的節能意識,共建環保校園。




返回本期目錄

中文大學財務長陳鎮榮先生(左三)、副校長廖柏偉教授(左四)、物業管理處主任譚必成先生(右四)和該處同人於頒獎典禮後合照

逾期

年份
期號
中大電子通訊新版本

校園動態

Copyright 2025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