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典禮上,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大前副校長兼經濟學講座教授廖柏偉教授感謝國家開發銀行、恒基兆業地產、新鴻基地產及鄭海泉博士對研究所成立的大力支持,並表示:「由於我們並非身處金融海嘯重災區,故比美國等地更能有效在危機過後重新檢視國際金融體系。亞洲學者和決策者應把握這良機,從地區性角度檢討我們一直以來對環球金融系統的看法,並重新定位。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其中一項使命,就是為全球經濟及金融注入新思維和新策略,尤其著重金融危機後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以及香港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中大早前宣布成立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憑藉中大工商管理學院和經濟學系的雄厚教研實力與資源作支援,引進新思維模式,研議政策,為中國貨幣與金融體系的現代化出一分力,貢獻日益開放的中國經濟體系。研究所匯聚著名經濟學者,包括劉遵義教授、任志剛教授、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兼博文講座教授莫理斯教授和蒙代爾教授、經濟學系系主任宋恩榮教授,以及財務學講座教授楊瑞輝教授等。 研究所將根據它的研究成果,就中國在金融危機後開放金融體系提出理念構思和政策建議。研究所亦將開辦行政人員課程,針對國家開放所需,教授全球金融和銀行業務新發展的知識,提升學員的專才,對象為內地、香港和海外的銀行、保險、經紀業界的高級專業人士和行政人員,以及政府和監管機構。課程內容涵蓋多個重要經濟議題,緊貼全球經濟及金融的最新發展,如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趨勢、企業管理的國際最佳範例等。每項課程擬於一至兩周內完成。憑藉中大廣闊的人脈網絡,該所或將邀請知名學者及決策者來港演講,或出任訪問學人。 中大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自1963年創校以來,一直以擔當溝通中國與西方的橋樑為己任。經濟與金融為中大五大重點研究領域之一,在國際經濟金融研究成果的調查中,中大一直位列亞洲最佳學術機構。中國經濟體制正經歷重要變革,中大信可挾其豐富經驗及專識,肩擔重任,促進國家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