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 第一期
學術論衡:網絡理論、情節分析︰從侶倫《窮巷》電影劇本出土說起

黃念欣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caption
詳情 ...
活動: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夕的廣州士紳日常生活——謝蘭生《常惺惺齋日記》研究

李若晴教授

$caption
詳情 ...
活動: 文物館:「皇朝禮器」開幕典禮
「皇朝禮器」開幕典禮於2019年1月25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客席策展人郭家彥博士、懷海堂堂主鍾棋偉先生、中大副校長吳樹培先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署理所長何志華教授、中大文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莫華釗先生,以及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
$caption
活動: 文物館「中國古代黃金工藝講座系列」
科學與藝術的關係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用科學的手段研究古代的藝術品。2019年1月4日(星期五)在康本國際學術園LT9,文物館請來兩位分別來自北京大學和鄭州大學的冶金考古專家,從科學的角度探討中國古代黃金工藝。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陳建立教授的演講以「中國先秦時期金器的製作工藝」為題;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姚智輝教授則分享了「唐代金珠飾件的分析研究」。活動共吸引74人參加。
$caption
活動: 文物館:「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講座系列
「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講座系列分別在1月11日和2月1日舉行了第二及三講。第二講於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舉行,由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研究部主任黃陽興博士以「曼荼羅的世界——夢蝶軒藏傳佛教法器與圖像漫談」為題作演講。第三講共有兩場講座,均於鄭裕彤樓LT5舉行,分別是文物館副館長許曉東教授主講的「天人合一:蒙古與喜馬拉雅珠寶解讀」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詹鎮鵬主講的「從三族姓尊密教組合及圖像談漢、藏、蒙的政治文化交流」。第二、三講分別有55及71位觀衆參加。
$caption
活動: 文物館:「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特約導賞團
於2019年2月1日舉行的「雪漠玲瓏」特約導賞團還未及在Facebook 專頁分享就已經爆滿,經與嘉賓夢蝶軒主人商討,我們加開了2月15日一場,讓合共75位觀衆有機會來文物館聽藏家親自介紹展出中的珍藏。
$caption
書寫揮春活動「豬年揮春迎新歲 即席揮毫贈知音」
2019年1月16日(星期三)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教育班 — 中國書法班」導師陳冠男博士、何碧琪博士及一眾學員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東翼大堂即席揮毫,贈送吉祥揮春給中大師生。出席者亦自行書寫,一同迎春接福!
$caption
活動: 文物館:「中國古代的生活與藝術」簡介會
中國傳統畫論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說。但在我們身處的今天,無論是古人眼中的「造化」,還是他們的「心源」,以至他們表現兩者的藝術手法,其實都與現代的我們有一定距離。加上中國藝論一向玄奧抽象,「氣韻生動」、「筆墨情趣」等理論詞彙無疑容易使人覺得中國書畫陽春白雪、遙不可及。承蒙陳廷驊基金會贊助,文物館今年暑期將與藝術系合辦通識課「FAAS210/UGED2316中國古代的生活與藝術」,與學生一起走訪明代文人活躍的江南地區,透過當地保存得較好的自然及文化物質財產,更具體地體驗古代文人的非物質精神世界以及藝術追求,並了解當地為保存這些珍貴遺產的種種努力。該課程在1月18日舉行了一場簡介會,共有58位同學參加。
$caption
活動: 文物館「皇朝禮器」研討會
為推動清代祭器的相關研究,文物館特意舉辦「皇朝禮器」研討會,邀請各地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研討會的主題演講題為「Collecting Huang chao li qi ritual vessels in Australia: a most unlikely venture」,於1月25日(星期五)假中國文化研究所L1進行,由獨立學者郭家彥博士擔任講者,吸引了53人參加。翌日於文物館東翼會議室則舉辦了一場全日研討會,報告嘉賓據姓名筆畫序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光堯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研究員兼科長吳曉筠博士、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施靜菲教授及陳芳妹教授、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陸明華教授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賴惠敏教授,共有28位專家及藝術史學生與會。
$caption
活動: 文物館「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開幕典禮
文物館於2018年12月8日下午3時至4時30分在香港Bonhams Gallery舉辦「雪漠玲瓏」講座系列的第一講。講者是夢蝶軒主人盧茵茵女士,其講題為"Jewels of Transcendence: The Religious Context of Jewellery from the Himalayas",活動吸引了33人參加。
活動: 文物館:妙筆傳神萱暉堂講座系列
承蒙萱暉堂贊助,文物館將於本年3月至8月舉辦「妙筆傳神萱暉堂講座系列」,推廣清末繪畫大師任伯年的藝術。系列的頭炮是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兼國際知名雕塑家吳為山教授主講的「從雕塑談任伯年藝術」,已於2019年3月20日(星期三)在中國文化研究所L1舉行,共吸引了87人參加。
$caption
活動: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講座
以下講座由學術交流處(國內事務)主辦,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合辦,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協辦:
$caption
詳情 ...
活動: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大灣區中文論壇
"大灣區中文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語言學研究中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協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贊助,已於2019年3月23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順利舉辦,圓滿結束。
$caption
活動: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國際研究生「當代中國」研討班
為推廣當代中國研究,鼓勵國內外研究中國學者的交流,開闊、提高研究生的理念及眼界,自2004年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和亞太漢學中心聯合主辦國際研究生「當代中國」研討班。承蒙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贊助,第十五屆研討班於2019年1月9日至12日舉行。是次研討班共有39名博士生參加,被分為11組彙報會議論文,並邀請了13位知名學者擔任評議人。研討班還邀請了三名知名學者:黃佩華教授(墨爾本大學)、朱雲漢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和趙樹凱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擔任主旨演講嘉賓,舉辦了三場主旨演講。另外還舉辦了一場寫作發表工作坊和一場紀錄片放映暨導演見面會。本次研討班的討論氣氛十分熱烈,聽眾積極表達意見,踴躍發問,而與會學生也詳細回應、解答。部分問題也相當尖銳,能讓演講者更深入地闡釋自己的觀點,並啟發其重新審視自己的研究。
活動: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學術講座
2019年1月至3月,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舉辦了8場午餐講座,主題包括少數民族、扶貧減貧、鄉村治理、中國經濟發展等等。講座共吸引了兩百多名觀眾,包括本地、內地和海外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個學術機構的學者,記者,非政府組織的工作人員和社會公眾,在討論期間提出了許多富有洞察力的評論和問題,引發廣泛且深入的討論。此外,3月18日上午, 中心邀請中國文化研究所前任所長陳方正教授舉辦了題為"人文精神之重建與未來世界"的公開講座。活動吸引五十餘名聽眾,現場氣氛熱烈,講座收到廣泛關注及好評。
活動: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回望 — 紀錄片觀摩系列」紀錄片放映活動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與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組織紀錄片放映系列活動「回望 - 紀錄片觀摩系列」 。該系列旨在推廣當代中國紀錄片,重點關注民間歷史和真實人物。2019年1月至3月,共放映三場,即《孤兒》放映會(1月14日)、《古巴花旦》放映會(2月22日),以及《臘月三十日來到》放映會(3月7日),共吸引了200多名觀眾。在每場的映後交流環節,觀眾與導演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讓大家瞭解了很多幕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最新出版
  •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牙璋與國家起源》(只限中文版)
  • 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哈民玉器研究》(只限中文版)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2019年2月號,第171期
  • 文物館展覽場刊《筆墨留情 —— 丁衍庸與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門生友好的藝緣》
  • 文物館《皇朝禮器》
$caption
詳情 ...
活動預告
  • 文物館「妙筆傳神萱暉堂講座系列」
  •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第五屆方言語法博學論壇」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第三屆陳克文中國近代史講座」
  •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紀錄片放映活動」
  •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午餐講座」
$caption
詳情 ...
編輯委員會
主編: 黎志添
成員: 楊凈嵐
學術論衡:網絡理論、情節分析︰從侶倫《窮巷》電影劇本出土說起
活動: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夕的廣州士紳日常生活——謝蘭生《常惺惺齋日記》研究
活動: 文物館:「皇朝禮器」開幕典禮
活動: 文物館「中國古代黃金工藝講座系列」
活動: 文物館:「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講座系列
活動: 文物館:「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特約導賞團
書寫揮春活動「豬年揮春迎新歲 即席揮毫贈知音」
活動: 文物館:「中國古代的生活與藝術」簡介會
活動: 文物館「皇朝禮器」研討會
活動: 文物館「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開幕典禮
活動: 文物館:妙筆傳神萱暉堂講座系列
活動: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講座
活動: 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大灣區中文論壇
活動: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國際研究生「當代中國」研討班
活動: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學術講座
活動: 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回望 — 紀錄片觀摩系列」紀錄片放映活動
最新出版
活動預告
編輯委員會
 
過去通訊
2024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版權所有
本電子通訊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擁有。因使用、誤用或依據此電子通訊的資訊而導致損失或破壞,中國文化研究所概不負責。